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自创造激励诱发热情

2012-04-29 00:44褚洪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机会学困生教育

褚洪伟

调皮的学生是令人头疼的,教好调皮的学生却是无比快乐的。问题在于我们似乎总是找不到教好他们的突破口,因为他们那么调皮,行为怪异出格,惹人生气,怎样来教好他们?错就错在我们生气。因为生气,我们缺乏热情;因为生气,我们只能呵斥;因为生气,我们才失去自信,失去尊严和人格。静下心来反思,学生的调皮大多是因为好奇而注意力不集中,言行不被我们理解,才受到了我们的指责。因为希望他们立即学好,我们便对他们说“不准你干什么”,给他们的是更多的限制。他们受不了这种严格的限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破罐破摔的放纵心理和行为。改过自新依靠的是学生自己,是内因;教师的教导只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那么如何疏而导之,诱发他们主动改过的内驱力呢?使他们转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激励教育实验”一例给我很好的启示。

A同学是我班颇为“有名”的人物,纪律差,常常闯祸闹事,作业拖欠,成绩很差,几次批评毫无效果,反而上课注意力更不集中,小动作不断。

“热情缘于激励”。想到“激励教育”,我检讨自己的教育行为:他从我这里得到了什么?除了批评就是限制。可是他那么调皮生事,我真的想不到他的优点,拿什么来表扬,来激励?我不能等待,我为什么不专为他创造一个机会呢?

这天上课,学生练习读《春》第三段。在请小组朗读时,我特地请他朗读。说实在的,他的朗读并不那么好。

我要为他创造一个机会,我向他微笑,提高声音说:“啊,A同学读的不错,很有感情的,”我分明感到他把身子挺了挺,明亮的眸子向我扫视了一下。我又笑着对他说:“一会儿,我再请其他同学讲评你读的好坏。”

如果让同学当时评他读的好坏,那只能出他的丑,我意识到这一点。我要让他练好再读。几个小组读完以后,我请他站起来评价。他忸怩了一下,立即清清嗓子,响亮地做了评价。“评得不错,你再读读。”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这一次他读得出奇的好,我都有点意外,同学们都为他鼓起掌来。他高兴地抬头看我。我明白那眼光里满含着期盼,满含着自信。他对课文的理解也很独特,我给了很高的评价。同学们对他的朗读评价很高。这节课,他的表现一直都很抢眼。下课后,他主动走到我身边要求与我下五子棋,几经反复,我故意输了,他显得十分兴奋。我说:“今天你真不错,没想到你这么聪明,”他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微笑了。

此后几天,我总是关注他,给他一些机会,甚至当着他的面在电话里向他父亲表扬他。有一次,他和我下棋时,我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说:“要是课上注意纪律就好了。”他点点头。那段时间里,老师们一致称赞他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思维活跃,有进步。虽然有时闹事的依然有他,但我不能期望他更多,一下子全部改好是不可能的,我要给他时间,那是一个反反复复的漫长的过程,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A同学在转变,轻轻一语竟有如此魅力,它胜过了那么多的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教育,这就是“激励教育”。

现在反思这个实例,我才领悟到它的些许真谛:

(一)创造教育机会是教育创新的起点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机会,机会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羡慕他人抓住那么好的教育契机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自己创造教育机会,因为送上门来的机会毕竟是少数。教育赋予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主动的。只有创造机会才能争取主动,争取时间,缩短教育的过程。

(二)以期待诱导成功

期待是教师爱的体现。当我们的爱撞击到学生心灵的时候,他们才会认识自己的过错,改错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有意的表扬能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激起他们要学好的兴趣。但是,有意的表扬或激励不能露出痕迹,否则,他们会认为你是故意愚弄他们,因而激怒他们。

(三)耐心帮助才会走向成功

教师耐心,学生就有耐力。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反复的、漫长的过程。激励是疏是导,是开一渠而流之是以点带点,步步为营。不能以点带面,面面俱到。妄想让学生一下子什么都改好,那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要激励他们一点一点去改正。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对他们提出一条标高适宜的要求,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改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是必然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在他们又犯相同错误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督促和鼓励批评只能泯灭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及时提醒和鼓励才是鼓起他们前进之帆的风。

