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星
一、围绕目标,找准基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问题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向问题解决。教师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为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或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为引起思考、总结归纳等有明确意向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实践证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问题,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善启重发,拓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波利亚指出:“我们所指出的问题,不是寻常的,它们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
1. 启发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启”,学生才能“发”。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时,切忌用“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的机械性问题来设问。
例如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教学中,可以先由思考题入手,让学生观察方程x2-36=0, 并设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找到它的解?此时学生尝试用一元二次定义、平方根性质或因式分解方法求解,教师归纳方法,让学生感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有两个。然后给出“排球队参赛队数”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不一定都符合实际意义。这样设计,既促进了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2. 开放性
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不是课堂上灵机一动、偶然发现,而应该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来的。它们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使教学更为新鲜有趣。通过“启”,不断设疑,强化问题的探索性;通过“放”,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既是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又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难易适中,发展自我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易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问题太易,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和厌倦心理。这就要求课堂问题的难度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认知水平的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