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润霞 曾伦武
摘要:师德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有其专业性特点。在研究型大学,师德不仅包含教师的学术道德,也涉及教学方面的责任,是教师价值观、专业学术品德和心理健康的综合体现。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现象频现,本文从伦理视角分析师德失范的归因,提出高校师德建设须从师本出发,结合教师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让师德建设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伦理视角;师德建设;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3-0076-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核心职责是“传道”,即人们信奉的价值观,教师通过内化自身的“德”,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起到传播、引导和维持的作用。当今人们对师德的理解有着更广泛的意义,教师品德应该是教师个人在职业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一贯倾向和对整个社会的良知与责任感,它应该是教师人生价值观、专业学术品德和心理健康素质的综合体现。在研究型大学,师德不仅包含学术道德,同时也涵盖教学方面的责任。
高等教育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任务,同时也担当着启迪思想、塑造灵魂的使命。师德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修养,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也会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在师德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仍显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在职业道德操守方面不能令社会满意,学术媚权、学术不端、追逐功利、敬业精神缺失、心态浮躁等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屡现于高校校园。近年来,师德失范现象已影响到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加以规约,势必造成整个社会对这一群体的信任危机,从而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精神内涵出现偏差。本文力图从伦理的视角,对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现象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分析
研究型大学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发展道路与特点,学校除了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外,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师德有其专业性特点,它不仅包含教师的学术道德,也涉及教学方面的责任,是教师价值观、专业学术品德和心理健康的综合体现。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研究型大学教师在同等经济待遇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众多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正承受着严重的身体与心理压力。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一项800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2.5%的教师反映压力大。高校教师中约有61%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1]。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教师要做到心如止水、独善其身实属非易。
(一)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反差导致浮躁逐利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被赋予很高的精神地位,人们往往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然而当历史迈入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存形态、追求目标日益多元化、实质化。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教师群体不再安于“布道” 这种单一的社会角色,面对诱惑,他们不再安贫,希望拥有丰富的生活方式、精致的生活品质和丰厚的经济报酬。然而沉积在人们内心的传统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社会的进程而改变,他们希望教师是“春蚕”、是“红烛”。职业赋予的社会形象和常人的正常需求产生背离。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压力和不对等的经济回报使得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求异、求变。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矛盾让一些人感到浮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人敷衍主业,寻求副业;为了追名逐利,有人弄虚作假、学术不端。同时,监管机制的缺失不但没有使这一现象得到及时纠正,相反从客观上促使了其他人跟从效仿。
(二)学术行政化、官僚化导致方向迷失
据《长江日报》报道,在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0位获奖者中,纯一线教师仅占10%左右;90%左右获奖者都有不同的行政职务。其中,行政职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校座”多达20位[2]。高校学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使大权在握的管理者在学术利益上捷足先登。本应成为师德建设推动者的管理者不但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反而成为行政侵蚀学术的样板。行政干预学术的危害在于它给广大教师以不正确的导向。一旦学术趋向媚权,那么真正的学术人就会越来越少,而追求功利的人则会越来越多。
(三)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与自律缺失助长重研轻教、学术不端
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着严格的考核指标,承接科研课题、发表论文的数量、期刊的档次等都有具体的量化要求,这些都直接与教师的晋升和待遇挂钩。考核频率之高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那些固守‘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教师只能被制度所抛弃。科研上的硬性指标使一部分教师敷衍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有人甚至为了完成科研任务编造科研数据、抄袭论文。这种人事管理工具性质突出的评价机制,一方面从客观上诱发教师产生浮躁、焦虑的情绪,同时对学生也是极端不公平,它不利于高等教育有序健康的发展。
(四)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
高校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社会精英、灵魂工程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但在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教师一方面被管理法则还原为“打工者”,另一方面被市场法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3]。传统“师道尊严”的根基被掏空。近年来虽然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高校没有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干预机制,在压力与期待之间徘徊的教师所产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难以排解。内心焦虑容易使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
(五)自我道德要求的隐性放弃是师德失范的主因
尽管很多外界的因素触发了师德失范,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师德失范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部分教师自我道德要求的隐性放弃。高校教师群体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应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批判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应该是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遗憾的是,一些教师隐性放弃了对自我道德的约束。
二、伦理视角下师德建设的途径
高校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场域,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它需要向教师表明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到褒奖,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师加以引导。
(一)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
由于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有他们的正直和诚实才能对他们自己的意识负责[4]。对教师的道德教育与要求必须通过教师的自身思考、吸收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由他们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自我净化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在师德建设中,以教师为本,为他们提供一个批判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反思的空间和交流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同行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自我批判与审视能帮助教师不断自省,也符合伦理和职业特点。学校应鼓励教师从伦理的角度思考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目的、意义、责任意识及行为方式,让自发的个体道德汇集为群体道德的升华,并在教育与科研工作中得以体现,在社会中成为示范的群体楷模。
(二)师德教育应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
高校师德建设应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学教师职业具有其特殊性,它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同时还拥有一种学术权力。教师的职业既要求教师具备“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为学术而学术”的科学精神。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兼顾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的专业道德特性,必须考虑从专业特点出发的伦理规范建设。调查显示,近年来,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一的是“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不够,不能令学生折服,部分教师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不能因材施教[5]”。教书育人的过程应是一种道德上的努
力,它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
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帮助教师树立主人公意识的重要手段,为他们适时地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不但能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他们的学术能力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同时对他们自身的专业道德水平提升也有好处,这有助于他们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渗透。
(三)完善教师的薪酬待遇,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单纯要求教师讲奉献显然是不够的,完善教师的薪酬待遇应纳入行政主管部门的考虑范畴,教师为了生存而工作,往往会缺乏责任感,从而忽视教学工作,让教师衣食无忧是坚持学术道德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对教师思想的了解和心理健康的干预应成为师德建设的重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减压,让他们体验到对学校这个“家”的归属感是激发他们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的最佳选择,教师的人格和谐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玉霞,刘晓波.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层面探究高校
师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5).
[2]荆克.教育部评出第五届高校教学名师九成有行政职
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9
/11/content_12032603.htm.
[3]宋润霞.高校评价机制的伦理缺失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
响与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09,(2).
[4]Brubacher,J.S.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
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2,111.
[5]徐岚,卢乃桂.研究型大学师德建设的途径[J].教育研
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