(四)遵循“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原则

爱和严是教育的辩证法。热情爱护,是动之以情,爱之以情,爱之以德,建立师生感情,使学生感动,愿意接受教育。严格要求,晓之以理,教之从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方向。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情而理达,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关怀是爱的直接表现形式。这要求做到把关怀给予全体学生,教师对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使全班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深切的爱,特别要注意关怀学困生。

学生走进学校的大门,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对他们都会产生新奇感。他们接受力强,思想活跃,也极易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就应采取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负起一份责任。教学中认真传授,一丝不苟,教育中从严把关,耐心细致。此外,还应与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是紧张的;纪律是严明的;集体是温暖的。

当然,爱学生,尊重学生,不等于对学生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等于在思想工作中滥用感情,更不等于以情代法,以情代思想政治工作。

(五)坚持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的心理品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因素。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采取认为好的就“捧上了天”,认为差的就“一棍子打死”的做法。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卡耐基指出“渴望被肯定”,教师要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在具体工作中千万不能对有的人紧,对有的人松。对学困生不能光看到他的短处,还要看到他的长处,该表扬的也要表扬,学困生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教师千万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不要把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要及时,通过表扬肯定他们的种种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扬起生活的风帆。

(六)给学生自我体现的机会

学困生一般都有自卑心理,他们渴望温暖、友情、渴望别人的尊重,渴望社会的承认,平等的竞争却苦于少有机会。教师需要掌握学困生心理,给学生创造能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教师对他们更应该关怀备至,特别是小心地发现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替他们着想,给他们信心与尝试的机会。

学习成绩只成为衡量一个人表现的其中一个方面,不再把学生限制在“分”的标准范围里。学困生的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是差一点,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尖子生身上所没有的可贵品质;热爱劳动,有吃苦精神,关心集体,热情待人,有胆量,身体好等。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素质。

对学困生,在班上建立“一帮一”制度,学习好的学生将好的经验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习差的,座位也尽量按成绩好坏搭配,以促进整体的学习效果。

有的学生学习、纪律比较差,但画画得很好,让他们办墙报、板报,或让他们排练文艺节目。有了成绩就表扬,这样,他们劲头就会更大,不仅墙报、板报会办得更好,舞跳得更好,而且学习、纪律也会有很大进步。

对于心灵受过创伤的学生教师应从精神上生活上关心、安慰、爱护他们,使他们减轻负担,无忧无虑地生活,同时要想办法重新唤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七)坚持与家长联系原则

学校每学期以“家长通知书”形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但这还不够。教师平时应主动争取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过去,在家时的表现。教师与家长交流情况,互相研究,共同负责,步调一致,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学困生应该注意的是:对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的反复,不能急躁,更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深入调查了解出现反复的原因,认真分析事情产生的根源,耐心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取得全面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学困生的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有很多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灵活的教育方法,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帮助措施,肯动脑筋,多下功夫,并持之以恒,学困生是可教育成才的。

(八)了解学生心理,理解、尊重学生

现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不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教育方法欠妥,他们就会产生厌恶、憎恨乃至逆反心理。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学生相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增加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批评帮助“都是为了他好”的爱的暖流。

学困生因其心理过程和经历过程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犯错误。又因其往往受到他人的冷落、歧视,觉得前途渺茫,于是破罐破摔,最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来越远。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耐基说:“没有人喜欢接受命令”。“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让对方同意你。而你如果错了就要迅速而热情地承认。”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会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这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肯付力气,耐心细致结合学困生实际情况,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要掌握他们的点滴进步,切忌讽刺、挖苦、处罚,而是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正以理服人。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烈,他们最反感老师的冷眼和讽刺,最不愿意与看不起自己的人打交道。因此,每当学生萌发缺点错误时,老师不能大声训斥,而是循循善诱地和他们促膝谈心,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们制定改正错误的措施,找到努力的方向。

理解是爱的表现形式。这需要老师教师能够像朋友一样地理解他们,并能耐心地给予引导。温和中的教育与引导,更能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教师的心是和他们的心交融在一起的,在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帮助教育时对他们过去犯过现已改过的就不要再批评指责。否则学生会认为这是揪着辫子不放,从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反之,如果教师疏导得方,就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政治思想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正面引导,个别谈话,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立足于正面引导,不能只是批评训斥,这样可以使学生信任感,与学生谈话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启发学生说真话。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善于指出学生行为的不足之处,使学困生克服缺点及时改正错误。

跨世纪的教育呼吁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保障所有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猜你喜欢
机会学困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给进步一个机会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