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鹤鸣
很多学生从小学刚进入初中学习,對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 那么,如何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重新的激发出来,使之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呢?
一、 注意数学兴趣小组的结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 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 但是不久就发现很多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慢慢变淡,甚至产生一些逆反心理. 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对初中数学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创建数学兴趣小组的建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 于是我着手创建数学兴趣小组,重点在学生数学兴趣小组的结合上下工夫.
1. 做好优秀生和较差生的结合
我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把一些优秀生和较差生按比例结合到一起,组成班级五个数学兴趣小组. 让一名优秀生做小组长,并选派一名较差生当副组长. 给较差生鼓励、信任,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张扬和肯定. 他们之间互相比着劲学习,甚至一度有的差生在考试时超过了优秀生.
2. 做好家长和学生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时,把一部分学生家长请到课堂,观摩教学时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对来到课堂学生家长的孩子提问,让他们的课堂反映能力和学习能力,给家长看看. 让家长心中有数. 和孩子一道有针对性的解决数学上问题,帮助老师一道做好数学教学. 有不少学生家长对这种方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避免了数学兴趣小组创建的盲目性.
3. 平时考试和课堂提问的结合
对每一个兴趣小组每一堂课都有提问;每一次考试都把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成绩和课堂提问的表现结合起来,让班级的兴趣小组都为自己的小单位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让兴趣小组的任何一个成员掉队. 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兴趣小组一定要有科学性、可行性.
二、倡导数学兴趣小组的创新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 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 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倡导数学兴趣小组的创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 如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选五名学生的数学兴趣小组,分别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充分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数学兴趣小组的激励性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都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 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 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给各个数学兴趣小组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数学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 同时,激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
3. 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 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4. 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各兴趣小组的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兴趣小组的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兴趣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 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做好学生兴趣小组的实践性
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各数学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的重要性.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 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创建班级数学兴趣小组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