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湿地文化”的研究

2012-04-29 00:44蔡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31期
关键词:学校特色办学理念

蔡明

摘要:本文围绕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根据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以构建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确立湿地文化多元与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实现湿地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三步循序渐进的研究步骤,开展综合考察,建立课程资源;编著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构筑室内、室外两个立体课堂;出版记录过程性研究的文集与杂志;寻找湿地文化可持续研究的生长点,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效应。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湿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21-05

一、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寻找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切入口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2005年9月建成的新校。张昕校长主张“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办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必须寻找真实的、有意义的切入口,逐渐生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探索构建个性课程文化的途径

2005年又适逢江苏省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提出了“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学校必须考察自身拥有的校本优势,创造性地构筑一个厚实的、富有个性的、可操作的文化平台,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

基于上述背景与思考,园区校拥有的一片自然湿地作为真实生动、功能独特、蕴意深刻的活资源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园区校内不仅拥有丛生芦苇的自然湿地,同时,园区校还坐落于一片独特的人文湿地之中,周边有草鞋山等众多良渚文化遗址。

湿地,自然与人文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构建独特的课程文化提供了真实的资源;湿地,多元与共生结合,其暗含的和谐相融的意境与园区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湿地”可以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隐喻。

综上所述,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独特的湿地文化,既能践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能带动学校文化建设,逐步生成独特的学校课程文化。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构建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

(2)确立湿地文化多元与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

(3)实现湿地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2.研究内容

(1)开展综合考察,建立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科学管理下,通过野外考察生态湿地,探寻远古文明遗址,开展研究性学习,开设《湿地文化》选修课,设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立学生社团等,把地域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

(2)编著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

在积累丰富的原始素材之后,独创出跨学科的《湿地》校本教材,并纳入到学校的必修、选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中。

(3)构筑室内、室外两个立体课堂

利用校园内保留的自然湿地,规划建成室外湿地生态园,展现湿地生态物种多样性。博物馆在2005年建校初期就已建成,现在确立以湿地文化为主题,建成室内湿地文化博物馆,命名为“西马博物馆”。一个生态园,一个博物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融合、学习与研究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独特的学校文化景观。

(4)出版记录过程性研究的文集与杂志

在起始年级有《湿地》课程的必修学习,每周还有《湿地文化》课程的选修学习,每学期还有以湿地生态、湿地考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社团——西马学社和泽奇学社,活动精彩,资源丰富。课题组将把这些精彩资源以摄影集、文集与杂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5)寻找湿地文化可持续研究的生长点

课题研究总有时间期限,但湿地文化作为园区校的一种特色文化,要思考如何让湿地文化有新的生长点,让其成为园区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魂,不断显现现代学校特质的实力、磁力、张力和非凡个性。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围绕课程文化构建这一核心,从操作层面看,有以下三个研究步骤。

1.选定课程主题,构想课程框架

课题组成立跨学科的教师研究社团——“西马学社”,该社团成员涉及生物、地理、历史、考古、文学、数学、化学、英语、艺术等多种学科,成为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学科的“教师研究共同体”。经过多方论证,课题组确立了湿地生态、湿地生活、湿地文明三个研究主题,建立从自然、人文到精神领域的立体课程构想。

构想课程框架时,有六个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目标是什么?优势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如何搭建课程平台?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教师怎么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程应该在目标、内容、学习、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体现变革,即变应试目的为综合素质培养,变单一内容为跨学科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知识教学为问题教学,变考试评价为过程评价等。

2.积累课程资源,编著校本教材

有三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第一,文献查阅。通过阅读与搜集文献资料,建立有关地域资源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库,资料内容涉及面要宽广,为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材提供依据。第二,野外考察。调查、探寻与访谈,带着问题出发,揣着收获归来,积累第一手的原始素材,这是个性课程开发中最珍贵的部分。第三,行动研究。有专长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活动,比如学术沙龙、校本选修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通过有计划的实践、观察、感悟和反思,积累丰富的专题研究资料。在这里,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特长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行动中转变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课程资源。师生共同考察所得的丰富的摄影图片、大量的调查笔记,都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

课程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并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编制个性化的校本教材,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可操作性统一、可读性与探究性统一,关注社会生活与掌握研究方法统一。这样编制的教材感性与理性交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使课程能以一种亲近的方式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3.构筑物化平台,形成课程文化

