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发展变化的“旅行社”相关课程建设研究

2012-04-29 04:21:59王香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旅游发展旅行社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旅游经济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旅游業的竞争也日渐突出,其核心在于旅游人才的竞争,为旅游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就成为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课程建设虽然是旅游教育的一部分,但其创新程度也能部分反映旅游教育的创新程度。本文通过探讨“旅行社”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旨在说明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旅游专业课程建设要与时代同步,课程建设创新要能反映旅游教育创新。

[关键词] 旅行社; 课程建设; 学生素质; 旅游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5. 04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5- 0081- 03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不断在创新中求发展,进而推动旅游教育创新。下面以旅行社为例进行说明。

1“旅行社”相关课程建设要适应旅游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

旅行社被称为旅游业的支柱性行业。旅游产品的供应链是以旅行社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旅行社一端连接旅游者,一端连接旅游要素的供应者。对“旅行社”这一组织形式的研究多年来仅有“旅行社经营管理”一门课程,随着旅行社产品高度同质化,旅游者的成熟和旅游消费渐趋理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的课程必须被引入,以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旅游专业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旅游人才、旅游教育质量,课程建设创新与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教育创新息息相关。

1.1改革开放引领“旅行社经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旅游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在旅游行业改革力量的推动下,旅行社的改革势在必行。1978年,中国国际旅行社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1982年,旅游总局与国旅总社分开办公,总局作为国家管理全国旅游事业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旅游工作,不再直接经营组团和接待任务;总社统一经营外国旅游者来华业务。局社的分开,结束了自1964年以来长达18年的局社合一格局,为实现政企分开、强化行政管理,争取旅游业更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85年1月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决定向省级下放外联权和签证通知权,以增加招徕渠道,形成了较为灵活的外联计划和调控模式,结束了“国、中、青”寡头垄断局面。1985年《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将旅行社分为一、二、三类社,并明确进行了垂直的职能分工,确立我国旅行社的垂直分工体系。1996年,国务院颁布《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按经营范围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2005年,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旅游行业需要重点推进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建设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的工作。具体到旅行社方面,提出要推动行业改革,完善旅行社和导游管理制度,在旅行社行业培育批发、代理的分工体系,突出市场组织网络化和旅游业务管理覆盖面的突破;建立健全导游执业的准入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旅行社条例》,而新条例的颁布,将对未来5~10年的中国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

“旅行社经营管理”始终围绕旅行社近30年的改革发展,其课程建设,也是与中国旅行社业体制的改革、法制的建设、加入WTO、旅游产业地位的确立等同步的。学生通过“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学习,对产业、管理要素以及发展战略和行业总体管理等层面有所了解。

1.2信息化发展呼唤“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以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企业资源,而且还应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随着入世后竞争的白热化,信息的快速交换成为旅行社优质服务的基础。国家旅游局2000年底在全行业启动了“金旅工程”,旨在改变行业的管理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在旅行社行业的应用大体分为3个方面:应用于内部管理;应用于旅行社企业外部网建设;应用于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整合营销系统。国外旅行社行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旅行社的重要性,而我国信息技术引入旅行社行业则是近几年的事。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信息管理的系统知识,掌握信息管理的方法,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知识。从管理的角度去掌握IT技术,从信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这是对现代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根据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要求,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002年后全国部分旅游院校开始将“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纳入教学计划。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新时代的旅游管理思想,理解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掌握现代旅行社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一般使用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为日后的旅行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操作基础、初步的开发和管理基础。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是“旅行社经营管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延伸,与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是旅游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叉课程;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还是旅行社这一中介组织连接其他旅游组织(如食、住、行、游、购、娱)不可或缺的管理及业务工具,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1.3国民休闲时代,消费者需要“旅行社产品设计”

旅行社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向旅游者销售的所有服务和产品。旅行社产品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起来的特殊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构成,并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中。旅行社产品是旅行社竞争的核心,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设计对于旅行社来说至关重要。

旅行社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其产品开发设计是旅行社进行产品销售、市场营销、赢得竞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旅行社避免价格战的法宝。

我国的旅行社产品设计开发还处于初级水平,大多表现为无差别、无特色、千篇一律。旅行社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团体、包价、观光、标准”等旅游产品。随着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散客比例正逐年增高,深度游、休闲游正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而我国的旅行社为散客服务的系统功能欠缺,散客游产品比例小;产品以全包观光为主,适合散客的单项服务、小包价、自选式和组合式旅游产品开发较少;虽然近年来也适时推出了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产品,但非观光旅游产品比重仍然较低,消费档次也以标准为主,豪华、经济等比例小。总之,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且层次低,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尚处于欠成熟的初级阶段,亟待开发。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产品开发短期内难以在市场上见成效,企业不愿意一次性投资;旅行社产品是服务贸易产品,无法保护其专利,旅行社一旦新产品开发成功,其他旅行社便纷纷效仿,使先期开发者的利益受损。除此以外,旅行社产品开发中的问题还源于自身的缺陷如:市场定位不够明晰;信息技术应用不够;经营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人才缺乏等。

然而,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密切相关。稳中有增的客源是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出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应重视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开发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基于国家旅游发展的需要、企业设计人才缺乏和国家教学工程改革的需要,部分旅游院校2008年前后开始开设“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至此,对旅行社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一步。

