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壹
唐代和尚寒山有诗云:“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此处的“香”原指谷类熟后的气味,后引申为气味美的通称。中国人习惯把香视为光明的象征,用来赶鬼驱魔、洁室避秽,使世间之魅不能作怪。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把烟视为沟通天、人之中介。周朝时,就有熏香习俗,人们燃起香烟,以烟表露自己的心声。《周礼》有“升烟燔牲首”之说,即在祭祀前燔柴升烟,礼敬上苍并祈求保佑,为此要沐浴净身,以示诚意。《汉武帝内传》:“帝乃盛以黄金之箱……安著柏梁台上,数自斋戒,整衣服,亲诣朝拜,烧香盥漱,然后执省之焉。”但真正把烧香祭拜作为一种仪式,则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相传释迦牟尼在印度各地宣讲佛理时,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前来听道者感到昏昏欲睡。为了不使自己在佛祖面前失礼丢丑,有人想出一个办法,用一种有香味的木材,切成条状,放在容器中燃烧,借它散发的香味来驱除睡意,振奋精神。这是佛教徒烧香的起源。以后香烛就演变为供奉佛前的重要之物,香也就与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佛教徒结合华夏熏香、燃香古俗,认为烧香能够沟通人与佛之间的联系,产生所谓“佛人感应”的效果。而佛人感应有五个程序:第一是请神灵。进了寺院,见到佛与菩萨要先上香,然后行礼跪拜,以示毕恭毕敬。第二步是请本尊身——烧香者祈求佛菩萨显灵保佑。烧香者虔诚的心愿,与其平素所积的功德,要通过香的慧火,缭绕上升,四散飘逸,把它传递给本尊身。如果不烧香,心愿与功德就无法在人与佛之间传递。反之,如果先烧香而无虔诚的心愿与功德,佛与菩萨也不会显灵保佑。三是向列于佛殿或道场中所有的佛与菩萨烧香致敬。四是烧香人在念诵中向显灵的本尊身致敬。五是愿心已经上诉,为奉送本尊身而烧香。正是上述原因,中国佛教徒们将佛寺称为香阜、香刹、香界。
烧香的仪式还从佛教传给了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称:“近人崇释氏,多好用香。盖西方出香,释氏动辄焚香,以示洁净,道家亦然。”供奉在佛像前的烧香的器皿称香炉(源自古代宗庙祭器,如汉太子宫所用博山炉),有土制的,也有金属制的。民间一般以宗庙里的爵炉、狻猊炉等代替香炉。比较传统的家庭,大多设有一座神案,台上供奉祖宗牌位或观世音菩萨或其他神灵,香则是主人与这些神灵“沟通”的媒介。通过阵阵的香雾,人们呼唤神的到来,诉说心中的委屈、抱怨和迷惘。
旧时礼神拜佛,为表虔诚,信徒还兴“争烧头炉香”。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
时至今日,佛寺道观相火仍袅袅腾绕,不绝如缕。不论大人小孩,包括城市现代青年,凡入佛庙道观,多会在菩萨前拈香礼敬;而“争烧头炉香”事,也多有所闻。这当然是传统文化的氛围使然,但其间真正虔诚信菩萨者,并不太多,特别是当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