教材仅仅是文本化的媒介,真正让课程具有生命力的还需要构筑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物化平台,即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能探索、有意义的立体教育平台,让课堂动静结合,成为学生体验、探究、质疑的学习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创建跨学科的湿地课程文化体系

我们按照课程组成要素,构建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该平台将以关注全人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型建构、情境创设、内容拓展、学科细分等,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系列教材将涉及所有中学学科领域,引导学生感受学科之美。“课程平台”将以博物馆与生态园为核心物化平台,我们将设置必修、选修、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个学段都有机会接受湿地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二)衍生构建系列学科分支教材

已出版的《湿地》教材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材。作为课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以《湿地》教材为蓝本,衍生构建十八门系列学科分支教材,这些分支教材将以学科知识作支撑,以学科能力培养为依托,以专业化视角形成课程内容体系。系列学科教材将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各分册顾问,由学科教师研究编著完成。湿地文化将以课程学科的全面建设,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三)创建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

在构建湿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生态园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使两个课堂成为具有专题性、探究性、实用性、互动性、开放性的立体教育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使湿地文化课程不仅成为促进广大师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的实践平台,而且成为广大师生共同追求“天人合一”,摒弃功利心,充满探究幸福感,充满人文情怀的发展平台。主要包括五项具体工作:增设互动空间;建立信息平台;开发游学课程;发行杂志期刊;建立友好学校。

三、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一)教育价值观可以用课程来表达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需要用课程来表达。课程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现代的元素,即指向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湿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很好地表达我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未来发展,人与自然相融、人与社会和谐服务。面对湿地即为“失地”的命运,作为教育者,应该唤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文化遗产、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心愿和行为。湿地“物种生态多元”与地球学习村“人种文化多元”,二者理念暗合、相融,体现的正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根本。我们的学生,应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追求,这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教育景象。

(二)课程文化应关注回归生活

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土壤。利用地域资源,创造和生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构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湿地文化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有着鲜明的乡土色彩和自然天成的教育价值。它指向身边的环境,强调学生在身边的体验中发现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它又指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他们未来理性生活、智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湿地文化涵盖自然与人文,融合学校与社会。使自然、社会和人都成为课程的丰富来源,因此课程文化拥有动态生成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学校文化的构建要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

湿地文化是基于学校校本优势资源的创造,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可、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积累的过程和成果,因而师生是湿地文化的建设和创造的主体,也是湿地文化的受惠、享用的主体。湿地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湿地文化已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四、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和影响

(一)理论成果与影响

1.创造性地将地域资源转变为活的教育资源

课题组成员不仅创设了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而且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芳草萋萋的湿地上创造出了奇迹:湿地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是我们,把关注湿地的焦点引向了身边,把身边的湿地资源带进了课程;湿地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是我们,把寻找湿地文明的足迹留在了远山近水之间,建立了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湿地文明史;湿地具有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是我们,把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研究特点,淋漓尽致地在《湿地》教材中表达出来了。

课题组构建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建立了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现代课程生态观。自然即课程,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生活即课程,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发展的活的源头。自我即课程,课程向自我开放,教师把自身的专长与特长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学生也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创造性地用湿地文化来隐喻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

湿地文化的隐喻性最重要的有三点:(1)共生的。生态多样性是湿地充满活力的前提,隐喻多元文化的共生、理解与价值尊重。(2)润泽的。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文化的润泽性隐喻教师内在的深层体验与学生内在的深层渴望融合在一起。(3)和谐的。湿地文化之美,美在多样性,美在和谐与平衡,多样、包容、共生、和谐,这是最有生命力,最生机勃勃的景象。

3.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湿地课程文化

湿地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课程文化。首先,它把实现办学理念与践行新课程理念融合在一起,是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的文化平台。从先进理念到有效实践,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二,湿地文化是在湿地中“生长”出来的,湿地上诗意地“栖居”着一群秉承苏州中学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耕耘者,天时、地利、人和。从真实到创造,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三,湿地文化课程基地,既有教学平台,又有系列教材,更有个性化的课程制度,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课程要素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四,湿地文化课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备的综合素质。从课程整合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五,湿地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气息,是可以在学校的氛围中品味到的,湿地文化也是一种有形的资源和媒介,它能渗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课程改革、学术研究、多元交往、文化景观建设。从文化功能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