2“旅行社”相关课程建设的意义

人才始终是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旅游人才流失问题却一直是困扰旅游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学生从选择专业到初次就业不断流失,在初次就业中就有不少学生转行,在再就业过程中流失更多。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已经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产生了严重的错位。虽然旅游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旅游学科自身建设不足的矛盾;旅游产业素质低与高等教育人才期望高的矛盾;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人才结构的矛盾;人才需求应用型、多层次与旅游教育培养模式理论化、同一化的矛盾等。问题的根源有学生对服务业的认识,更有旅游教育的问题。“旅行社”相关课程的建设对旅游教育的改革只是九牛一毛,却也有其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旅行社”相关课程建设的意义如下。

2.1让学生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消费的逐渐平民化,旅游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强,并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从最初的以换取外汇为目标的少量旅游活动向建立旅游大国、旅游强国转变。在旅游发展指导思想方面,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出境旅游为补充,以及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转变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或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旅游产业从“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并且把旅游业作为调整服务业结构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的重点。旅游产品方面,以团队、观光向散客、多样性、个性化发展。当然,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来自各方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目前所谓的争夺名人出生地、简单地复制节庆活动等都是这样趋势的反映。只重视传统、历史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现代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也反映了旅游产品开放的弊端,旅游发展呼吁创新和创意。消费者方面,从少数人的商务旅游到旅游大众化。技术方面,由从电话、传真逐步过渡到网络和电话传真以及未来的全面信息化;企业战略正逐步由水平分工向垂直分工转变并组建大型旅游集团。竞争方面,由一家独大到寡头垄断再到国内企业多种经济体竞争直至国际、国内竞争(尤其是当中国某些企业纵向网络基本构建完毕之时,其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制度方面,由少数规章制度到大量规章制度规范行业经营,不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法》也即将出台。

2.2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

技能是人们在完成某种操作或动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应用技能是人们将有关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技术能力。“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主要围绕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旅行社的组织状况、旅行社产品生产过程、旅行社产品营销、旅行社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从宏观上对旅行有了一定的了解。“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围绕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具体接待业务、组团业务、团队核算、客服管理等业务进行具体的操作学习及不同业务操作技术所体现的管理思想。“旅行社产品设计”主要针对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缺乏产品设计,不同旅行社以觀光旅游产品为主,线路设计种类单一,彼此盲目跟风等而开设的,同时也是对旅游需求不断变化,消费者要求多样化的体现。旅行社系列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缺少应用技能、眼高手低的状况。

2.3提升学生的战略眼光

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如到目前为止,内蒙古旅游业的信息化应用仅从最初的同行间交流发展到网络广告、旅行社与旅游点的服务系统间的交流刚升级为建立旅游直客平台。内蒙古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广东、海南等省份相比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而即使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海南等省份,旅游业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信息化水平至少还比国际水平落后10~15年。由此可见,我国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与旅游信息相关的人员,各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为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而《旅行社条例》中所体现的是一种趋势及引导。由于旅行社行业准入门槛降低,旅行社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旅行社行业将进入兼并、重组阶段,进而形成寡头垄断;在线旅游服务商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外资旅行社赢得发展机遇。这些将引起整个旅行社行业的震荡,并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未来5~10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将是:传统入境游大社,特别是国企型大社将日益衰落;在线型入境游服务商将会蓬勃发展;出境游模式将进一步靠近发达国家的旅行社模式,即出现专业的批发商和代理商;国内游在短期内会陷入无序竞争的状况,随后出现专业的组团社和地接社,或者批发商和代理商。

旅行社相关课程的开设既是学校课程建设对教育环境变化的反映,更是对要求学生用发展眼光看旅游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引导。

2.4为旅游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2008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推进转型升级被视作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出现很多新的内容,如旅游市场的变化、旅游方式的变化、旅游产品的变化及旅游运营方式的变化。而从旅游产品变化看,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而从旅游运营方式看,信息化对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就是要使旅游产品的结构适应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旅行社”相关课程的建设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也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储备。

3总结

旅行社相关课程的建设走的是一条理论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由课程建设推而广之到旅游教育,旅游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但目前还不能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专业的学科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性研究才能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

2009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 2010年10月14日,中国旅游产业节期间,国家旅游局召开中国旅游教育创新发展暨旅游人才开发合作研讨会。会上刘金平强调,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产业融合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将对旅游教育和人才开发带来深远影响,改革创新是适应新形势推动旅游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的必由之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旅游教育和人才开发急需破解的旅游教育存在资源分散、教育培训与市场错位,政策制度缺失导致的旅游人才职业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旅游企业人才开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政策难题,在探索建立旅游人才开发合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推动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谱写我国旅游教育创新与人才开发新篇章。

战略目标的实现,发展方式的调整,核心在旅游人才,关键在旅游教育。旅游教育应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来建构旅游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加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目前正在进行的旅游MTA,中国海南国际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上海携程计算机技术公司、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3家企业共同进行的旅游人才开发合作项目等,在旅游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对于大多数旅游院校来说,旅游教育如何审时度势、应时而动、改革创新,以增强教育的生存力、发展力和吸引力,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9)[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 保继刚,朱峰.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 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8(5).

[3] 曾博伟.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思考[N]. 中国经济时报,2009-08-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Z].2009.

[收稿日期]2012-01-08

[作者简介]王香茜(1963-),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学。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旅游发展旅行社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34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08:39:18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01:47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1:54:08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汉英误译现象剖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43:21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44:04
“西涧”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