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构建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2012-04-29 00:44安辉王珺钟红云
会计之友 2012年28期
关键词:大连可行性

安辉 王珺 钟红云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金融中心指标体系对大连建立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大连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区域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大连与成熟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实证结果表明,大连正处于非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之间,并显现出较大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同时,大连应借鉴成熟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加强金融行业发展,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内和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 大连; 可行性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蓬勃发展,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第一推动力”作用日益明显。一个地区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汇集资源,利用金融中心的集聚力、辐射力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中心热”日益升温,特别是自2009年8月《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09—2030)》出台,提出建立东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期目标以来,大连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面临着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大连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不但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还拥有相对优越的金融发展环境:首先,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金融总部实力明显增强。大连已初步构筑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以及金融中介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大商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和油脂期货市场,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十。再次,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逐渐加大。大连市作为加入WTO后首批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在“十一五”期间,大连共引入美国花旗等内外资金融机构72家,金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一直以来,大连金融生态环境良好,在国务院综合开发研究院首次“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大连位列环渤海及东北地区第一,被评定为核心区域金融中心。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旨在通过评估当前大连构建“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大连与发达区域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据此提出发展路径与相关建议,为大连构建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一、文献综述

针对金融中心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金融中心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二是对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金融中心选址理论。该理论最早来源于Park(1982)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研究,研究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银行家们在国际运营中受益于规模经济的自然反映”。而Risto Laulajainen(1998)认为,纽约、东京和伦敦等主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中心链条间的时差。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并不少见,如从“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的角度研究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赵晓斌,2000);剖析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加速金融中心的形成(李扬,2002;潘英丽,2003)。冯德连(2004)认为,除上述理论外,还可用金融产品流动理论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轮式模型”。总体而言,区位因素仅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金融中心形成还必须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与分析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也各不相同。Mc Gahey Richard(1990)指出,区位成本和区位优势、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因素决定金融中心的发展水平。Thomas Gehrig(1998)的研究表明金融活动展开的根据是证券业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并提出影响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其中向心因素包括:规模经济、信息溢出效应、市场的流动性;离心因素是指市场进入成本、政治干涉以及地方保护等不利因素。张幼文(2003)则以世界各地案例来分析海外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因素与损害因素,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参考与借鉴。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竞争力评价角度和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这两个视角展开。在基于竞争力评价角度建立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主要进行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分析,Reed(1981)利用成簇分析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量化指标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对76个金融中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排名(Abraham等,1994)。Choi(1986)等利用非线性加权最小方差等回归分析方法,对全球14个金融中心中全球最大的300家银行的办事处的数量进行排名。到目前为止,最具权威的竞争力排名是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统计的伦敦金融城政府报告,运用指标数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球多个金融中心城市做竞争力分析排名。国内研究更多侧重于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饶余庆(1997)提出了包括金融机构数量、本地银行资产状况、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和股票市场五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水平。干杏娣(2002)、蒋海玲等(2009)均根据不同分类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上研究均以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主,仅限于定性建立指标体系,对指标的量化并不成熟。

关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行性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国内文献为主。饶余庆(2003)提出了包括外资银行、非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外资公司数量、外资银行资产及负债规模、海外贷款、外汇交易额六个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胡坚(2003)则通过划分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以及政治因素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对上海进行评估。杨再斌等(2004)将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分为了三组:国家宏观条件、城市微观条件以及周边环境条件,并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判断法(王仁祥,2005)将上海与新加坡相比较,分析其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陆红军(2007)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伦敦和上海的城市竞争力现状进行评判和量化研究。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目前针对金融中心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定量的实证分析较少,而且研究重点侧重于通过阐述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和经验,或归纳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及其所具备的特征。其次,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在对于评判金融中心的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大多文献采用国家或某经济体的数据进行深入,缺乏对个别城市建立金融中心可行性的分析。因此,本文创新性地尝试采用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大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现有文献有所突破。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

我国针对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评价国际金融中心可行性的指标体系尚未成熟。目前,国内从预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行性角度,构建的较为成型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以饶余庆(1997,2003)、胡坚、杨素兰(2003)等为代表。饶余庆构建对金融中心评估具体量化指标,主要包括:外资银行的数量应超过100家、非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超过200家、以该地为总部的外资公司总数应超过200家、与外资银行跨国界的资产和负债都不少于1 000亿美元、拥有至少200亿美元的海外贷款、外汇日均交易总额达到100亿美元。然而,饶余庆的指标体系虽然看起来较为全面,但这种具体的量化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对目前的国际金融中心来讲已失去了借鉴意义。

