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东 纳雪沙
摘要:由于解读模式的局限,学界往往贬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地位。流行观点认为《手稿》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出发,其出发点是“理想的人”。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马克思哲学创新道路的分析,我们认为《手稿》中的出发点不是什么理想或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从事劳动实践活动的人。
关键词:《手稿》;出发点;现实的人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6-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国内外学界争议较大的一部马克思早期著作,在诸多的问题争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就是马克思写作《手稿》的出发点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对《手稿》思想内涵和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在此问题上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1844年手稿》中的马克思通过作为类的存在的人,作为自我活动的主体的人的劳动的异化和自我获得这种图式,而达到基于庞大的历史哲学的远景”①。在他看来,《手稿》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的逻辑更为重要。
而国内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则认为:“由于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用真正的人的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存在相对立,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之表现的劳动来和异化劳动相对立。”② 因而他们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出发,批判私有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劳动,得出现实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的结论。显而易见,这种以抽象的‘人或‘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维逻辑,仍旧是思辨逻辑”③。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指出,马克思是“以人的社会类本质——理想化的自主性劳动活动为价值悬设,即人类存在应有的本真状态,以此认证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非人性,并提出要扬弃劳动异化,消灭私有制,复归于人的本质之共产主义理性生存状态”④。
对于《手稿》出发点的争论延续至今,这本身就表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各方的争论看似都有一定道理,但只有回到马克思文本中,追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历史轨迹,才能看清马克思写作《手稿》的真正出发点,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做出准确定位和评价。
一
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他哲学创新的高潮,《手稿》虽然是一部不完整的著作,但在马克思哲学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要联系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实践和思想转变,把它放到马克思哲学创新的过程中去理解。1843年马克思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了唯物主义转变。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就特别重视出发点。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作为出发点的事实没有被理解为事实本身,而是被理解为神秘的结果”⑤,“观念反而成了主体;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现实性被设定为观念的发展,观念的产物,其实恰好相反,观念应当从现实的观念中产生”⑥。出发点的错误导致了黑格尔整个精致理论大厦的迅速垮塌,而马克思则站在比黑格尔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出发点上,确立了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即将到来的哲学创新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对于经济学并不太上手,他主要是通过研读经济学著作开始入手的,笔记本I是在研读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并做了摘要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马克思在这里没有什么抽象概念和价值预设,而是从最基本的经济事实、从现实的人的经济状况出发,透过国民经济学家的逻辑和残酷的现实揭示出:“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⑦,而国民经济学家的研究“总是置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⑧,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⑨。他三番五次重申自己的出发点:“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⑩ 可见马克思《手稿》的写作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是在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认真批判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并不像那些“不学无术的评论家”那样只是不着边际地批判。稍后马克思又指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11}。马克思的批判是“实证的”,从现实的生活出发的,而不是纯粹概念在思维中的运动。《手稿》往后论述到出发点的地方还有多处,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马克思写道:“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12} 在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逻辑分析了国民经济学的错误根源后,马克思说,“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3},继而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异化劳动的论述。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后,马克思又一次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14}。在对异化劳动的考察即将结束时,马克思提出了两个新的问题,此时马克思依然强调,“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15},这也正是他在考察异化问题时与黑格尔最大的不同。在黑格尔看来外化和异化都是绝对精神的对象化过程和结果,都是概念的环节,而在马克思这里,它们都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出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16},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也将随着私有财产的扬弃而成为历史。
除了以上提到的《手稿》中直接论述出发点的地方外,我们还可以从对《手稿》内容和思想的分析中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写作的出发点。
二
一些学者认为《手稿》中的“自由自觉劳动”这一概念,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当时所理解的“劳动”还主要是一种理想化的、道德应然意义上的抽象劳动形式,与现实劳动、具体劳动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以马克思在写作《手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原始社会存在为理由,指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原先存在”的“一个劳动尚未异化的原始状态”,只能是一种异化史观的理论悬设 {17}。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答案是截然相反的。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在《手稿》笔记I中论述到自由自觉的活动时,他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8},在这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针对的不是脱离自然的活动,而是针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针对人类劳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根本区别而言。与动物相比较,人有自我意识,马克思正是在强调人类有意识的、能动的生产劳动相对于动物无意识生命活动的巨大优越性的意义上讲劳动的这种“自由自觉”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内在能力,这是事实,而不是什么预设。也正是因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9}。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在人类历史上,的确存在一个劳动尚未异化的原始的“自由自觉劳动”阶段。他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非历史地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拒绝考虑私有财产、异化劳动起源问题的形而上学做法,鲜明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历史起源问题。异化劳动不是从来就有的,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不论是人类最初的自由自觉劳动,还是后来的异化劳动,抑或未来社会新的自由自觉劳动,都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劳动形式。它们都不是什么抽象、理想化的劳动,相对于其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而言,都是现实的、具体的,相应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它们的存在都是必然的。
异化劳动是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特有的存在方式,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最大现实。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20}。这样的一些经济事实也就是现实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状,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他那个时代现实的人的境况,还深刻分析、揭示了惨淡表象下的邪恶本质。“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占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2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展开的: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劳动实践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异化。从生产活动的结果来看,现实的人——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是自己的对立物。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产品不过是劳动活动的结果,从最具体的生产劳动活动本身来看,比结果异化更为根本的是劳动活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劳动是人最根本的现实活动,是决定人区别于动物的东西,人这种自由的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并由此“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于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从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来看,人不仅生产出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也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异己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敌对关系。
三
过去人们对《手稿》的解读往往专注于“异化劳动”理论,却忽视了从全篇和整体把握马克思的哲学创新。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其新哲学的基石即实践观已作了基本成熟的表述,他已经明确地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而且首先是作为现实的人的社会生存和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作了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从形式上讲,《手稿》中“实践”一词出现的频率有20多次,马克思在这些地方对实践一词的运用主要是针对思辨的黑格尔和抽象的黑格尔,“实践”一词在《手稿》文本中是与理论相对的,很多时候又是与“现实”一词连用的。当然实践一词不是马克思的发明,但却是从《手稿》开始在马克思那里被赋予了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从内容上来说,《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主要表现为有机统一的五个方面{22}:实践的自然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实践的未来表现以及实践的二重性。这五个方面组成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内在理论元素,即自然存在前提论、对象性活动论、异化劳动论、人化自然论和劳动二重性论。其中,自然存在前提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起点,其展开环节是对象性活动论,变异环节是异化劳动论,复归环节是人化自然论,核心环节则是劳动二重性论。
通过对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哲学创新文本,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发点不是什么抽象的人或其它的东西,而是现实的、从事劳动实践活动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站在了历史的坚固基石上,也正是这种坚固的基石为他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开始了他的哲学创新之路,从现实的人开始,马克思开始了他的人类解放之路。
注释:
① 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②③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178页。
④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⑤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5页。
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8}{19}{20}{2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1、51、3、4、50、51、59、63、71、57、57、59、130页。
{17} 姚顺良、汤建龙:《“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等 》,《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22} 王晓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新探》,《东岳论丛》2006年第7期。
作者简介:王东,男,1948年生,北京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1;纳雪沙,女,1983年生,云南玉溪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