赵满华
〔摘要〕 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因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首先要研究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这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通过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等措施,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劳动者整体上的收入差距,最终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
〔关键词〕 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78-03
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3倍以上的水平徘徊,尽管2010年和2011年略有缩小,但仍在3倍以上。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而专门研究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成果甚少。本文拟以城乡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进行初步分析。
一、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
城乡劳动者是指在城镇和农村长期居住的劳动者。城镇劳动者包括家庭户口在城镇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等劳动人员;农村劳动者包括家庭户口在农村的适龄劳动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乡镇企业中的从业人员等劳动人员。本文所指的城乡劳动者与《中国统计年鉴》的界定范围完全一致。城乡劳动者收入是指城镇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均劳动性收入,具体包括工资或工资性收入以及经营净收入两部分。本文采用的有关城乡劳动者人均劳动性收入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劳动者的劳动性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1985年我国城镇劳动者的人均劳动性收入为1164元,2010年增长到29807.4元,提高了24.6倍,年均递增13.6%。农村劳动者人均劳动性收入1985年为898元,2010年增长到10212.5元,提高了10.4倍,年均递增10.2%。由于城镇劳动者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劳动者,导致城乡劳动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收入差距,而且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若以农村劳动者人均劳动性收入为1,1985年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系数是1.30∶1,2010年扩大到2.92∶1,与1985年相比,差距扩大了1.62倍。
1985年~2010年,我国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变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1990年,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具有“两小”的特点,即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较小,收入差距扩大的幅度较小,1985年和1990年的差距幅度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几乎没有变化。第二阶段是1990年~2002年,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在小范围波动中急剧扩大,由1990年的1.32倍扩大到2002年的2.92倍,收入差距年均增幅达6.8%。第三阶段是2002年~2010年,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在较大幅度的基础上小范围内上下波动,2002年~2008年略有缩小,2009年达到最大值2.99∶1,2010年为2.92∶1。
二、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我国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比较小,然后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动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首先,第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第二产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明显慢于第二产业,1991年~2010年期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4.0%,而第二产业高达12.5% 〔1 〕 (P4~5 ),两者之间相差两倍以上,这种发展状况必然拉大城乡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其次,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1988年~2000年为30%~39%,2001年以后达到40%以上,2010年占43.1% 〔1 〕 (P45 ),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市场体系不健全,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比较少,所占比重较小,1990年第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占6.5%,2010年仍为6.5%,2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第三产业在提高农村劳动者收入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乡镇企业吸收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是农村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源泉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迅速增多,每年新增从业人员上百万人,1996年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3508万人,而以后各年出现反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规模在同一水平徘徊,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无增有减的情况,2002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规模比1996年还要少。乡镇企业吸收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影响到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成为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一个因素。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多年被束缚的农业生产力释放出来,农业生产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1980年~1984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比较小。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健全,使城镇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相对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影响到城乡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主要围绕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展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的幅度比较大,而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工业消费品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比较小。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价格改革全面展开,市场开始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如1995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994年的127.4%,同年饲料和化学肥料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50.3%和135.4% 〔2 〕 (P329 ),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2007年的120.3%,饲料和化学肥料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15.8%和131.7% 〔1 〕 (P313~314 ),生产资料价格的较快上涨使农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影响到农村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五)其他原因。首先,政府对农业保护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是一种特殊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小,可替代性低,容易腐烂变质,受到市场供求变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风险比较大,因此,各国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保护和支持的力度明显不足,资金投入偏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85年为7.7%,2010年为9.0%,虽然略有提高,但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25年间仅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其次,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成果和劳动收入的多少。2006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4.17人,比重偏低,农村劳动者掌握的技能偏少,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地位,要么找不到工作岗位,要么只能从事工资报酬比较低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影响到农村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拉大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缩小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缩小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性收入水平。《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无论是生产经营收入还是工资性收入,都是农村劳动者劳动性收入的基本形式。在现阶段,缩小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是:
(一)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性收入水平,关键要提高其工资性收入水平。首先,建立与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稳定增长机制。大多数农村劳动者从事比较累、比较苦的体力劳动,工资报酬偏低,基本属于低工资收入群体,因此,各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变动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稳定增长机制,使包括大多数农村劳动者在内的低工资收入群体受益,并通过加强检查、加强监管等手段,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村劳动者在付出劳动后能够获得应有的比较高的最低工资收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其次,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地区,规模达到1.3亿人以上,因此,搞好乡镇企业,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对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意义重大。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优惠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快乡镇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乡镇企业要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经营水平,搞好产品定位,大力开发特色产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盈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让职工共享发展的成果,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三是各地农村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联合重组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乡或村要做大做强一个或数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改变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过小、数量偏多、缺乏竞争力的局面,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做大做强乡镇企业,打造品牌效应,增加农村劳动者的收入。
(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来自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各项收入。提高农村劳动者收入,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家庭经营收入水平。第一,提高农村劳动者来自农业的收入。来自农业的收入约占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60%,因此,提高农业收入是提高农村劳动者家庭经营收入的基础。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各地农村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增收的能力和盈利水平,提高农村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水平。第二,提高农村劳动者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非农产业收入是近年来农村劳动者收入增量的主要来源,各地农村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搞活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村劳动者非农产业的家庭经营水平,提高农村劳动者来自非农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水平。
(三)以城镇化扩展农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城镇化是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虽然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城镇化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以城镇化扩展农村劳动者就业空间,把城镇化建设与扩大农村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城镇化建设与扩大农村劳动者就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村劳动者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各级政府和相关劳动部门要健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设置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和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结合市场需求,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不同的培训内容,对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和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进行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增收的能力以及外出就业和自我创业的能力,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农村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