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彰显智慧

2012-04-29 00:44汪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光标本课文字

汪云

在进行《修改文字》一课教学时,按教材要求是给学生一篇题为“秋游”的文章让他们通过教师讲解或自学课本完成对文字的修改任务。可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如此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讲解,有的学生则不知道如何做。面对教学内容枯燥、学习模式老套、认知水平悬殊等问题,我寻求如何让学生想学、乐学、学得踏实。通过深入钻研教材和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我采取了比较活泼的听歌和唱歌形式,并对教材进行重组,即把《修改文字》一课要解决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课后“实践园”中《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呈现出来,通过让学生帮教师找错、改错等自主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环节一:明确问题

当学生进入机房时,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听着歌(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一起唱)走向座位,直到全班学生各就各位。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运用搜狗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我刚刚把《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在Word里进行输入并保存到你们的桌面上。请你们帮老师检查一下歌词中是否有错、错在哪里,并尝试修改?

Word文档里的歌词:

春天 在哪哪里呀?

春天哪里呀?

这里有红花呀,

那里有绿草,

春天在那清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教室。因为歌词是学生早已熟记于心的内容,可以边看(甚至边唱)边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全部嵌入其中,完成修改歌词的任务也就达成了本课学习目标。

环节二:删除文字

师:请同学们先看,第一句歌词是否有错?错在哪里?如何修改?请同学们先自己改,可以根据你已有的经验改,也可以自学课本第三课。请改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演示。

通过第一句“春天 在哪哪里呀?”学会删除。让学生到教师机上一边操作一边演示。

①用退格键删除。“春天 在哪哪里呀?”学生看后马上想到多余的“空格”和“哪”字。(把光标移到要删除的空格或文字后面,按下退格键即可)

师:退格键是删除光标什么位置的字?

师:你们都用退格键删除的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请演示一下你的做法。

②用Delete键删除。

(把光标移到要删除的空格或文字的前面,按下Delete键即可)

师:用Delete键可以删除光标什么位置的字?

③师:比较一下退格键与Delete键两种删除方法有什么不同?

(板书:删除文字:退格键 、Delete键)

④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有的学生说“剪切”方法,选中要删除的文字后用“剪切”方法也行,让学生尝试操作证实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删除时,借助他们已经掌握的删除“空格”的方法,来学习删除文字,实现旧知的迁移比较容易。同时介绍Delete键。可以让他们尝试操作,体会按下这个键时删除的是光标什么位置的字。通过比较退格键和Delete键掌握两个删除键的不同用法并加深印象。

环节三:添加文字

通过第二句“春天哪里呀?”学习添加文字。

师:第二句歌词是否有错?错在哪里?怎么办?

①学习“插入”状态下的添加。

在教师机上转播完成的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边说边演示做法:先把光标移到要添加的文字位置,选择正确的输入法,输入要添加的文字“在”。

师:你们都完成了吗?我想请一个同学到我的电脑上再次为全班同学示范一下,谁愿意来?

②学习“改写”状态下的添加。

这时我故意把学生演示的状态栏设置为“改写”状态,当学生用刚学的方法进行添加时,总是把后面的字删除,按一次就删除后面一个字。

师:为什么增加一个“在”字后面的“哪”字就没有了?谁知道?

这时,学生一片寂静。

我补充问一句:“谁知道为什么?”

学生又尝试了几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状态栏上的“改写”二字,让他们记住此时的状态,之后我按下“Insert”键换成“插入”状态,即原来的“改写”变成“灰色”了,这时再输入“在”之后,“哪”就不再“跑”掉了。

学生恍然大悟。从而明白两种不同状态下添加文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材上只介绍了“插入”状态下的添加文字,而实际上学生经常会遇到在“改写”状态下添加文字,我考虑再三,决定把这个知识点也介绍给学生。巧设“陷阱”,不仅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有利于他们记住两种不同状态的处理方法,再者让他们通过“愤”、“悱”的探究,享受顿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体验探究过程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环节四:移动文字

师:请你们继续看下面的歌词是否还有错。

学生发现第三、四、五句歌词本身没有错,但顺序错了,第五句应在第三句的位置。如果发现不了,可以提醒他们“唱一唱”就会发现。

师:如何调整歌词顺序呢?请你们到教材上找答案,同组的同学互相合作,看哪一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

师:请完成好的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①用“拖动”的方法。

生:选中要移动的文字,再把鼠标放在选中的文字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要移动的位置。

师:在移动文字的过程中,哪一步最关键?(选中文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用“剪切”的办法。

生:先把要移动的文字选中并“剪切”,再把光标移动到要移动的位置进行“粘贴”。

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们对歌词耳熟能详,他们很容易发现顺序不对,有利于调整,让他们自学课本,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同时介绍用“剪切”方法进行文字的移动,拓展了学习内容,也为进行大块文字的移动和紧接着学习“复制”、“粘贴”做好知识的铺垫。

环节五:复制文字

当学生认为完成修改任务时,我引导学生把这首歌唱一遍,当唱完了我问他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学生才恍然大悟——没有歌曲名,于是新的任务又来了。

师:怎么样给这首歌曲添加歌名?

