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如何运用抽象思维规律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它摆脱了与具体事物的形象的联系,抓住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和内部规律,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的理性思维形式。
概念在人类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推理又是由判断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是思维的起点和细胞。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判断、推理,形成科学的原理与法则,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更深刻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概念又是判断推理的结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总结。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所谓“概念的内涵”即指概念的真正含义,也就是概念所要反映的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即指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也就是概念所反映的那一事物或那一类事物的总和。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指“劳动”“制造使用工具”“使用语言”“思维”“社会动物”等;其外延指古今中外的一切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制约的,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小,外延越大。例如,如果在“人”的概念内涵中,增加了民族、性别、年龄等特征,则“人”的外延将大大缩小。
二、科学运用概念进行思维
我们的日常思维,大量的是形成并运用概念,之后组成判断和推理,并运用它们来分析情况,举一反三,预测推导,创作出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的计划、方案,以至方针、政策和各种理论学说等。因此,善于抽象思维对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都是十分有利、十分重要的。
抽象思维就是以概念作为思维载体的活动,即以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来把握世界、规划实践的理性活动,也就是以往作为逻辑学研究对象的那部分思维活动。
概念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掌握概念的过程虽不像概念形成那样曲折漫长,但也不是简单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也是分阶段的复杂的过程。拿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和数概念的掌握来说,就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直观阶段;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阶段;对数的顺序、大小的理解阶段;数的分解组合能力阶段;数概念展开阶段等。其他概念的掌握也如此,都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精确,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系统的发展趋势。
三、把握概念的运行规范
1. 概念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
概念的形成是指人类社会现有的各种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演化的、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的进程,一代一代地积累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
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概念产生发展的动力。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同时又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认识要求。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感性经验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便逐渐形成许许多多的概念。以数概念为例,原始社会的生产水平很低,那里只有很小的数目(1或2等)概念,再大的数只好用“许多”“很多”表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越来越丰富,基于分配与交换的需要,复杂的数概念逐渐形成起来。随着丈量土地的需要,几何概念也发展起来。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数概念也越来越精确完善。
2. 概念是一种动态的东西
概念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古代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才知道是球形;过去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现在才知道还可分成更微观的结构。不仅已有的概念会日益完善,“燃素”“以太”等虚假的概念会逐渐淘汰,而且新的物质也不断被发现,并逐渐产生了许多新概念。
概念的历史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往往要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探讨研究。
3. 抽象思维的运用
每个人都进行抽象思维,但思维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却并不是均衡的,这里有许多复杂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我们如何进行抽象思维呢?
其一,抽象思维必须立足现实,从实践经验中吸取营养。抽象思维应该以客观现实作基础,否则,仅抱住一般概念、原理,不顾具体情况,就会陷入抽象思辨和教条主义。如一些东施效颦、削足适履之举的失败,都与脱离实际、冥思玄想有关。
其二,抽象思维必须遵守逻辑规则,从前人对思维的研究成果中吸取营养。抽象思维应该吸取人类逻辑研究的丰富成果。否则,沿着自己不良的思维习惯滑下去,不顾思维规律,就必然遭受惩罚。
其三,抽象思维必须注重辩证方法,从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中吸取营养。抽象思维应该注重运用唯物辩证法。否则,局限于反映对象确定性内容的普通思维之狭隘眼界,不分析矛盾、不把握整体、不研究过程,便不能全面、系统、灵活地反映对象和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有些人面对现代生活、社会改革,无所适从,束手无策,不能说与缺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认识,缺乏对改革过程曲折性的理解,缺乏对社会生活世界化趋势的了解无关。
优化抽象思维有利于思维的科学化,也有利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从思维载体的角度考察思维,除了抽象思维以外,还有与之相对的其他思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