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
摘要: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基本驾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粗浅分析,针对大学生驾驶员特点就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驾驶员 心理生理特点 安全行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009—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我国普通的家庭,然而随着大学生驾驶员的增加,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开车肇事的新闻也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在全国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撞人杀人案,“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校园撞人案,还有大量的影响小些的涉及在校大学生驾驶员的交通事故,如2010年2月10日的上海女大学生高速公路撞死3名公路施工人员的案件及2009年9月1日发生的广东番禺大学生司机撞人致三尸四命案等等,不胜枚举,我们有必要从这些表面的、偶然的现象中寻找大学生肇事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心理和生理的层面来分析大学生驾驶员在驾驶行为中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出减少大学生驾驶员交通肇事的措施。
一、汽车驾驶过程及事故原因
驾驶员驾驶车辆在路上行驶,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不断运作的一个动态过程。该系统的基本运作原理是:各种交通信息(如道路的信息,其它道路参与者的位置和运动的态势,环境信息及被驾车辆本身的信息)通过驾驶员的感觉器官(主要是眼睛,还有耳朵、鼻子等)进入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人脑,由人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取舍、判断和分析,最后形成决策(转弯、减速、加速、升档、降档、超车或保持车辆原有的运动态势等),命令其运动器官(主要是手和脚)对车辆进行操作,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图在道路上运动。
在这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道路交通系统就不能正常运作,也就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碰撞、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事故的原因有人的原因、路的原因、车的原因和环境的原因以及这四者之间的综合性原因,由于在人、车、路、环境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中,人(驾驶员)的要素起到一个主导的、核心的作用,在导致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中,驾驶员的原因也就占了绝大部分,根据有关专家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2004年全年共发生的517669起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原因造成的事故有465083起,占89.9%;纯粹因车辆机械故障或道路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04年是17662起,占3.4%。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前驾驶员的行为和事件,这些行为和事件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包括在交通信息感知环节,分析、判断、决策环节,动作反应环节的差错。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间接原因是指影响驾驶员完成安全驾驶任务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功能的驾驶员的条件和状况。条件指的是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条件、驾驶经验等,状况是指驾驶时精力是否充沛、是否疲劳驾驶、是否醉酒驾驶、是否服用对精神状况有影响的药物等。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属于间接原因。
二、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驾驶能力之间的关系
驾驶员的驾车过程可分为交通信息感知、交通信息处理、动作反应三个阶段。根据驾驶员在这三个阶段的表现,将其基本驾驶能力分为视认能力、感知能力、精力集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等。
在交通信息感知阶段,和人的生理及驾驶经验相关的生理条件包括视力的高低、听力的好坏,有经验的驾驶员会主动地获取安全行车的关键信息;交通信息处理阶段,是安全行车的重要环节。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多在20~25岁,他们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已基本达到成熟的水平,能够胜任汽车驾驶工作,但大学生的视力跟社会上同龄青年相比较差。根据有关机构在2010年对分布在全国的多家高等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70%以上的学生患有近视。300度以上高度近视的驾驶员,无论是否戴眼镜,其视认能力和感知能力将受到不利影响。
交通信息处理阶段属于心理过程,在处理交通信息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提取过去储存在人脑记忆系统中的相关经验,并伴随着个体对事物的喜欢、厌恶等情绪与情感过程,这一过程最能体现个体心理特点对决策的影响,同样的交通信息,不同的驾驶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交通信息处理阶段取决于驾驶员的智力、驾驶经验、心理生理条件。研究表明肇事司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偏低,大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普遍较差。这与我们各级学校的考试制度和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无关系。而目前很多驾校培训并不严格,大学生在考证期间操作实践能力低没有得到很好地克服。
驾驶员的动作反应阶段是手脚执行大脑做出的决策操控车辆,和骨骼、肌肉及运动协调性等驾驶员的生理条件有关,也和驾驶经验相关,一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是不会踩到油门踏板上去的,这和司机的应激水平密切相关。
人的应激能力既与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有关。应激是指当遭受紧张性刺激时,肌体产生的紧张性反应。在应激时肌体在心理上、生理上会产生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观感觉、生理唤起和行为变化三个方面。应激的主观感觉因刺激的强烈程度及人的心理个性而异,包括心烦、担忧、焦虑不安、思维混乱、紧张甚至昏厥。在受到紧张刺激时,肌体会产生生理唤起,主要表现是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排汗增多等。而产生行为变化主要表现有手脚发抖、声音颤动、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等。在简单、稳定的交通条件下驾驶车辆是容易的,但汽车在行进时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紧急情况,如行人突然横穿,别的车道行驶的车突然变线进入你的车道等。
大学生驾驶员一般都是新手。这一点非常致命,因为驾驶经验对视认能力、感知能力、精力集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应能力都有重大的影响。随着驾驶时间的增长,上面所述的所有对大学生驾驶员驾驶能力有不利影响的因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由于大学生的智力高于平均水平,只要假以时日,是能够成为合格的驾驶员的,可惜很多严重事故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
前面提到的药家鑫案、上海女大学生撞道路维修工人案及番禺大学生撞人案都是实际驾驶车辆不到两年的新手。
药家鑫案中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交通信息的感知环节,发生事故之前,药家鑫正在低头摆弄汽车音响,根本就没有看到骑着电动自行车的受害人张妙,直至碰撞发生后汽车已行驶了一段距离才感觉到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这才停车查看,至于撞车以后刺杀受害人的行为和本文无关,不做分析;而上海的女大学生撞人事故的直接原因则是发生在分析、判断、决策环节,正在驾车高速行驶的这位女大学生倒是看到了正在施工的工人,由于惊慌失措,头脑还没来得及做出刹车或转向避让的决策,人已经撞上了,显然和该生应激能力不足有关。
三、大学生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对策
我国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就可考小车驾照,大学生利用暑假或寒假考个车牌再正常不过,但拿到车牌后不管是否拥有自己的车辆,在读书期间最好不要开车。
要想开好车,必先做好人。大学生驾驶员必须充分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明确驾驶行为的社会责任,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别人的生命。学校应将交通法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险理赔程序及人员伤亡赔偿标准等的重要内容及安全行车的理念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可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考了车牌后,第一次上路前,最好找一块空地练习一下以熟悉车辆的操控特点,同时检查车辆的灯光信号、制动、转向性能是否正常。然后将车开到道路交通条件较简单的路段上行驶,等熟练后再开到复杂的路段去。当然,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尽可能不开车是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郑雪.大学生心理手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邵明立.大学生健康修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3]何勇,唐铮铮.道路交通安全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