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汉英误译现象剖析

2016-12-08 16:43张晓艳
青年时代 2016年20期

张晓艳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翻译在旅游文化交流中越发重要。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背景的差异性,很多时候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流失败。本文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剖析旅游英语的误译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提高旅游地区形象与发展。

关键词:旅游发展;目的论;误译剖析;原因及对策

一、目的论与旅游翻译

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派奠基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影响翻译过程最主要的因素是翻译的目的。翻译目的论包括三项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性原则。

旅游翻译属于实用性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交际活动,在旅游翻译中,翻译的目的就是客观地向外国游客传达旅游文化的权利义务。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多考虑读者,根据译文的预期目标来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的三原则及旅游英语的误译现象剖析

2.1 目的原则与误译剖析

目的原则(skopos rule)是指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旅游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向外国游客传达旅游地区的秀丽风景、民风民俗、宗教艺术等。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必须牢记这一目的,尽量使译遵守目的原则,实现信息的传达。否则译文存在错误,就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例1:这是新建的罗汉堂。中国的石洞和寺庙中有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

原译:Th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 In stone caves or temples there are “16 Arhats” , “18 Arhats”, or “500 Arhats” .

改译: Th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 In stone caves or Buddhist temples there are “16 Arhats” , “18 Arhats”, or “500 Arhats” .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

改译文更加准确,arhat仅指存于佛教寺庙里的,别的宗教没有罗汉;二是非常有必要主动告诉信奉基督教的西方游客何为罗汉。第二种翻译更加准确有效地达到了传递了原文信息的目的。

2.2 连贯性原则与误译剖析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及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例3:景区依托这一独特的沙水相连自然景观开发建设,已建成的欧式别墅、风情园等景观建筑,构成了别具风格的“大漠水乡”美景。

原译:The scenic spot is developed and built relying on the unique water-desert connected nature landscape, the built sceneries as Europeanstyle villas, Folk-Custom Gardens and so on have formed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land of waterside in the desert” with distinctive style.

改译:The beautiful scenery has formed “A Watery Town in the Desert” surrounded with distinctive European style villas, yurts and orchards .

原译文按照汉语字面顺序翻译而成,明显不符合英语句子的表达特点,汉语句子“已建成的欧式别墅、风情园等”作为句子主语逐字对译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翻译英文时要考虑到英语句式的特点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3 忠实性原则与误译剖析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例4:为寻玉最佳处,每逢九月十月游客慕名而至,“玉待有缘人”,下一个有缘人就是你。

原译:For jade collection many tourists come here every September and October. “Jade is always ready for those of affinity”, and you will be the next one.

改译:For jade collection many tourists come here every September and October. “Jade waits for those of good luck”, and you must be the next lucky one.

“有缘人”误译为“those of affinity”,成了有姻亲关系的人,这势必造成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误解。本文所指的是寻玉,应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内容,所以改译后更忠实原文。

三、旅游英译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1 原因分析

许多旅游机构只注重旅游的经济效益,并没有真正到意识翻译的重要性,为提升旅游景点形象随便找略懂英语的人翻译,翻译后又没有相关部门审核,出现拼写错误,大小写不规范等低级错误,再加上译员的素质、专业知识和当地文化的欠缺,从而导致理解偏差,翻译失误等现象。

3.2 误译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翻译现状中出现的误译问题及原因分析,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改善旅游景区翻译混乱的现象。

首先,政府要加强管理,旅游机构要端正态度,重视旅游景区的翻译,不是随便找人翻译资料完事,应选择专门的翻译机构或是有相应行业翻译经验的人来翻译,以保证翻译质量。

其次,译者需需拥有专业的翻译技能和行业经验。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很多景点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如果直译或音译,想必不能正确有效理解,这就需要译者直译或音译的同时加以注释说明,例如例1中的“罗汉”,后面的翻译就给予了很好的解释。通过加注说明充分传达了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最后,译者除了拥有行业翻译经验和能力,还必须深入了解景区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把握和领会旅游资料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跨越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把原文信息更好地传达给读者,从而使外国游客更好地获取旅游文化信息。

四、总结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不仅仅关注语言本身,更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本文简单的从这目的论的三个方面介绍了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原因分析与对策,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旅游翻译现象,要求诸多部门和译者的重视与共同努力,规范旅游英译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罗进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王秋生.旅游景点亟待规范[J].中国翻译,2004,(03).

[3]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06).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30

[5]陈亚杰.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2011,(4):8.

[6]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