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太和
摘 要 阐述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遵循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导入策略,实现在新课题、新知识学习之前使学生产生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把这种兴趣和愿望泛化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新课导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教学导入是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新颖、生动有趣的教学导入,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奇览新的求知欲望,还能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需要的境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生物课堂插上“高飞的翅膀”。因此,“导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情境。如何在每一节课开头就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设计最佳课的导言,通过导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住,引入新课。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在此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总结如下。
1 复习导入
教师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复习导入在新旧知识的过渡中起到桥梁作用。如教师在讲授八年级“植物的生殖”一节时,先带领学生复习七年级学过的“花的结构”,这样便可以前后衔接、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2 谈话导入
结合新课内容,通过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是教学导入阶段经常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自然,可消除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例如,“人的生殖”一节的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同学们预习得最好的一节课,同学们预习得这么认真,说明很关心、重视新生命的产生。现在开始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初中生出于一种好奇心理和神秘感,早就偷偷地把“生殖”这一节看过了,这是情理中的事。教师掌握了学生这一心理状态,用“预习最好”四个字巧妙地抖落了学生的秘密,产生了谐趣,再辅之以正面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恰到好处地排除了腼腆带给学生的心理障碍。
3 情境导入
教育学中指出:引起求知欲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一阶段。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渴求新知和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有问题才有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合理运用导入技能,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习课题中的问题内化为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题学习的具体情境中,以高度觉醒的状态完成学习任务。情境导入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一进入情境,就会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起来必然有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如在学生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1) 情境导入,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过程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表1所示。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并提出问题: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0%以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水是从哪儿散失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植物的蒸腾作用。
4 实验导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实验是较好的学习方法。在新课导入时,教师也应常常使用,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实验探索穿插在新教材课文之中,是课本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奥秘的主要方法,离开了实验,生物课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应用实验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学生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不管怎样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通过实验让学生猜想、交流和各抒己见,从而导入到反射这一课题的学习中。
5 观察导入
观察作为一种感知活动,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能够使人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进而进入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情境里。将观察作为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师在讲授长骨的结构时,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让学生观察。在观察时,教师提出观察的重点,提出思考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结构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这种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的结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 举例导入
教师通过举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上“传染病的预防”这一课时,先叫学生例举出自己得过什么病?家里人或邻居得过什么病?哪些病能传染?哪些病不会传染?这样一来,学生有内容可答,从而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7 插图导入
当需要让学生很直观地去接触和了解将要的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插图导入的方式。因为在新教材中,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教师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通过蝗虫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的插(挂)图比较,教师可以分析导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知识。
8 故事导入
采用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这是因为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由其生理、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则美丽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安静下来,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故事导入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说明问题,教师还需引导分析,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如讲“生物的分类”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鸟兽大战”故事:小鸟和兽类发生了一场大战,第一天小鸟获胜了,蝙蝠就跑到小鸟群中,说:“我是鸟类呀,你们看,我也有翅膀。”小鸟接受了它。第二天,兽类获胜了,蝙蝠又跑到兽群中,说:“我是兽类呀,你们看,我也有牙齿呢。”可是兽类知道它曾和鸟类在一起,没有接受它。第三天,鸟类和兽类取得了和解,可是它们谁也不愿意接受蝙蝠。蝙蝠只好在夜间活动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立刻被吸引了。这时笔者马上提出问题:“蝙蝠到底是鸟类还是兽类?地球上约有30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我们如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呢?”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此顺利引入新课。
此外,还可以通过典故、名言、谜语、提问、广告词、音乐、网络、热点问题、类比等手段导入新课。
总之,“学无定式,教无定法”。灵活多样的导入新课方法,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至于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来确定。采用的方法要恰当、贴切,并能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脱离教学要求。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生物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