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012-04-29 08:55潘小慈王伟
中国市场 2012年52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高职院校

潘小慈 王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日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保持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本文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便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116-02

1前言

根据国家高职教育的任务和高职院校的职能作用,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更多的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这一重大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与高职毕业生需求相对过剩,是高职院校供需脱节的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工业化为支撑的现代化强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产业的升级、结构布局的调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社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出现“技工荒”的问题。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在主要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各技术等级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并且技能型人才短缺更多地表现为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出现了由局部短缺向着普遍性供给不足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为何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除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宏观因素外,作为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培养输出主渠道的高职院校未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输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职院校也得到飞速发展,毕业专科生年年增加。虽然高校连续扩招带来了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平心而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相对而言普遍好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这一方面说明“高职生”的专业技能迎合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了高职院校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我们不应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和前景过于盲目乐观。事实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相对的,实际上高职院校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高职生的专业与社会急需的专业仍有脱节,有一些岗位招不到所需专业的学生,有一些专科的学生技能也不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问题的症结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这一“供”与企业和社会所需技能岗位这一“求”的脱节。

高职院校虽然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但其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教育不是以“升学”为导向,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了服务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必须推动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制定一系列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就是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其核心是道德情操、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技能型就是技术含量高、劳动复杂程度高的技术能力,其核心是技能。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以上要求,以创新思维不断开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

2专业及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取向

专业及课程设置的两项原则一是充分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二是充分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课程设置是优化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的重要基础。国家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细则明确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紧缺人才。引导高校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落实这项需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定期发布高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职院校适时设置、调整专业和课程,高职院校也要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高度关注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把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出路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以就业为导向,紧紧跟踪热门专业,使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社会急需的专业。

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取向,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要放弃学校的办学特色,走趋同化发展道路。每个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市场和社会需求基础。我们不能舍本求末,追逐一时之利而放弃强校之基。要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和市场需求,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对市场急需的新兴专业学科,也要结合本校实际,审慎研究论证,科学决定专业设置,避免一哄而上、贪大求全。

3师资建设一支以“双师”为骨干的教师团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中之重。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现状,一般将高等院校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则高职院校一般可划入应用型。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型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更强调综合性的应用,也就是对教师要求的“双师”型,即教师技师二合一型,这是高职院校的另一大特色和优势。

“双师”型师资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与众不同的特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必须接受良好的本科或专科教育,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各类技能,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双师”型教师就是既有较全面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高业务技能的教师,在学校是老师,在行业中是技师,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校“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学校从事应用课程教学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除了争取教师学科职称,还要争取行业的中、高级或特级的技师资格。也要从行业操作能手中选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理论功底者进入学校担任专职教师,或聘请技术专家、业务能手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从而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使学校建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双师”型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4引导学生以“双证”为目标走成才之路

高职院校是应用型学校,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标志就是学校的毕业生具有“双证”——高等教育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尤其是面对就业市场,适者生存是普遍规律。高职院校的学生既然选择了技能型专业,就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取得学历资格“双证”。学校应当积极引导并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能够通过考核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水平证书。就业市场和社会用人单位应当优先录用持有“双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等各方的努力,提高“双证”的含金量,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双证”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

5以实训基地为专业技能训练“模拟场”

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学生通过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抓紧建设和完善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模拟场”,主要功能一是承担教学实践任务,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功能设施齐全的情景模拟场,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与社会公共场所相同的实践场所,获得完善的实践锻炼机会。二是承担着职业操作技能资格水平考核职责,通过考核检验学校的教学和训练成果,给予学生以科学的测评。三是用于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以与同类院校、行业企业和相关人士开展业务技能学习交流,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6以工学结合、校企互动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往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训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主要方式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与社会、与企业的互动,切实落实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制度。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因此,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应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定点联系关系,落实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学校要与定点企业认真协商,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工作。要避免把学生当做“临时工”或廉价劳动力,学生应当通过实习掌握理论和技能。同时,学校对学生的测评应当把实习经历作为重要依据,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也应重视学生的实习经历,作为录用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把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使学校教学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各项事业输送优秀生力军,同时赢得自身的发展先机。

[作者介绍]潘小慈,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餐饮管理;王伟,男,浙江德清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胡美华,等: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高职院校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