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福祥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与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效率时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的实施
1.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导入应该一开始就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求,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创设最佳的数学教学情境。
比如,教师在讲授“矩形”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定理时,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现在有一块面积为长为45米、宽为58米的空地,要求设计成一个农场面积刚好是空地的三分之二,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有很多种答案,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空间里进行思考,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相关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进一步理解矩形的特点以及发展空间的观念,这就突出了数学教学的探索性。
2.通过操作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自己探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它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来手操作,动眼来观察,动脑来思考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以及联系。
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其在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学习,小组交流与学习的空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或6人小组等。
小组的这种形式缩短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的机会,这样,学生将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维运用于操作过程中,自主探索,获取了新的知识,使其创新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3.创设实验情境,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其内涵,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热情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时,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将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6,然后让学生进行掷小正方体游戏,观察上面面上的数字,并总结:可能出现哪些数字?出现的数字大于0吗?出现的数字会是7吗?出现的数字会是4吗?相对于学生以前学习过的传统数学知识,随机事件作为概率论的第一节课,其提法和描述都会让学生感到陌生且困难,若将知识蕴含于现实生活问题中,则可淡化陌生、弱化困难,加深学生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理解和认识。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还可以再通过大量的学生实际操作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对随机事件进行比较充分的感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深化对随机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创设温故知新情境,将新旧知识点有机地联系
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成若干片段,客观上割裂了知识的结构,中断了数学的逻辑联系。如果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就弥合了这种人为造成的断裂带来的损失,把分离的、零散的知识连接成网,从而让学生领略到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严密和无穷魅力。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原则
1.启发性
在数学的情境教学中,要求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启发性,从而激活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让其积极投入到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之中,然后取得相关的认知效果。
创设出的情境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以及符合大纲要求,也不是能通过常规性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从而使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2.针对性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量创设数学情境,在此过程中突出数学这门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让学生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接收领会其中的信息,积极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
3.层次性
在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的时候,要创设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使问题形成有机整体,用组合与铺垫或是设台阶的方式达到对问题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依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中心,使提出的问题简单而具体,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使得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深刻理解到相关的知识,形成与数学相关的系统知识结构。
4.开放性
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包括学习以及教学方法的开放、解题开放、课型开放等等。比如,课型开放指的是把课程类型设置为基础研究课或拓展研究课以及自学辅导课、讨论课、解题训练课之类的;解题开放包括的是一题多问、多解和多变这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