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效率;认识误区;提问;背诵;思考;教学容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65-01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广大语文教师努力研究探索,展开了大量的教学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存在偏颇认识,从而使有关尝试步入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提问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可以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但是,教师对所提问题缺乏精心设计,课内提问随心所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提问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是课堂提问的关键。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质”而并非“量”。
误区之二: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纯技巧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注意了教学技巧便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们注重教学环节的花样翻新,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展现、课本剧表演等缤纷呈现,教学形式眼花缭乱,学生忙于表现,但对教学内容不能有效的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并不以活动的次数多少为衡量标准,关键在于所有的活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误区之三:朗读背诵与思考理解脱节
近几年来,语文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强调朗诵的重要性,并认为朗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许多教师把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重要语段当作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然而对学生朗读既不提要求,也缺乏指导,即使教师范读也只是“念”书,没有体现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朗诵必须与思考理解相联系,这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意旨、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仔细设计自己的范读,又要认真设计学生的朗读。教师切不可把背诵当作学生的课外作业,只检查背诵效果,而不管学生背诵文章的方法是否科学、高效。
误区之四: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深耕密植”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容量大,学生即使只记住了课堂的一半内容,效率也相当高了,致使语文课成为“压缩饼干”。这种认识主要是受升学考试这一“指挥棒”的影响。这种教学,其致命弱点在于学生不需要发现,也不需要创造,因为所有的问题教师都讲了。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不仅模糊了教学重点,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把握。
误区之五:指导学生学习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时更多的是在“我怎样教”上下工夫,常常忽视学生“怎样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掌握了“怎样学”,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个别教师有时自以为知识讲授十分透彻,可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把课文好好地当“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指导,同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上的被动者。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