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范式转换

2012-04-29 00:44黄宝玲
理论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关怀

黄宝玲

〔摘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差异性社会状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完成三个范式的转换,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范式由以往权威主体转向人民大众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范式由以往宏大叙事转向现实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场域范式由以往主观灌输场域转向客观现实生活场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范式,大众主体,人文关怀,生活场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27-0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推进政治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人民群众需要理论,理论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 〕 。但是“理论掌握群众”并不等同于理论“化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只有人民大众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差异性社会状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范式由以往的权威主体转向人民大众主体、话语范式由以往的宏大叙事转向现实人文关怀、场域范式由以往的主观灌输场域转向客观的现实生活场域三个范式的转换,回归到人民大众现实的生活世界,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作为大众化主体的历史出场者地位,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要,在高度的人文关怀中,才能不断获得人民大众基于内心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主体范式转换:由权威主体转向大众主体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权威传播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出场和在场,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所未有的新事实,并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传播的主体条件之一。” 〔1 〕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残酷压迫和奴役的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在野蛮贪婪的西方列强和迂腐顽固的封建文化的双重迫害下,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接受和转化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繁重的生产劳作使他们根本无法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体的身份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出场,有限的知识水准也无法使他们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体在场者。这时,觉悟的知识分子就以先驱者的身份扮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权威代言人。“对于未觉悟、未知者的中国大众,先驱者的只是优势转化为一种传播的权威优势……没有他们,中国本土阶级的成长和觉悟不会如此迅速。” 〔1 〕

然而,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差异性社会,在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重组的进程中,不同的利益群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诉求而不断彰显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表达意识。今日的人民大众已不同于往日的旧式小农,他们“正在成长为新的历史出场者,他们则以需要自己成为新的历史声音的言说主体” 〔1 〕。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体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2 〕 (P73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现实的个体的人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立者,因为现实的、能动的、实践的个体的人的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会彼此联系着。环境的改变也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没有人,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生活世界” 〔3 〕。马克思认为,人是生命的个体,是能够持续性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以不断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现实的个体,是历史和生活的真正创造者 〔3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 〔2 〕 (P81)

诚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权威传播者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使原本形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在本土化的语言体系中成为唤醒人们觉醒的精神武器。但是,决不能疏忽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主体是现实的从事生产生活实践的社会大众,群众才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过就是大众自己实践的精神产物,就是大众自己思想的升华” 〔1 〕。只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首创精神,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要求和畅谈对理论的看法,大力吸收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所以,在当下这个新旧历史结构急剧转换的大背景下,面对基于自己实践、基于本土经验、知识素养良好、理论创造能力很强的新大众,必须摆脱旧形式,超越旧阶段,让新时代的历史出场者成为中国本土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造者和推动者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范式转换已是迫在眉睫。

二、话语范式转换:由宏大叙事转向人文关怀

“宏大叙事”是权威传播的一种逻辑必然。长期以来,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过多地停留和关注于非日常生活的层面,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2 〕 (P78-79),我们投入的理论关注度不够。尤其是面对当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原有的人民大众之间的阶层框架不断被新的阶层结构所取代,单一的利益结构正不断被多元化的利益群体所取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个体流动性不断加强。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大众在消费、交往、休闲意识、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等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方面,更加自主、灵活、多样和异变,全球化已经从概念走入了日常生活。面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不断变化,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上,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中国转型的社会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关注和理论上的引领。过多地停留和陶醉于非日常生活以外的“宏大叙事”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充分说明书斋中的纯文本研究和纯哲学的思辨,必然会造成“对大众生活相当陌生,对中国社会若明若暗……解释世界,胸中虽有千言;改变世界,心中难有良策” 〔1 〕;另一方面也造成马克思主义因缺乏对人民大众日常生存与发展的关注而导致理论话语的“不在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宣传也必然因远离人民大众的生活而遭到群众的质疑,形成所谓的“官热民冷、政热经冷、外热内冷” 〔4 〕。

人文关怀是当下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地“出场”和持续性“在场”的一种理论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一贯提倡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主体是现实的个体的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检验者和创造者,人民大众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动力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模式,必须立足差异性社会的发展现状,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主体自身的价值诉求,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即“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在场”。“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而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寻找,因为这些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 〕 (P463)。所以理论必须回归生活。理论也只有回归到与人民大众戚戚相关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才能消解大众心理上的逆反与不屑,才能实现大众化的推进主体和受众主体即现实的个体的人之间的平等互动的有效沟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才能得以完成。当然,回到生活的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表达人文关怀,还必须用大众的话语范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生动的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基于共同的语境” 〔6 〕 (P169),其实就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范式和语言习惯来谈老百姓自己的事,“大众话语是他们存在的样式,他们怎样实践和表达,他们就怎样存在。语言就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在行动中言说,在言说中行动,在言说和行动的互动中就在创造着日用日新的马克思主义” 〔7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生活,解答群众疑惑。“正是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文关怀视角,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群众中有了坚实的根基和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并获得了生命力。” 〔8 〕

