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2-04-29 00:44张人崧伍新德
关键词:师范院校就业指导毕业生

张人崧 伍新德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同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就业价值取向有偏差,面临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打击。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提出解决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3-0082-03

自1999年秋季起,我国高校开始了连续11年大规模扩大招生,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扩招同时也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不仅牵涉到其本人的利益,还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他们肩负知识改变命运的使命,渴望改变自身处境,谋求更好更高的发展。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打击着这群年轻人,在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理想性、盲目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有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因此,如何指导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积极就业,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作贡献,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提出解决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一、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现状透视

(一)毕业生基本技能单一,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太合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是师范院校学费相对较低,报读人数多,但教师岗位却逐渐萎缩。二是目前师范院校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缺乏。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技能单一,如只会上课但不会说课,或只会教授所学专业课程,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综合能力的要求,从而影响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失或不足,使得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或就业困难。如有些高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许多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岗位需求缺乏了解,不能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岗位目标,从而出现多次应聘而屡遭失败的现象,致使部分学生因而出现自卑、嫉妒、焦虑、抑郁的消极心理;一些学生则由于缺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愿意面向基层更不想到偏远的地区就业,从而陷入就业难的困境;一些毕业生由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达不到用人单位的专业素养要求。

(二)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毕业生存在盲从心理

大学生与学校同龄群体的交往比较自由和平等,为人处世受同龄人群的影响较大[1]。这是因为他们在年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上比较接近,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因此,他们对就业的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辈群体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对择业存在迷茫、心慌,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与同辈人沟通容易出现共鸣,受同龄人影响也更为明显。很多学生都想去大城市不愿去基层就业,这种想法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如在选择职业时,他们不仅要求收入高,轻松舒适,而且要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还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这种趋势也会被跟从,去效仿。可见,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盲目从众的就业观。

从众心理在就业问题上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缺乏主见,容易受舆论或他人所左右;不切实际,随波逐流;根据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嫉妒别人找到好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羞于开口。总之,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对自身认识不足,盲目跟从,依赖性较强。

(三)毕业生服务基层意识薄弱,缺少奉献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随之向市场转型。虽然地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但是受到家庭因素以及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带着读书有出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思想去接受高等教育,鲜少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发展。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外界的物质诱惑导致很多学生只顾物质享受、不求精神满足,不谈奉献、只讲经济利益的功利追求。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看重单位的经济待遇、舒适程度、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等,不肯到边远地区甚至是回家乡作贡献,服务基层意识淡薄。只有在经济状况迫于无奈甚至在父母的强硬逼迫下才会去工作,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整体素质不高成为目前很多毕业生的通病[2]。同时,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方面引导不足。地方师范院校是为地方、基层学校输送合格的师资人才,但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对毕业生下乡、到基层服务的引导、宣传大多停留在“动员大会”、“宣传栏通知”、“视频解说”等简单方式上。近几年来,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连续出台了“服务西部的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特岗”、“大学生村官”和“街道办事员”等一系列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服务的政策。虽然基层学校需要大学生教师,但出于经济情况考虑,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支持基层的师资建设。

二、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透析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正逐年上升,虽然岗位缺口很大,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生自我角色定位不当,其价值取向有所偏差

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打工者,要就业就只能去沿海大城市、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等待遇好、地位高的单位。这样的角色定位会导致理想的工作与现实的环境差距较大,价值取向产生偏差。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只看工作待遇好、生活条件好和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往往很难找。这种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放在第一位的大学生只强调个人利益、自身价值,忽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很少从国家社会的需要考虑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工作。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基层单位还有许多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却无人问津,出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可见,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就业难,而是有业不就。此外,还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家境富裕,读书只是挣面子,毕业后待业在家,有业不就,无业不怕。

(二)家庭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

毕业生择业除了需要学校的教育和指导,还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家长的教育方式、态度、价值观和家庭经济状况都直接对大学生择业产生很大的影响[3]。深受父母教育影响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难以降低自己心中的标准去实现就业,有的甚至把“让家长满意”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很难选择自己喜欢的地域甚至是工种,完全忽视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爱好。家庭经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工作的地域选择。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迫切希望找到一份经济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这样能回报家庭或尽快偿还债务。而城市毕业生的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们更多选择的是环境优越和舒适度高的工作。

8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氛围对大学生不良就业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家长的宠溺,任何事情都有人为其包办,无法真正独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依赖性强,在找工作时也乐于接受父母的安排。无论父母安排做何种工作,或者是阻止他们去做某种工作,他们都消极应对,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安排好的“钱程”。

(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现有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由于主客观原因无法满足在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生大多认为不实用;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时间不充足;授课内容多注重理论,缺乏实践指导。同时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明文规定,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不低于 1:500,但是很多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这一标准[4]。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多为各系(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专职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兼任,这个队伍人员不仅有其他工作,业务繁忙,而且很多不是处于就业指导第一线的指导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所以,虽然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内容多元化有很高的学习欲望,但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就业讲座、学生就业演讲比赛、就业动员大会、就业视频学习等,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就业面试技巧、就业困难学生心理辅导、个性分析和职业分析等方面,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要。毕业生大多在校观望,出门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解决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改革课程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师范院校不仅设置师范专业,也设置非师范专业,但由于传统惯性的作用,在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都留下师范专业的印记。同时,在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较少的状况,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毕业生一旦走出校门,狭窄的知识面、单一的工作技能就成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失去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密不可分,要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问题,师范院校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其职业素养。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改革课程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岗位任职能力[5]。首先,要考虑当前我国中小学师资需求逐渐萎缩的特点,变革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大力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课程,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当扩充传统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传统师范生的就业面,以满足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岗位任职实践锻炼,把职业观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二)高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树立合理、正确的就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使个人在职业起步阶段成功就业,在职业发展阶段走出困惑,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了解自己,进一步设计出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师范院校学生一进校门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以教师职业作为就业目标,认为只要学会如何上课、考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各科成绩及格即可。但社会、市场需求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只依靠单纯的教师技能如何在变化莫测的社会中竞争和立足?因此,除了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外,还应引导他们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家长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要帮助学生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中长期学习职业发展设计,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和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同时,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心理咨询、生涯教育、校友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通过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还可以引导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去创业,鼓励他们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成功率

目前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缺失使得许多毕业生消极待业,被动就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从而降低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成功率,引起众多大学生的不满。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可以帮助毕业生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求职成功率。因此,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要从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内容和就业指导服务评价等方面建构新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第一,要改变就业指导机构普遍挂靠在学工部等部门或者和招生处合并办公的现象,重视机构独立设置,加大投入,保证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和功能化,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领导全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体现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细化就业服务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要先解决机构单一、人员不足的问题,要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就业指导水平。此外,可以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家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的、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丰富与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一方面,高校应该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传授,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还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尽量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第四,高校要建立综合的就业指导服务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综合、科学的评价,将建设性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既保障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也保证就业指导评价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无

锡:江南大学,2010.

[2]崔胜利.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对策[J].科技信

息,2009,(21).

[3]李颖,张静.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分析[J].科教

文汇:上旬刊,2011,(7).

[4]任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研究——以广西为

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5]高建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

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