(二)实践成果与影响

构建了基于“探究与创新”的湿地文化课程,其核心课程资源包括“一本教材、两个课堂、定期杂志”。

1.一本教材

《湿地》(中英文版)教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由中学教师编著的湿地教材。《湿地》教材既有知识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可读性,又有探究性;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存环境,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它感性与理性交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

湿地文化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围绕湿地文化主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湿地文学”,“文明演变与湿地因素”,“湿地水成分分析与净化”,“史前玉器鉴定”等等。学校还开展研究性学习,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年多来,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已经汇聚成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湿地文化研究摄影集》展现了学生野外考察的精彩片断;《湿地文化研究文集》汇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湿地文化》杂志的视野从世界到中国、再从中国到身边的湿地环境,记录了我校师生实践研究的足印;“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记载着师生实践研究的整个过程。2008年5月,我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2009年3月,《湿地》教材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湿地文化给予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更希望通过创建自己的社团,把湿地文化同自己的理念结合起来,享受创业与研究的快乐。学生创立的“绿色卫士”社团,倡导保护湿地,低碳生活。“Green Plan”社团,创建了绿色生态的有机农场,准备种植绿蔬与鲜果。“泽奇学社”的理念是“湿地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努力为模拟申报太湖湿地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呼吁……

2.两个课堂

室外规划建成了苇风芦影的大自然课堂——西马斜塘生态园。占地约15亩,野生物种有60多种,基本还原了湿地生态景观。生态园有2/3的面积为野生环境,因此湿地生态恢复良好,食物链自然构建完整。湿地生态园已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特殊课堂。

室内设计构建了一个知行合一的立体课堂——西马博物馆(湿地文化博物馆)。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三层。一层为湿地生态馆,陈列了60多种湿地物种标本。二层为湿地生活馆,分出三个典型江南湿地人文场景。三层为湿地文明馆。展示了教师珍藏为主的70余件湿地古文明玉器,师生可零距离接触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物质结晶。

两个课堂,旨在倡导两种学习模式——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与探索类专题研究模式。让学生从平板的文本学习中走出来,再走进“三维课本”中,知与行合一,探究永彰。

3.定期杂志

《湿地文化》杂志是继《湿地》教材出版后的又一拓展亮点。杂志于2009年12月创刊,苏州生态协会会长徐文涛先生在创刊号上作序。该杂志的创刊理念是“培养创造意识、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杂志栏目丰富,视野由远及近,目前已出版五期,刊登了64篇文章,发布了100多幅精美图片,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精彩篇章。

4.游学课程

2010年10月,我们依托生态园和博物馆两个物化的立体教育平台,开发了《湿地游学课程》,面向国内外学生开展公益性的游学活动。游学课程内容:聆听、体验、探究、参与。至今,生态园和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学师生6000多人次。

园区校有着“地球学习村”的背景,1300名中国学生与苏州德威国际学校700多名外籍学生共处于一个校园里。如何真正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生、融合?湿地是建立多元交往的最自然、最世界的共同语言,湿地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之一。2008年10月10日,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在生态园开始了第一次共同研修湿地课程的活动。至今已有 六次中外学生共同学习课程的活动。

(三)社会效应

湿地文化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价值观,这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念,符合时代精神。研究成果在推广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光明日报》、《苏州日报》等各大报社,天津卫视等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道。

五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对草鞋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寻访、考察、采集、探究,每次考察后,我们都通过学校网站大力宣传与呼吁,草鞋山遗址的保护现状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总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湿地文化的过程中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课题研究文化”,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情感与意识,一种和谐诗意的生活方式。

A Study on School Wetl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AI Ming

(Suzhou Middle School Park,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constructing wetland culture curriculum system by integrating nature with humanity, and school with society. Wetland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experience and creation as its values. The goal of wetland cultur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in a unique way. By means of three-step gradual researc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ust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resources.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scheduled to form the course system. Indoor and outdoor classrooms are planned cubically. Collections and magazines about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re on the way to publication, and the growth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wetland culture should be pursued for wi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effects.

Key words: school-running philosophy; school speciality; wetland culture

猜你喜欢
学校特色办学理念
学校的社会水平与改进模型
博古通今集精粹 传扬文化开新境
开展校园育人活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创新育人目标与模式的思考及实践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浅谈学校管理创新中的教师差异化管理
浅谈创办特色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
基于办学理念的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