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2012-04-29 00:44李彩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性创设情境

李彩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到各类学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目的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明确这一点就可以帮助初中生超越单一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科际整合的意识与能力.形成一种健全的现代科学或探究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参与性、自主性。明确这一点,可以让教师以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避免盲目性及机械模仿;帮助初中生认识到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科学道德在学习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促进学和教和谐发展。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性、探究性、经验性。明确这一点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从过程中学习或领悟到了什么知识,在探究中学习或学习探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探究经验并不断地利用、丰富、改组这种经验。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在探究情感态度的过程中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知,中学语文教师准确、完整地阐释和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性质,对于澄清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化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认知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使学生敢想、敢问,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英雄事迹,而这些英雄常常有不同于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学生现实的价值观会让他们对英雄的行为不解,这正好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在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时,教师需要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使能力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理可得,如果课堂上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那么课堂教学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合作探究法就是指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合作探究活动,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中来。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五、课堂学习和课外指导相结合

要想学生搞好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更快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有些课堂上不便、不能完成的较难的问题便可以放在课外完成。课外指导主要集中在:1.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课题;2.如何完成课外书籍的阅渎,并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同所学教材联系起来得到适当运用。

总之,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初中生由于习惯的养成意识不太明确,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教师不督促检查,探究性学习中许多目标便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是课堂情境和气氛的导入者。只有对每个学生严格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