三、场域范式转换:由灌输场域转向生活场域

“灌输论”的出场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所需。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阐明思想出场的差异性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创立新世界观的根本特征之一”。 〔7 〕但是“出场”并不等同于在场,更不是永远的在场。“‘出是摆脱某种遮蔽状态而进入显现空间的行动;‘场并不简单是一般舞台或场域,而是人类历史的宏大舞台”。〔7 〕“灌输论”也是基于当时俄国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革命的现实需要和当时工人阶级生产生活的现状这一宏大历史舞台而“出场”的。列宁认为,对于刚刚诞生却又肩负着人民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无产阶级来说,必要的理论武装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9 〕 (P23 )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无产阶级,由于受时代特征和历史条件限制,尤其是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和理论素质的制约,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也不会把自身的利益问题同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们所能意识到并付诸于行动的,也就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工资或改善自身工作的劳动条件,而针对个别资本家进行罢工,但是“这些罢工本身是工联主义的斗争,还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斗争;这些罢工标志着工人同厂主的对抗已经激起,但是……他们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10 〕 (P317)也就是说,当时的工人阶级受外在条件和内在素质的影响,不可能自发地生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只能依赖外界大力的宣传和教育等“灌输”手段,通过外部的强大力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灌输到无产阶级的头脑中,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逐渐为无产阶级所掌握,并转化成他们推翻整个剥削阶级的革命行动。尽管列宁也强调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教他们理论,亦要让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斗争中学习理论。但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科学理论形成的本身就是知识分子在总结前人基础上的一种“抽象”。正如列宁所说:“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9〕 (P29 )但是,这些掌握理论知识的知识分子“先天地具有明显缺陷。他们的优势来源与知识和书本,也因此过度依赖于知识和书本……对大众生活相当陌生。” 〔1 〕依靠他们以及他们对理论的解读进行“灌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重任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因与生活的脱节而难以根本推进。

“生活论”是在当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阶层不断分化,利益不断重组、差异性社会的特指不断彰显的历史背景下“出场”的。马克思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1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不断累积和诱发着各种影响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中,一方面西方的意识形态正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互联网技术等各种途径不断渗透和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另一方面改革发展和转型进程中长期累积叠加的大量生活矛盾、民生问题和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正不断冲击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度下滑,执政的合法性在不断生长起来的新新人类面前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在社会整体结构、区域结构、资源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物质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利益差距分化急剧,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频繁发生,社会弥漫着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的情况下,如果忽视我国当下人民群众社会生活这一变化和对公正分享民生资源的渴望,单纯的理论宣传就会因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而受阻。尤其是弱势群体合理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需求和满足之间的差距极易引起他们的消极失落心理,不仅难以认同当下的政策体制和政府行为,而且很有可能因为利益矛盾的累积而成为引发政治不稳定的隐患因素。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霍里指出:“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 〔11 〕 (P14 )如果普通民众的生活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最终一定会使政治统治在失去有效性的同时丧失合法性,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会失去意义。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有说服人,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1 〕而人本身的根本需求就是物质利益的需求。“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1 〕。所谓“理论的彻底”,实质上就是物质的彻底。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1 〕。只有物质的坚实和彻底,才能构筑起理论的彻底和坚实。对于新时代的历史出场者而言,不断发展的民生需求就是他们最彻底的需要。“需要即(他们)人的本性” 〔12 〕 (P514 )。理论只有掌握了群众的物质需要,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时刻高度关注民生,才能在生活的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理论的彻底”。回归社会大众民生需求的物质利益的生活世界,“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世界的问题” 〔8 〕,在解决与他们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民生矛盾,那么马克思主义才能因为其彻底的物质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彻底的理论信仰。尤其是在当前差异性社会特质不断彰显,社会矛盾不断激增,民生矛盾不断激化的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应回归社会大众现实的生活世界,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努力提高政府绩效,不断满足民生诉求,用彻底的物质力量来“摧毁”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纷争。“在任何时候,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重大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绝不能缺场;越是人民提出的尖锐问题,越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当然出场的空间,越不能成为理论逃避的‘空场。” 〔7 〕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映的是自己的心声,满足的是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也在这种彻底的物质需要中实现了彻底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任 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4〕孙 亮.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5〕斯大林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 任 平.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

〔8〕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J〕.求是,2010(13).

〔9〕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美〕埃里克·霍里.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