胡坚和杨素兰(2003)研究发现,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三个因素是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并基于此构建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包括:该金融中心(或其所在国)的GDP增长率、投资比率;金融指标分别是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金融国际化指标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指标,包括金融部门产值/GDP、股票投资额/GDP、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透明度;政治指标包括政治风险等级, 指标采取的是国际评级机构的政治风险评级数据(ICRG)。总之,胡坚的指标体系不但从金融的角度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同时也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定性指标加以量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也具备较强说服力。

因此,本文借鉴胡坚、杨素兰在《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一文中采用的指标体系,对大连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补充,对大连与其他成功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比较分析,研究大连构建东北亚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及其模式。

(二)模型说明

胡坚等(2003)研究中基于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三种重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各个指标数据的可得性,选定变量并构建出离散选择模型。

离散选择模型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往往需要在可供选择的几个方案中作出选择,这些选择可以用离散的数据表示,例如一个时间发生与否,可用0或1表示。以这样的决策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称为离散选择模型(DCM)。常见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为:Y=XB+N,其中Y为观测值为0或1的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包括选择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选择主题所具有的属性。

因此,考虑某一地区是否为金融中心,可将区分全球性金融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这一变量定为虚拟被解释变量,记为Y;以该金融中心的GDP增长率作为自变量X1、投资比率作为自变量X2、金融部门产值/GDP作为自变量X3、股票投资额/GDP作为自变量X4、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作为自变量X5、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作为自变量X6和政治风险等级即ICRG指数作为自变量X7,建立离散选择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1)

其中,Y、X5、X6是虚拟变量,其取值分别如下:

Y=0 非金融中心1 区域性金融中心2 全球性金融中心

X5=1 非常不成熟(新兴市场)2 比较成熟3 非常成熟

X6=1 非常不透明(新兴市场)2 比较透明3 非常透明

X7直接采用PRS公司的ICRG风险等级的打分值来度量。

总体来说,这项指标体系模型的评价范围较广,综合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外在因素,对初步判定一个城市构建金融中心的现状有着明确的结果。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选取大连2003—2010年的数据,GDP增长率作为自变量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作为X2;金融部门产值/GDP作为自变量X3;股票投资额/GDP作为自变量X4;金融市场成熟度作为自变量X5;金融市场透明度作为自变量X6;政治风险等级即ICRG指数作为自变量X7。其中,X1、X2、X3均来自于历年的《大连统计年鉴》;X4来自世界银行官方网站;X5和X6均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世界竞争力报告》;X7来自美国PRS的国家预测报告。大连的综合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将表1中大连2003—2010年的GDP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GDP、金融部门产值/GDP、股票投资额/GDP、金融市场成熟程度、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以及ICRG风险等级这七项指标的平均值代入模型公式(1)中,实证检验结果为Y=1.688*10—14,Y值处于0和1之间。根据模型的设定,可以判定目前大连处于非金融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之间,并存在较大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本文进一步对指标及模型进行修正。虽然对大连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考虑比较全面并得到显著结果,但模型自变量金融部门产值/GDP、股票投资额/GDP前的系数却为负,意味着金融中心的形成与这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预期结论明显不符,说明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模型自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结果显示,自变量X5、X6与其他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本文为解释与说明某个单独自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影响,因此将解释变量单独对每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结果易知,除GDP增长率X1和投资比率X2与被解释变量存在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他自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与预期均达到一致,即与被解释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X1与被解释变量的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性金融中心的GDP基数很大但增长率较小,而非金融中心的GDP基数较小但增长率较大。X2与被解释变量的负相关关系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发展较为成熟,相对投资率比较稳定,而非全球性金融中心为追求较高的投资率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金融业,因此投资率较高,造成X2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四、与香港、新加坡的实证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大连构建与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本文选取香港、新加坡的数据,代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并与大连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大连与其他成功的金融中心的差距。首先,香港是目前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金融中心,不但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亚太地区资金集散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实证对比分析可为大连未来发展成为东北亚金融中心提供借鉴与参考。

