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 14:27崔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崔艳

摘?要:教育部办公厅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该课程既强调理论性,又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中,【2011】5号文件明确规定,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一直尝试把团体训练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文章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团体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70-02

教育部办公厅、教思政厅[2011]5号明确规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明显的不同,传统的学科课程突出的是知识的计划性、系统性,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该严格按照学科的结构组织教学,而是应突出“学科活动”的特点,即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学科课程的内容。因为该课程的重点不仅仅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帮助学生探索自身在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获得对生命现象的感悟,能够应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上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基于此,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一直努力探索如何把团体训练更好地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1团体训练的理论依据

团体训练,又称团体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训练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并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它人,进而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功能以及治疗功能,按不同功能可分为教育团体;讨论团体;任务团体;成长团体、咨询团体以及支持团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其教育和发展功能。教育功能是借助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学习过程。团体训练非常注重成员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通过交流、模仿、检视、尝试、观察达到自我教育。发展功能是指团体训练可以改善成员不成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促进其良好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法,养成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团体训练的形式一般是通过数次小组聚会、活动,参加成员互相沟通、交往,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并辅以适当的理论讲座和行为训练。其目的一般是通过彼此启发,相互接纳,支持鼓励,使成员增强自我认知,学会悦纳他人,获得自信,并在小组互动中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

(1)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是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群体动力学这个术语是由勒温(Kurt Lewin)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在美国创立。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一个群体的内聚力对于群体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高度的内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努力完成群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群体动力学理论为小组气氛的创设,带领者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一种在行为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由米勒(C.H.Miler)和多拉德(J.Dollard)最早提出,由班杜拉(Albert Bandura)发展。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在替代性基础上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来的。儿童、青少年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思想观念和态度等,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又是通过一定模式实现的。模仿和认同是青少年最主要的学习形式(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互相影响,构成互动关系)。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以及预期、计划和自我调整在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意义。对理解青年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形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对团体咨询中如何改变成员不适应行为提供了方法。

(3)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人际沟通理论认为,沟通是以双方互为主体,沟通双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类。语言在沟通中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媒介及渠道,但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体态动作等非语言行为同样是最重要的沟通渠道。有效的人际沟通通常包括注意、理解、接受、行动四大步骤。若沟通不良可能会出现社会性、心理性、文化性的障碍。人际沟通理论为小组中人与人如何交往,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选择沟通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

2团体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发生了重大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适应不良,甚至出现心理异常的现象。据国内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感到困扰并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按百分比前三位依次是:情绪波动大(33%);社交能力不强(32.4%);个性弱点(28.4%)。许燕、梁向芬的调查显示师范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是: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32.66%);人际交往(21.15%);自我意识(19.81%)。人际关系问题和自我意识问题在以上两项调查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在我校心理咨询的案例中,人际交往问题和自我认知也占有很大比例。尤其在新生学生中此种现象尤为突出。

2.1把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人际关系理论表明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学会开放自己,接纳他人,坦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觉与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和他人有效的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大学新生刚入学,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的变化,学生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能把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应用到课堂教育,等于提供了一个桥梁帮助学生之间迅速地了解、相识,从而形成集体凝聚力,使学生很快地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找到归属感。比如说我再讲人际关系时主要引入了两个团体训练活动,一个是“无家可归”练习,一个是“图画接力赛”。通过“无家可归”练习,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找到这种归属感。另外,在“图画接力赛”的团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活动过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我,了解他人,总结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在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比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好很多。

2.2把自我探索团体训练应用于课堂教育

Erikson的发展阶段而言大学生是属于少壮期,有着亲密与孤立之间冲突的发展危机。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寻求在思想与行为上的独立,自立父母之外,逐渐脱离家庭,人们开始学习到从群体中得到从前在家庭的联系中才能得到的那一份对于亲密感、被满足和支持的需要。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新的角色、价值、信念系统的尝试会使人们产生如何去适应社会的个人概念,从而增加个人的力量并获得来自团体的积极承认。而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关键时期。自我探索团体的功能在于:协助成员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特质、挖掘自身优点,建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协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因此,在课堂中穿插自我探索训练,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发掘自己的特质及潜在特性,对更好地进行学涯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3注重每次团体活动后的总结发言,促进学生思考

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要想清楚地了解自己最好到团体中去,要想改变和完善自己最好到团体中去,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最好到团体中去。在团体中成员不仅可以交流信息,探索自己,也可以互相模仿、彼此支持而学习到适应社会的态度与技巧。团体在助人方面有着其他助人形式无法代替的特殊功能。但是在团体活动中,每个人洞察能力、感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每次活动指导者的总结发言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团体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把活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巧妙地告诉学生,总结要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发人深省,让学生在活动后有更深刻的体会,进而改变行为。

3在教学中应用团体训练应注意问题

3.1人际关系训练和自我探索训练最好贯穿教学始终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2011】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32~3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等内容。不同的内容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但是我认为人际关系的改变和自我探索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对学生的心灵真正有所促动,应该把这两方面的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其实每个团体训练活动都可以当做人际关系训练和自我探索训练,关键是要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如何与新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一个既连贯又有重点的教学体系,因此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精心设计,而且团训后教师对活动的总结至关重要,它既要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领悟,又要启发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新的体会。

3.2教学内容应根据团体发展状态而定,不要拘泥于教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教材,各章教学内容自然也不统一,个人认为教学内容应根据团体(每次上课的班级就是一个团体)发展状态而定,比如说一开始建立团体最重要的是形成团体的凝聚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集团当中,因此在授课时可先讲人际关系,随着学生感情的逐渐融洽,再有意识地引入自我探索的团体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然后再讲情绪的控制,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3.3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团体训练

根据不同内容应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团体训练,比如说生涯规划、恋爱心理和性心理更适合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如果采用团体训练,有些训练会涉及保密性或个人隐私,如果条件不具备,对个别同学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仔细思考哪些内容适合引入团体训练,哪些内容不适合采用团体训练。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把团体训练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若能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出成熟方法,对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魏泽,孟祥宾,人际关系团体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3]王红艳.团体训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

[4]毕晓倩,郑学健.团体训练: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社会心理科学,2011(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