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2012-04-29 00:44张岩
新闻爱好者 2012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岩

【摘要】哲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作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的总结与升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原则。文章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论述了哲学理论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质、性质,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环:传者、内容、受众、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描述、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描述和教导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以抽象的方法概括了宏观世界。其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宏观的哲学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些哲学理论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质、性质,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环:传者、内容、受众、效果。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一)物质论和认识论使新闻传播活动更贴近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中的物质、意识对新闻传播的源出做了恰当的解释。它决定了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物质,是客观的外部世界,是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方式就是信息。

陆定一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同时,新闻也是信息。一言以蔽之,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意识活动对物质的反映,要通过信息表现出来,表现的方式就是新闻报道。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作为意识发出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在承认物质性的前提下,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新闻报道,尽最大可能对现实世界进行还原,但是由于意识的主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多样性,所以对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法会有不同,报道的题材和体裁也就不尽相同,这也从侧面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要进行全面报道,在宽度上拓展、深度上挖掘,将不可避免的主观意愿通过编辑思路、版面设计展现出来,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就是新闻作品,反映的对象就是客观的外部世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闻传播史研究表明,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是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中所要突出的不同的性质就是由事实决定的,而这些性质虽然不决定事实,但是对新闻选择却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决定事实在意识活动中的排列顺序、优先程度。另外,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也会影响事实的取舍。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事实经过一定的文字、画面、声音加工,就成为新闻报道,成为主体的观念成果。与物质论中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相同,不同的利益主体,可能对同一件事报道的侧重点并不相同:2008年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过程中遇袭,外媒的报道基本上集中于对我国火炬传递的抨击,而国内媒体则纷纷将报道热点聚焦在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誓死保卫火炬上,这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以及这两种制度之下不同的传媒体制。

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闻传播者生产出作品的同时,也就是生产出了接受这些作品的读者、观众、听众;再者,在生产过程中,又会有新的生产者加入,为新闻生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培育更多的新闻传播者。另外,新闻工作者在接到任务去进行采访时,并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总会在实际工作之前,拟订详细或者简单的采访计划,对于特别重大的事件或者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新闻工作团队又会更为周密地策划,然后根据前期的计划和设想去进行采访活动。

因此,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来看,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界,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另一方面要求客观社会为传播者提供更加自由、平等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运动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普遍联系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哲学基础。

人们最初的联系是物质联系,并没有上升到精神层面,人们的精神联系不是与生俱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产品交换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样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与周围的人们产生来往。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必须和在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2]时候,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才得以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和传受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完整,传者和受者之间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

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新闻活动提供了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斗争和统一中推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

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发展的外在动力就是矛盾。至于其内部的几组矛盾,从操作层面上讲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及时性的矛盾和传者意图与读者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前者而言,新闻,所谓“新”就是要把握发布新闻的时间,特别是现今社会,网络媒体以速度见长,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有可能被其他媒体抢占报道先机,开辟独家新闻,而本媒体手中的新闻就成了明日黄花。所以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新闻工作者就选择了缩短新闻采访时间和调研时间,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对一个事件做全面深入的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新闻的失真和报道的不全面。

而对于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是新闻自身的要求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加密切,随着联系的加强,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人们开始产生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而新闻就是信息,因此,人们的需求成为不断产生不同类型新闻的推动力,新闻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是新闻发展的动力。我国新闻战线“走改转”的第一点就是“走基层”,所谓“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3]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市、云南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贴近”,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三贴近”,具体来说是指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体现上层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关注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群众身边实际,运用群众的语言,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可亲、可敬、可信。“三贴近”成为新闻工作者了解群众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新闻工作者在贴近群众、生活的时候,可以充分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状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群众的切身体会,真正在报道中体现民意,了解群众的需要,提供适应群众需要的新闻作品。[4]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用抽象的宏观的理解解释了具体的历史阶段,抽象的理论在具体国家形式上的表现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属于观念形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规定了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传媒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又构成了经济基础,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就是由它们借以立身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全体人民的新闻事业,人民运用同时也监督新闻传媒机构。列宁关于党的报刊的任务和党的报刊的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的论述,就是我国规范新闻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为例。所谓“走转改”,就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不断发展,从而使新闻从业人员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由于此,客观、公正、真实、全面报道新闻,成为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矛盾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本身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从新闻传播活动的机制层面来看,新闻传播机制涵盖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从传者到受者,其中包括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从传播内容上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沟通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就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世界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物质体现出来的表征,所以说,信息作为传播内容本身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个矛盾事物及其每一个矛盾的侧面的公开披露。除此之外,观念、舆论作为新闻传受双方互相连接的纽带,也是运用新闻传播载体对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反映。

对于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即传者和受者,新闻传播的每时每刻传播的信息数量都是不计其数的,有正面的信息,也有大量负面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况,权衡利弊得失,对报道时机的快慢、报道量的大小、新闻处理的轻重进行决策,这实际上就是把关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关系的把握与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结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其他关系的原始关系。这样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这个架构出发去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角色、特点和作用,并提出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准则和制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断检验既有规律,克服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不可操作性,将对新闻传播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一门学科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飞.以唯物史观指导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2]冯静.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电视传播引导[J].新闻前哨,2001(10).

[3]黄小希.走基层,听民声,走向广阔天地,反映民情民意——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18/c_121879778.htm.2011-08-18.

[4]张艳华,张贺泽.浅论“三贴近”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脉相承性[J].新闻与写作,2003(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浅议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