用“菜单”命令进行复制。

师: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歌词中有这样一句词吗?怎么办?看谁最聪明?

生:只要把第二句歌词复制一下并贴在第一句上面就可以了。

师:其他同学明白了吗?先自己做一做,不会做的可以看书。

找学生为全班同学演示做法。

生:选中第二句歌词, 单击菜单栏上的“复制”命令,再把光标移动到要粘贴的地方,单击“粘贴”命令。

师:你们在自己计算机上操作一下。

师:在粘贴的过程中,你认为哪几步非常重要?(复制、把光标移动到粘贴的位置)

师:大家再尝试一下我们在“画图”中学过的几种复制方法,比较一下与Word里的用法是否一样。

通过尝试,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用单击右键弹出的快捷菜单命令进行复制;用工具栏上的复制工具进行复制;用快捷键复制(Ctrl+C,Ctrrl+V);选中要复制的文字并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拖动文字到要复制的地方。对于这些方法,不要求全掌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喜好,掌握其中的一种即可。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完成添加歌曲名称是件非常自然的事,而这个任务要通过复制来完成,更是顺理成章且在情理之中。由于有了前面“移动”的基础,学生完成“复制”时难度大大降低了。因此,通过联系《画图》中已经学过的“复制”方法,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把学习过或是通过自己摸索出来的“复制”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感悟到操作技术的丰富多彩,从而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这种学习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

环节六:迁移新知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不过在欣赏的同时,请注意听歌词,把部分歌词进行修改、补充完整。

此时播放《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 请不用客气

_______________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_______________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

设计意图:通过该练习,既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又可调节气氛,让学生在完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练习。由于该歌词家喻户晓,学生很容易完成任务,同时这首歌词、曲都很美,体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主人翁精神和举办奥运无比自豪感,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愫。

教学反思

对本课教学,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巧用资源,教学无痕

巧用“资源”首先体现在教材的运用方面。例如,把课后的实践内容通过改编作为学生探究新知的素材,看似简单、平淡,却彰显了设计者的智慧。课前让学生听《春天在哪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既让学生心情愉悦又为将在课上进行的歌词修改作好准备。因为歌词是学生熟记于心的内容,可以边看(甚至边唱)边改。其次,体现在充分运用学生资源方面。例如,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修改文字的方法,让他们通过温故知新,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对《春天在哪里》和《北京欢迎你》两首歌非常喜欢且又非常熟悉,为本课顺利进行并多次把探究活动推向高潮奠定了基础。

2.听歌唱歌,寓教于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喜爱有加的音乐声中通过自己边唱边改帮助教师完成修改任务,各个教学环节、各个知识点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轻松快乐地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在巩固练习部分,让学生再次享受美妙的音乐《北京欢迎你》,完成练习,既活跃气氛,又陶冶情操。

3.学生为主,教者为辅

学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在本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尝试操作、自学教材、合作学习等形式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示范的任务全部由学生自己承担,教师只在关键处做必要的提示,如当学生没有发现第三句歌词与第四、第五两句错位时,教师提醒:“你们可以唱一唱。”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得到体现;本课的课题及全课小结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小结,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辅助性作用表现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充满激情的引导、恰如其分的鼓励、亲切温柔的眼神等方面。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学、爱学,乐学,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4.巧用“陷阱”,彰显智慧

为了强调添加文字时“改写”与“插入”两种不同状态,我故意设计教学“陷阱”,引起学生注意。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提示学生按下“Insert”键。看到学生“愤”、“悱”之后释然开怀的笑脸,我也会心地笑了。对歌名“春天在哪里”的添加,既是实际需要,又是教师的巧妙安排,且让学生觉得是那么自然,合情合理。

5.教学流畅,一气呵成

本课从导入、新授、练习直到小结非常流畅自然、流畅,如欢快的小溪、完整的故事,首尾呼应。师生配合默契,教与学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光标本课文字
中国政治制度探索演变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Mac OS X系统中Delete删除键的5种用法
Mac OS X系统中Delete删除键的5种用法
Mac OS X系统中Delete删除键的5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