由于数据来源有限,本文仅选取香港和新加坡2006—2008年的自变量数据。该数据区间选取与大连样本数据存在不一致,但由于该两个城市在2003—2010年间早已具备金融中心条件,并形成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该数据的不一致性并不会对实证检验结果及其与大连的比较分析造成较大影响。具体数据整理如表4和表5所示。

与大连实证检验过程和方式一致,将表4和表5中各项指标的均值代入模型(1)中,得到香港检验结果Y=1,新加坡Y=1,即表示香港与新加坡一致,均已经成为了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但仍未达到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比较大连与香港、新加坡的数据及实证结果,不难发现大连与成功的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等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差距及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部门产值/GDP较低。一方面,大连市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水平远远低于香港和新加坡。另一方面,大连的金融业部门产值占GDP的比重在2003—2006年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7—2010年则保持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大连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现象,和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脱节。因此,大连金融业发展程度较慢是导致金融业对GDP贡献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第二,股票投资/GDP比重较小。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的严格监管过度,导致企业融资渠道缺失,证券市场规模较小,股票投资额占GDP的比重过小。第三,金融市场的不成熟。目前大连的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和克服危机的能力较为低下,金融环境有待进一步的优化。第四,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大连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公布信息渠道的不完全性,整个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仍与国际金融中心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大幅度提高。

五、政策建议

上述实证结果及分析表明,大连应当着重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以推动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速金融业发展,增加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1.积极吸引金融机构进驻大连,推动大连金融行业发展。首先,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一方面大连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应注意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导致金融机构的进入成本过高。另一方面要增加在通讯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其次,积极吸引金融行业人才。不仅应该利用大连高校云集的优势,而且还要加大金融专业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大连成立金融人才储备库。2.提高大连金融行业的创新水平。大连应积极发挥其金融业总体规模在东北地区重点城市间的优势,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通过积极研发航运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完善航运融资、结算、担保等服务功能,形成与航运中心配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除此之外,通过实施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产业基金、汽车金融公司等新兴金融业务落户大连,填补这方面市场的空白。

第二,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首先,借鉴香港、新加坡、上海等成熟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通过进一步完善支持金融机构落户、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农村金融、绿色金融发展的各项举措,切实加大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其次,应继续实施“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信用约束机制。最后,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的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申请大连成为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城市。积极向国家申请使大连保税港区成为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地区,争取例如取消外汇管制、放宽利率波动限制等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同时积极完善大连的硬件设施,提高金融业务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离岸金融业务交易的成本,努力为大连保税港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成提供条件。此外,由于大连商品交易所缺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牵动影响力较大的战略品种,将直接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动力,不利于大连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石油等对区域经济推动力大的期货品种,以推动大连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Park Y.S. The economics of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s [J].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82a(17):31—35.

[2] Risto Laulajainen. A bankers view[J].Geography,1998(93):146—147.

[3] 赵晓斌,王坦,张晋熹.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J].经济地理,2002(4):409—417.

[4] 李扬.金融全球化的三大特征[J].金融信息参考,2002(8):44.

[5]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1):50—57.

[6]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J].财贸研究,2004(1):80—85.

[7] Richard McGahey, Mary Molley. Financial surveys, financial centers:Public policy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firms, and jobs,boulder,colorado[M].London:1990.

[8] Thomas Gehrig. Cities and geography of financial centers[R].London:1998.

[9] 张幼文.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若干案例的启示[J].社会科学,2003(1):26—30.

[10] HC Reed. The Preemin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s[M].New York:New York Paper Publishers,1981.

[11] Abraham, Bervaes, and Guinotte Anne et al.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European financial centers[M].London: St.Martins Press,1994.

[12] Choi, Tschoegl, Yu CM.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financial centers[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ly,1986(122):48—64.

[13] Z/Yen Limit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R].London:2007.

[14] 饶余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

[15] 干杏娣.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与规划[J].上海金融,2002(11):9—10.

[16] 蒋海玲,胡杰.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看南京金融业发展[J].现代金融,2009(1):11—12.

[17] 饶余庆.沪港金融中心的定位与比较[J].亚洲研究,2003(48):23—28.

[18] 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0—47.

[19] 杨再斌,匡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32.

[20] 王仁祥,等.区域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模糊综合评判[J].统计与决策,2005(17):14—15.

[21] 陆红军.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研究[J].财经研究,2007(3):47—56.

猜你喜欢
大连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对大连日企日语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
中韩自贸区建设对大连影响及对策研究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大连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