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细强 孙睿
传身授
小江:我承认这其中包含有关信息道德、意识和知识的概念,此前我也了解这些,但还是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况且我们不应就概念谈概念,还要回归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教师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小李:翻开前页,我从未否定你的“能力观”。虽然“技兼于事”而“道兼于天”,但二者亦可相通,其原因就在于“道源于技”。至于回归课堂,则是水到渠成,心到技成,顺其自然,言传身授之事。
小江:说得不错。但信息素养言传身授则需要以“技”来支撑,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窥一隅,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研究内容与教法也是教师应当做的。
前段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学习培训,在课程标准中看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为了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直观讲解课程方案、教材开发这一理念,我就列举了自己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一些举措。
跳出教材
1997年我用的北师大版信息技术教材分DOS版和PC版,其内容编写与我开始学习计算机简明教程基本相同,如同计算机操作手册。每节课按照教材编排给学生讲解开机、指令、操作系统、基本应用程序等,学生开始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课堂变成了强迫性教学安排:看操作—记步骤—动手模仿—练习巩固。这种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将无声的怨气发泄到机器上,机房上课困难、管理混乱、破坏严重。
之后出台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结合指导纲要和教材我们构建了如下课程目标:偏向计算机操作应用的技能,偏向信息借助计算机获取、甄别、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与思维能力。小学阶段侧重于后者,并尝试性地付诸实践。
有了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一些具体的载体与“支架”,如框架图、思维导图、机器人、LOGO语言,以及学科整合应用等。
案例1:用思维导图处理信息
在认识计算机应用这一课,我让学生思考:你觉得计算机能干什么?做这些事情要求计算机处理什么(图、文、声、视、动)?需要什么设备?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构建类似大脑神经元似的网络结构,将思维过程、信息筛选、学习内容容为一体。在策划外出旅游计划一课中,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策划旅游安排,以及策划安排信息的获取途径,并借助PPT制作进行展示交流。随着学生思维导图掌握的熟练,我和语文老师一起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制作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构思,以及文章段落构想的实验。
案例2: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网络搜索一课,将科学课中认识植物引入教学,认识的植物可以用植物名称直接获取相关信息;不认识的植物,可以根据植物的种类(乔木、灌木、草本)利用专业网站进行查找,或利用对该植物根、叶、茎、花、果实等特征描述的关键词进行资料搜索。
信息素养可以说是将信息技术方面显性的知识、技能内化转变成隐性能力,并形成一种类似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这种内化需要教师搭建起常规思维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的桥梁,用合适载体进行体验学习,达到“知理—知性—知行”的逐步转变。
开发教材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鲜明的特点: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小学信息技术课,因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使得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信息技术本身的实用性、综合性和方法性。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将它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列,旨在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学科融合,在生活体验中、在实践活动中、在学习应用中养成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也做过多种尝试: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科知识结合,如键盘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文字编辑中用“写字板”来“写日记”,用“画笔”来设计“校园平面图”等;“任务驱动”的探究方式,如“社区公益宣传牌设计”、“教师节献礼(贺卡设计)”等;也曾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与课外,指导学生寒暑假用BLOG进行读书、学习交流,指导学生进行WebQuest网络探究等。这些教学方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知识掌握和部分技能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综合性技能、综合探究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还存在欠缺,没有形成系列性的课程体系,更是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
2002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用计算机来学习,而不单纯学习计算机”是课题组提出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新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以多维互动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探究”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
课程开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按照任务(综合主题和综合项目)的需要,有计划、分阶段融入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讲授和操作技能训练。每一单元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由情景产生任务,掌握探究学习的计划安排;第二层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完成探究学习,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与生成;第三层搭建支架与平台实现学生探究成果与学习资源的共享交流,并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反馈。
例如,在课程单元《我国的桥梁》设计案例中,我以语文课《赵州桥》为创设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初步了解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法,发现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桥梁,完成信息收集的任务;继而让学生学习使用浏览器上网,边干边学,在网络中去寻找桥梁,达到了解因特网是通向信息海洋的“桥梁”的目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必须依靠课程来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首先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素质与能力,并将其系统地落实于课程当中,用课程为学科教学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