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2012-04-29 00:44居欣,马晓梅,楼崇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低碳发展必然性中国

居欣,马晓梅,楼崇

摘 要:近年来,低碳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低碳发展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从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来看,低碳发展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但由于面临着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统筹协调不畅和社会公众参与不高程度的现实困境,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中国应结合自身特点,从认识、体制、制度、科技、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六个方面落实低碳发展,最终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国;低碳发展;必然性;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053-03

自2003 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许多国家开始做出重要的战略选择,走低碳发展之路。特别是2009 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更是把低碳发展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场涉及价值观念、政策制度、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技术创新的低碳革命正悄然来临。2011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未来5年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方式[1]。中国的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体现大国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碳排放总量和增量最大的国家,碳排放空间受到挤压,传统的高碳发展已行不通。从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来看,低碳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已对我国包括农牧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旅游业、工业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许多影响。近50年来,我国降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化导致我国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部分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持续性特大干旱,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初步估算,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产量水平较2000年的5亿吨粮食生产水平下降14%—23%。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可能被淹没,不但既有的发展成果受到威胁,而且还将带来新的居住、就业等社会问题。同时,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也面临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上的空前压力。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

(二)确保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我国能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只有1 074立方米,人均石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能源研究会一份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 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成为了全球第一能源消耗大国。另外,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石油进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势必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制于他国,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一定威胁。2006 年和2007 年两次俄罗斯和乌克兰油气之争所导致的欧盟能源供应中断就证明了这一点[2]。低碳发展是满足经济发展和确保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

(三)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近30年的不断调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到2007年年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分别为11.7%、49.2%和39.1%。从我国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第二产业偏重、第三产业过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将近70%的比重差距太大,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从我国第二产业内部来看,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高。我国采掘业、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25.8%,2000年上升到30.6%,2010年则超过了40%,达到了46.9%,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3]。同时,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只比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低碳发展是我国适应新世纪调整产业结构需要。

(四)保护生态环境

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快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生物多样性锐减、草场退化、酸雨、土壤沙化、工业“三废”、重金属污染等。2007年,太湖、巢湖和玄武湖等内湖出现的大面积蓝藻集聚,严重威胁当地的城市用水安全;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破坏加剧,海域和流域污染事件频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生态环境要求更高。保护生态环境迫切需要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低碳发展的困境

2011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未来5年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但由于面临着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等繁重任务,以及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一)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困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身发展条件以及政策性差异,导致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呈现梯度性的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高能耗、重污染产业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转移产业容易造成当地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方的“腾笼换鸟”实践也只是单纯地将传统低端产业赶向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或许要容易一点,让广大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低碳就很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只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重演。

(二)统筹协调的困境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要面临的统筹协调的困境,主要是三方面:(1)统筹近期与长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诸多发展目标,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等。当前,我国低碳发展紧紧围绕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来开展。如果只是简单地选择低碳发展,而不顾及其他发展目标,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将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统筹中央与地方。当前我国低碳发展道路中,中央政府负责制定低碳发展政策,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和落实。但地方政府因发展经济、追求GDP增长和政绩观的冲动,可能导致低碳发展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甚至表现为数字低碳。我国的低碳发展需要考虑中央和地方的统筹协调。(3)统筹局部与全局。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不能简单地用东部低碳发展模式去发展中西部地区。还要紧紧把握低碳发展的国际潮流,把低碳与国内已开展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理念、政策和试点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三)社会公众参与不高的困境

公众参与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只有公众从根本上理解了低碳发展并愿意实践于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发展。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公众自主学习低碳知识或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低碳公益活动方面的参与度还比较低。虽然我国在低碳理念实践与宣传上做了相关的努力,如“限塑令”强制推行、北京奥运会汽车单双号出行、混合动力公交、“低碳世博”创建等实践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但是由于受到文化素质、利益、职业等条件限制,社会公众对低碳发展理解和认识还很模糊。同时,我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参与受到一定制约。低碳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人的参与其中。

