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摘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运用文化对比的目的就是发掘出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以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并预见到在交际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消除“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也是解决文化冲突,增进理解和了解的重要能力。此外,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差异;文化对比;求同存异;移情;跨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037 — 02
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为了避免人们因对文化背景差异的不了解而造成的彼此交际上的误会与冲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本教育,提出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文化规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
一、 因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它决定着个人、群体或社会的生存形态、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根据美国文化学者克拉克鸿的理论,人们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人的本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时间的观念,人对活动的看法,以及人与集体的关系五方面。
中西方人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中国文化坚信人性是善的,而西方文化则抱持人性恶的基本信念。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民间通俗文化第一文本的《三字经》的首句教训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国文化中处于正统地位的人性论思想是亚圣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道德属性,即仁义礼智,并且认为这些品质是先天就具有的。《孟子·告子上》中论述到:“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其人性本善的思想得到了士大夫文化和民众社会文化的全面认同。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人论思想则是人性恶理论。西方文化主要发源于犹太教或基督教,基督教的一个首要观念就是其原罪说。当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食了智慧禁果时,他们就犯下了原罪,因而人性必然是恶的。从世俗观念来理解,就是人有物欲(偷食禁果)的追求和知性的追求(偷食的是智慧果)。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霍布斯、爱尔维修、费尔巴哈等分别从机械唯物论、认识论、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角度全面肯定和论证了人的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本性。中西方人论之差异是导致中西社会文化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根据。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孕育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内部融通的民族性格, 以及固守本土,沉着稳健,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的文化特征。中国文化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注重二者的依存和统一。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开放性、海洋型地理环境和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塑造了西方人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西方文化明确区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两者对立起来,以完整、变化、相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中西方“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时间观念上, 中国文化认为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时间呈环形的周而复始的发展状态,因此时间充裕感强,做事喜欢慢慢来,向后看,呈现历史取向。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常作为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做事喜欢循规蹈矩。西方文化则认为时间好比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一旦逝去永不再来,因此有强烈的紧迫意识,凡事向前看,呈现未来取向。做事喜欢反对传统,标新立异。
集体主义是中国人的主要价值观,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孔子的“爱他人为仁”和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群体价值观。因此,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需要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而服从于集体利益。这也正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等行为常会受到大众推崇和赞扬的原因。
个人主义是西方人的主要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以个人为本,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其特定的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和自我发展。自由竞争是西方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自力更生是西方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权利优先于对集体的责任义务,个人需求也优先于集体需求
二、 因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并常以此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因此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表现为直觉整体性,思维程序注重整体优先,从整体到局部,表现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语言表达上便是由大到小。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表现为客观分析性。体现在词序上,当句中出现两个并列成分,英语常尊重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而汉语则相反。中国文化在经验总结和归纳基础上从个别推导出一般的归纳式思维模式则体现在句子的语义重心的后置。在复合句中,汉语往往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的顺序逐层叙述、推进。说话人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常出现在句子偏后的位置。西方文化善于借助一般去认识个别,呈现“由一到多”的演绎式思维,体现在句子语义结构上就是英语句子的语义重心往往前置。
三、因交际习俗产生的文化差异
交际习俗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呼、问候、感谢与致歉、打招呼与告别、
拜访、餐饮习俗、恭维、馈赠习俗等方面。以称呼、打招呼与告别、拜访为例。
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称呼原则。在交际中,中国人的尊卑观念和等级差别很强,为了能抬高别人的地位,喜欢用官衔称呼对方,以示尊重。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如“王经理”、“李主任”等,对职称、职位是副职的领导、同事称呼时,也习惯省去“副”字,以示尊敬。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也是尊敬的表示,“李老”、“王老”是对专业造诣精深,德高望重的前辈的敬称,而在姓的前面加“老”字则多含有亲切的意味,如“老张”、“老赵”等。西方文化的平等意识很强,在晚辈和长辈之间、同辈之间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切。在非正式场合,同事及上下级之间一般也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只是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才会用头衔称呼对方。
“打招呼”和“道别”在言语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打招呼”能够揭示会晤双方的关系并开启话题,“道别”则可以巩固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中西方招呼语的会话结构都包括招呼及称呼(greeting and addressing)、问候(how do you exchange)以及闲聊(small talk)三大部分。但汉语的会话结构在闲聊前还增加了“询问对方的动向,包括询问对方的去向以及对方的近况等,用以表示相互关心和关系亲密,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或他人为主的价值取向。为了显示出对他人的关心,关系取向的中国人闲聊的话题往往涉及到年龄、婚姻、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商品价格、信仰等,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社会家庭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为人准则。然而,这些话题对注重个人隐私的西方文化来说则基本属于禁忌话题。在西方文化中,使用最多也最安全的话题是关于天气的,然后再涉及工作、学习生活、业余爱好等话题以求找出延续谈话的共同之处。
在西方,“Time is money”的观念很强,因此人们往往会精心安排和计划时间。如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在具有多向时间习惯的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拜访则随意性很强,无须事先约定。
四、因风俗习惯产生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物象征、色彩喜好和数字使用等方面。以green(绿色)为例,汉语中“绿色”具有环保、健康的引申义,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等。英语中green的寓意则为“无经验的、幼稚的”、“嫉妒的”,如 a young man green from school , green hand , green-eyed 等。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在选择喜庆的日子时,汉民族喜欢选择“双日子”,追求和渴望“好事成双”、“双喜临门”、“十全十美”。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加上“一”,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十分感谢,千恩万谢), 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13”被视为凶数,在实际生活中会竭力回避,如楼房用“12A”代替第“13”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出现沟通障碍甚至冲突是难免的。运用文化对比的目的就是发掘出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以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并预见到在交际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从而在交际过程中主动地、自觉地排除文化干扰,避免文化冲突,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双方相互适应、寻找折中点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在交际中打破思维定势,消除“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坦诚交际。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也是解决文化冲突,增进理解和了解的重要能力。运用移情才能理解并认同对方的情绪情感和经验感知,从而可以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文化世界中,为成功的交流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拓宽学生的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避免文化冲突,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洪珍.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5,(05).
〔2〕 李羚,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