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清
摘 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现行的所有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综合课程 调查 高一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088-0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现行的所有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福州十五中坚持这一原则,在学生高一便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各不相同。为此,我对十五中高一年级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
一、调查问卷设计
关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态度的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感谢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协助本次调查。上了高一,学校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全面发展。但是,不知道你对这门课抱有什么样的态度,真实想法是什么,有什么意见?我们设计出这张关于综合课程的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如实填写,此答案没有对错。再次感谢你的配合。谢谢!
1.你的性别?
男□女□
2.你对综合课的兴趣?
很喜欢□还不错□ 勉强□ 讨厌□
3.你认为上此课能学到什么?
无□ 各种知识□ 拓展能力□ 其它□
4.如果让你规定,一星期应该有几节课?
0□ 一节□两节□三节□约多越好□
5.你希望在此课学到什么 ?
电脑知识□ 自主发展□随便□其他□
6.你作业交得及时吗?
及时□不及时□
7.你喜欢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吗?
很喜欢□ 一般□不喜欢□
8.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中你是否感到快乐并乐于参加?
是□否□
9.你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的认识?
很有必要□无所谓□ 没必要□
10.(第九题选择第一个选项的回答)开设这门课很有必要,因为我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题选择最后一个选项的回答)我认为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数据分析
我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高一年级的1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92份问卷,回收率为92%,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如下:
1.调查同学性别及比例
男生43人,占46.7%;女生49人,占53.3%.
2.对综合课的兴趣。
在调查者中8人很喜欢,53人认为还不错,27人认为勉强,4人讨厌。很喜欢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92人)的8.6%;认为还不错的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57.6%;勉强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9.3%;讨厌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
3.认为上此课能学到什么。
认为什么也学不到的一共有13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14.1%;各种知识的一共有26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8.3%;拓展能力的一共4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6.7%;其它的一共有1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9%.
4.一星期希望有几节课
希望没有的一共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7%;希望有一节课的一共有3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2%;希望有两节课的一共有21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2.8%;希望有三节课的一共有3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2%;希望越多越好的一共有23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5%.
5.希望在此课学到什么。
希望学习电脑知识的一共有16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17.4%;希望自主发展的一共有48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52.2%;随便的一共有23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5%;其他的一共有5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5.4%.
6.作业是否交得及时。
调查者中,及时交的一共有68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73.9%;没有及时交的一共有24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6.1%.
7.是否喜欢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表示很喜欢的一共有45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8.9%;表示一般喜欢的有42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5.7%;表示不喜欢的一共有5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5.4%.
8.是否在小组活动中感到快乐并乐于参与其中
答案为是的一共有79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85.9%;表示否的一共有13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14.1%.
9.对学校开设这门课必要性的认识
认为很有必要开设综合课的一共有48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52.2%;表示无所谓的一共有42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5.7%;认为没必要的一共有2人,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1%.
三、整体分析与讨论
1.对学生态度的整体分析
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并设置为高中的必修课,毫无疑问是好的,希望能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我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绝大多数同学对这门课程持积极欢迎的态度,但在调查中却存在着极少数同学不喜欢这门课,觉得这么课可开可不开,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没必要开,对它没有兴趣的现实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后的个别深入询问,发现这些同学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动手操作,不知道做什么,无从下手,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门副科,高考不考它没必要学好它。我思考后认为之所以会产生“不喜欢动手操作”的原因有二:一是,小组内部,组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谁都不想主动去查资料,整理资料,考察,访谈,每个人都持一种观望态度。二是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往往不仅需要动脑筋,还要“动手做”。但是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很少有让我们“动手做”机会的锻炼,致使这些同学长期不爱动手,养成了一种“惰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不注重培养这些能力,再加上很多同学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自然上了高中,对这门新的课程很不适应而造成。
2.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被教育界所重视。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中观察、探索、思考、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成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脱胎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效率至上为原则,基本上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生产过程”,而且是一种“批量化”的生产过程。班级授课制除了强调“划一”以外,还格外强调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流程式管理”: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科目,每个科目赋予相应的教学(生产)时数,再均摊到每学年、每学期、每周、每天;作为教学基本单元的“课节”,无论是数学课还是音乐课,无论是上新课还是复习课,时间都是固定的,大致是小学为40分钟;中学为45分钟,到点必须结束并换另一门学科;每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受到所谓的,“教学环节”的规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事先(通过备课)预设好的,整节课的教学基本上都有一个相对固定和完整的并且能自我循环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学习规定的内容,这似乎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写照”。
3.对开设综合课的建议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每周保证并开设2课时
(2)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
(3)每学期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1~2次主题活动。
(4)主题活动可以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
(5)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间应不少于一周。
(6)主题活动建议由班主任主持,其他任课教师协助。
a.挑选有一定教龄的年轻老师。尽管教龄越长越丰富,但年龄过大者对新观念、新知识的认同或接受有一定的困难。现在的年轻教师基础知识较扎实,他们受到分科教学的束缚少,易于接受新思想,以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比较合适。
b.尽量由有多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不同学科中的概念、原理和法则之间存在着迁移,在自然科学中更是如此,因此,任课科目较多的教师对综合理科更容易适应。另外,生物或生化专业的教师在修专业课时学习过多门理科知识,是值得留意的综合课教师人选。
c.加强对综合课教师的培训,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个任课教师都有机会接受培训。短期培训是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是补充教师缺乏的知识,也包括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d.加大对综合课程宣传的力度。应利用教材和教参资料及各种培训、教研活动,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同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能使综合课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赫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若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