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春
境转换
小江:你刚才说的都是身边小事,稍加留意即可明辨,但却无法证明你的观点。
小李:当然,用故事来引“活”概念是我的用意,懂得留意和发现是你的进步,如此看来,信息素养无小事。你认为教学相长,能自然“相长”吗?
小江:当然不会。但我认为,我能看懂故事的含义,是因为我早已知道信息素养的概念,所谓先入为主,如果你想听的话,我会用我的理解来解读故事,而你这样重塑概念,只能让我感到头痛。
小李:我可以治疗你的头痛。医生治疗病人的眼睛,要先检查病人的脑袋,而要治疗你的头痛,则先要转变你的心灵。故事虽小,但要做到以“心”入“技”就要放弃成见,实现心境的转换。
什么是信息素养(IL)?它是一成不变的吗?人们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是唯一的吗?这样的问题并不虚妄,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实例来回答。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IL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我国台港澳地区通常将IL译作资讯素养,大陆地区常译作信息素质或信息素养。信息素质更强调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信息素养更强调自身的修养与修为。
1994年发表了《IL的概念分析和历史回顾》的综述中,按年代顺序对信息素养作了较全面的概念性分析和历史回顾,被认为是信息素养概念的经典综述之一,基本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IL概念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IL概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素养、信息技能与信息知识、信息素养所涵盖的范围等内容上。进入90年代以后,信息素养定义进一步涉及信息的交流和管理等深层次方面,经过大量研究讨论,1998年“美国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和2000年“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相继发布,关于IL概念性的讨论日渐减少,信息素养的研究逐渐转向实践领域。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型社会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学习已成为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创新的前提、进步的基础。要使学生真正会学,成为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者,必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水平,对自身认知状况和水平有正确的评价,知道如何指导自己学习。在此前提下,旨在发展个体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资源知识、信息检索技能、信息评价和利用能力六个基本能力要素的信息素养教育逐渐成为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一,对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众多大学均将信息素养纳入了学生学习能力标准之一,信息素养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综合学习能力等联系在一起,成为学生提升学习力、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养的社会》,该宣言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2005年,UNESCO又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联合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上发表了《信息社会灯塔:关于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亚历山大宣言》。宣言宣称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有些结合了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些则是对国外概念的直接翻译和引进。1997年,黑龙江大学马海群教授作出了较有影响的定义,提出: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方面,之后皮介郑又提出了“信息素养过程-目标结构”。这两个定义基本确定了国内信息素养的概念框架。
笔者认为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体现,一是目标内涵,即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伦理)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二是如图2所示的从信息素养的过程出发,以Big6技能为基础,从明确信息需求到选择恰当的信息源,从构建有效的检索策略到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管理与更新,从信息的有效表达到合理利用,一步步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对每天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资讯,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转变对信息素养固有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