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的演进

2012-04-29 00:44焦成芳纪乃旺
科教导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状况流动毕业生

焦成芳 纪乃旺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六个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动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受制度性影响较大,具有流动的规模和空间不断增大、自致性因素的影响增强、流动趋向合理等特点。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阶段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是指截止到毕业,应届本专科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而引起的社会位置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共六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动的区域、规模都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经济政策、分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现进行回顾与总结,并阐述其特点。

11949-1978年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1.1建国初-1956年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新中国建立,为巩固政权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改造等运动,这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塑时期。

建国初,百废待兴,人才缺乏。1950年6月22日,政务院发出的《为有计划地合理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规定:从华东、中南、西南三个大区抽调部分毕业生支援东北区;另从华北抽调部分毕业生充实中央党政机关。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1952年,我国确定了高校实行统一招生和毕业生统一分配的制度,采取“集中使用、重点配备”的方针政策,对国家各项建设的顺利完成起了积极作用。

在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向上流动。毕业生到什么部门、什么岗位都由国家决定;工作单位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制单位;流动的地域较广,祖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工作。

1.21956-1966年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1956-1966年,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变动时期。人民公社运动和户籍制度将农民限定在农村;大跃进失败,数千万已经进城的农民又回到农村;“反右”、“反右倾机会主义”和“四清”运动,使许多人的阶级阶层关系、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和逆转。

在当时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加。从1957年到196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39万人,为前七年的2.3倍。但在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毕业生供大于求。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与1960年年至1962年高等学校理工科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报告》规定,全国性重点高校以及从各部门、地方抽成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对学校所在地予以适当留成照顾,其余原则上由学校主管部门或地方分配。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流动到基层单位、部队的人较多。

1.31966-1978年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党政机关被冲击,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和下放运动,正常的社会流动被打乱。

“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了高考制度。从1972到1980年间,高校学生由单位推荐保送。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毕业生实行“三来三去”的办法,由原选送的部委、省、市分配,国家只作少量调剂。这个期间的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就业统称为“哪来哪去”,大部分毕业生做了工人、农民、军人,向下流动的数量增加;毕业生地域性流动不大。

2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状况

2.11978-1993年间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1981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实施“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第一线和加强边远地区”的方针。国家统一编制计划,面向全民所有制单位“统包统配”。

1985年以后,国家教育部转发了《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一九八五年毕业生分配改革试行办法》,进行了“双向选择”的改革试点,“统包统配”的制度开始松动。

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规定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改革全面铺开,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就业模式。

受当时经济政策、就业政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出现了新变化,社会分化——流动机制开始形成。大学毕业生逐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流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流动的空间增大。

2.21993-1999年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1994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试点意见》,毕业生就业由“两包”转变成“两自”,这是建国以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大转折。2000年教育部决定将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标志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确立。由国家主导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逐渐转变为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身意愿的社会流动。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的单位性质、职位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2.31999年以来的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市场导向的方针,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就做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就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制度、选调生制度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这期间的大学毕业生的单位性质、职位更加多样化,但是此时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动也呈现不均衡的特点:在地域上,毕业生多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单位性质上,毕业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国家机关、事业等单位。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流动状况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流动去向、流动的层次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的开放程度、公正程度、顺畅程度、合理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大学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KY2011105

参考文献

[1]马雪松.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与社会活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2]刘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8.8.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地质职工教育,1993.4.

[4]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3.28.

猜你喜欢
状况流动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