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兰
国家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曾指出,要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这对职业院校的实训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实训课教学对比
众所周知,实训课的教学设计应以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亲自操作实践的过程。以“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线槽铺设”实训项目教学为例,该项目要求每位学生在短时间内,亲手将线槽铺设在指定的墙壁上,并且达到线槽接头封闭美观。以往实训,学生8人一组先围观教师各种剪裁动作,往往一节课下来5组学生没能观看完就下课了。因此,长期以来这个实训项目只能让学生观看一遍就结束。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教师可将“线槽剪裁”的过程和方法制作成课件发放给学生,并在课前让学生反复观看,掌握剪裁方法,当学生进入实战时,便可做到快、准、省。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实训教学不仅节省了材料和时间,还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实训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不同年龄学生、不同实训内容的教学效果来看,不能千篇一律。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实训课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判断所授课的内容、授课对象、授课形式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如远程教学要将授课情景录制成课件,尽管缺少交互性,但能提供给学生教学内容和思想。如果授课内容中有某个实例必须运用图片展示,最好是将这些图片编辑成册,需要时可有序地加以展示,并通过电子存取达到量多而不占空间、检索方便而不零乱的效果。如果分析或推理问题的过程需要展示,则更需要将其制作成动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如果学生想要看到教师的操作步骤边做边学,教师最好将其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将一些好的作品和示范动作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技能前就建立目标,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念,形成一个良好的联系情境。
2.可操作性的原则
一是指使用者的可操作性,当学生使用实训教学的课件或模拟仿真软件时,一定满足携带方便、操作简便的原则。二是指制作者的操作不能牵扯自身太大精力,否则无形的教学成本会使教师身心疲惫。由于大部分课件或软件主要由担任专业实训课的教师来制作。因此,学校应利用寒暑假时间对教师进行软件培训,如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应用软件是教师制作课件不可缺少的工具。另外,还可以建立制作电子实训教具团队,将学校的实训教具项目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工。
3.教书育人原则
当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欲解而不得其法、欲说而不得其要时,教师对其进行点拨、启发,解开关键点。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才能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因此,如果说支撑课件的难点是信息技术的话,那么,制作课件的重点应是题材的选择。如一堂课教师能应用语言、文字、肢体表达得体的内容,就无需非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如果教师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需要某个模仿情景演示时,利用生动的课件授课会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职业技术类某些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模仿,掌握实操技巧,降低实物操作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