三、中国低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低碳发展不是一项短期的、局部的和简单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不减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向低碳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新挑战。中国的低碳发展必须应该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用自己有效的方式去解决低碳发展中的问题,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一)提高低碳发展的认识水平

我国的低碳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受到国内各种条件的制约,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低碳概念,而是我国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真正的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描绘和博弈,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低碳发展认识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难以改变。必须将低碳发展置于中国国情和世界环境之中,置于对中国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之中,置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视野之下,用系统的观念看待低碳发展。特别是政府必须提高低碳发展的认识水平,将促进低碳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之一,不断提供推动低碳发展的各种政策和制度保障,努力提升低碳发展的管理能力。

(二)建立低碳发展的体制形态

低碳发展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简单地运用国家动员体制,而是建立一种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制度形态,使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低碳发展之中。政府应主动寻求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建立容纳多主体的政策制度和执行框架,最终形成政府行政、市场、社会三方共同治理机制。行政机制体现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自上而下地实现低碳发展,如将地方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与官员的政绩挂钩。市场机制则可以发挥出资源配置的作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企业的行为,将使企业根据成本因素来选择低碳发展。社会机制则强调全民参与,以公众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低碳发展中,转变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一场自下而上的低碳全民运动。三套机制的共同治理可以在低碳发展的不同领域有效激励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的积极性。

(三)加强低碳发展的制度建设

实现低碳发展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尽快把在低碳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制度保障,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等。中国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当初的立法宗旨并非低碳发展,须加紧出台一部低碳发展的专门法。通过“碳足迹”制度建设,使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通过金融政策的制度建设,建立碳金融市场,缓解低碳企业融资难问题。还需逐步形成低碳环境监测配套工作机制。从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监督员,作为发展环境的测评体,构建低碳监测群体。对重点企业开展定向监测,对各监测点监测的情况,综合报告并及时向被监测对象反馈预警综合信息,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5]。

(四)推动低碳发展的科技进步

低碳发展需要科技的进步,没有科学创新和技术突破,低碳发展只能是将高碳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方面,我国要坚持和加快低碳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提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在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提高能效水平;此外,还要积极开发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同时,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积极开展低碳科技的研发和示范试点工作。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在未来世界低碳发展中把握更多主动权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应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积极利用国外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推动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和技术转让,为我国低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总之,我国的低碳科技的进步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思考,建立低碳科技发展路线图,形成一条低碳科技创新体系。

(五)调整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

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问题很难改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低碳发展。一是提高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准入门槛,整合各种资源实行产业集约化,推动产业向高效节能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以生物质、太阳能核电、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改善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由于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研发支持,才能占据新能源产业高地。四是发挥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对低碳发展的广泛作用,特别是在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只有各地区紧紧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阶段,才能实现具有本地特色的低碳发展。

(六)改变公众消费方式

低碳发展还必须依托消费方式的改变才能实现真正的低碳发展。通过改变消费需求引导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同时又通过消费市场中消费需求的有效实现进一步推动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低碳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低碳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改变消费方式,树立低碳消费观,需要从政府、居民、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政府要率先垂范,形成示范效应。政府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做。居民要增强低碳消费意识,走出消费认识误区。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居民消费倾向,通过制定节能标准、价格梯度等手段遏制奢侈浪费[6]。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低碳消费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消费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改变以往过于看重GDP 增长的观念。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居民要广泛动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低碳发展的氛围,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低碳意识。

低碳发展不是一项短期的、局部的和简单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任务极为繁重,更需要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主体,通过理念、体制、制度、科技、产业和消费方式等来实现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扈大威.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公共能源外交[J].国际论坛,2008,(2):1-7.

[3]胡春力.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产业结构升级[J].开放导报,2011,8(4):23-26.

[4]陈晓春,张存达.低碳发展的失灵现象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0-164.

[5]杜明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体系的战略思考[J].中州学刊,2009,(6):54-59.

[6]章仁俊,张学洪.低碳发展的国家驱动力分析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104-107.

[责任编辑 高惠琦]

猜你喜欢
低碳发展必然性中国
浅议城乡布局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试论纳比画派分裂的必然性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