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教育中早期融合教师的思考

2012-04-29 02:08李锐
科教导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特教融合儿童

李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早期融合教育理念受到了人们高度关注,早期融合教育已是特殊教师们的共同心声。本文就早期融合教师的现状,实施教学的策略和新融合教师取得成功的建议展开思考。希望能够给早期融合教育教师一些建议与启示。

关键词早期融合教育早期融合教师特殊需要儿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早期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教育。它反映了“儿童就是儿童”,“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习”的理念。早期融合教育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遗忘与隐藏、筛选与隔离、鉴别与帮助、包容与支持四个阶段。早期融合教育对早期融合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文就早期融合教师现状,实施教学的策略和新融合教师取得成功的建议展开论述。希望能对早期融合教师和融合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1早期融合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1.1早期融合教育队伍的构成

早期融合教师是指在交叉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级或资源班级中给特殊儿童授课的教师。据美国教育部的统计资料(1999),从1997-1999年,有25854名特教教师从事3~5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

当前我们需要懂得特教专业性和普通教育的人才,他们相互合作来制定与实施融合教育,共促早期融合教育发展。一是融合教育协调员。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二是心理辅导与个别咨询人员。重庆师范大学申仁洪教授讲授的该课程强调掌握儿童心理与教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学校个别辅导与心理咨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三是社会工作者。新闻媒体、宗教团体、慈善部门对特殊教育有所影响。

1.2早期融合教师的现状及其分析

在中国大陆地区融合教师发展情况不容乐观。重庆师范大学张文京和向友余教授做的关于四川、重庆等地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显示:(1)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特殊教育专业修养不够。(2)年龄普遍偏高,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3)大多数教师还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传统的特殊教育。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1000所特校的项目,使得在短期内融合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保证。针对这一问题,一是政府在财政方面调动多方力量,多渠道筹办特教经费。二是国家完善特教教师法,提高其社会地位。三是学校和社会大力支持特教及其相关领域发展,开设儿童实验室、教师培训基地、特殊儿童实验学校等特教专业学校和基地。

2早期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2.1融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

早期融合教师专业发展有其作为教育学科的共有特征,也有其作为特殊教育学专业的独特性。其共性表现在:自主性、连续性和阶段性、情景性、多样性;独特性表现在:独立性、复合性、创造性。融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适应终身教育观的必然趋势,是对特殊需要儿童负责的表现。

2.2课堂教学策略

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笔者提出三点融合教学策略。第一: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风华教授和徐享良教授及其专业团队在重庆师范大学举办的2012全国ABA研讨会上,提出的应用行为分析理论对矫正特殊需要儿童的行为大有帮助。如训练特殊需要孩子对情绪的理解与表达,其情绪教学阶段分为:(1)情绪辨认。先说情境,再问问题。例如:图片上一小孩在骑自行车,便问他:他在骑脚踏车,他心情怎样?(2)情境辨认。例如:他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3)因果关系的连结。(例如: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第二:教学中鼓励孩子们发声思考。维果斯基强调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能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从外显语言内化为内隐语言。第三:同伴互助教学对学生掌握英语词汇或英文基础知识和四则运算的课程内容非常有效。

3新融合教师如何取得成功

3.1融合教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融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与人道主义精神。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应该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取得基本的教师资格证以及特教教师资格证书,两证都具备才有任职资格;特教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2多元文化的理解

融合教育班级中,多样化的文化背景需要融合教师加深对多元文化的阅读与理解。一是理解存在于自身和外界的不同文化,并且通过书籍、参加班级活动,获得文化的理解。二是与家长保持沟通与了解。教师需要去了解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文化、语言以及他们目前的家庭特征和生活安排。三是参加学术会议与相关培训。四是早期融合教育者内部的沟通与合作。沟通的对象涉及到融合学校与教师,资源教师与班级教师,学生之间。而沟通的方式包括讨论和对话。沟通内容要求涉及面广。合作在融合教育中既是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积极的行为态度。

3.3个别化计划

早期融合教师在具备了基本条件以及掌握了多元文化后,才能有效地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为此我们需要确定以下问题:(1)哪些学生可能需要接受特殊教育?(2)怀疑之后,需通过量表测量确定是否有资格?(3)拟定个别化早期融合教育计划,计划要注重儿童的共性与个性。(4)将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5)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6)回顾与调整,决定该计划是继续实施还是终止。整个过程体现了《残疾人教育法》所要求的步骤。

在我国,早期融合教育虽然存在着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着学校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但随着社会各界对特教的支持,相信会有更多的融合理念被提出,而这也需要我们特教教师和相关领域研究者们共同努力,一体化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保教结合、医教结合,为我国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前途。

参考文献

[1]肖菲,等.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9,113.

[2]方俊明.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7.

[3]马力克·阿不力孜.论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和素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2.

[5]张文京.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理论与实践[M].重庆出版社,2010:294-295.

猜你喜欢
特教融合儿童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融合》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