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人物报道的同质化问题

2012-04-29 00:41叶永泉
新闻爱好者 2012年6期
关键词:永志邮路个性化

叶永泉

人是世界上最为能动的社会群体,作为个体,与周围的人和事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总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所以很难说用什么固定的模式去采写表现。也正是有了这种差异性,能让我们分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性,克服千人一面的同质化思维,进而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思索。但在实际写作中,由于采访不深入,或者先入为主、或者想当然,结果使人物报道出现了“似曾相识”的雷同化现象,体现不出个性,也树立不起应有的典型。如何克服人物报道的同质化现象,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性彰显特质主题和人物的非彼性

个性蕴涵于细节,个性树起鲜明形象。人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一个个片段组成。表现新闻人物不是写小说,它一方面受篇幅限制,另一方面需要选择真实的事件来树立起鲜明形象。因此要选择有情节的事件。情节是事件发展过程的片段。采写人物情节,要抓细节、抓个性,寻找把握被采写人物的独特之处。不仅要搞清他做什么、怎样做,更要探究他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探究的过程也是提炼特质主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大量具体事实的基础上,发现其最有价值的地方并加以表现。个性化的情节表现个性化的人物,个性化的人物又表现特质主题。由此可见,这种独特个性也是文章最终能否树起一个典型、突出一个鲜明主题的关键。汝阳电视台创作的《心愿》就是一个例子。作品《心愿》的主人公狄永志几十年矢志不渝种树护林,发誓要种完37万棵树,中间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克服独自一人的孤独、战胜自身伤痛的困扰、顶住家人亲戚的不解、年复一年种绿了一个个山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一名志愿军退伍战士,他要完成一个埋在心中的独特的心愿,为每一位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栽上一棵树,树起一棵棵长青不老的“丰碑”。《心愿》揭示的主题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战友之情。然而,最初作者是要把这些素材作为绿化或环保题材去做,如果那样,就不免流于普通化、表面化了,当然也就谈不上特质主题和人物的非彼性,更揭示不了狄永志为什么能坚持几十年种树且要种37万棵树的行为的原因和心思。

报道的精彩来自于采访的深入细致。最能表现一个人个性特点的,往往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件用具等。譬如《心愿》中,狄永志晚上常提的一盏马灯,那是他晚间照明的工具,也是震慑坏人的警示标记,还是家人知晓老狄平安的信号;狄永志累的时候,随口哼唱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他几十年不改的曲调和军人本色。

二、角度透视最美环节和人物的思想性

抓角度就是选择站在什么点和面上去看人物,抓好角度可以克服写人物的千篇一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另外,具有社会性的人,总是要和外部发生联系,工作中的、生活中的,同事间的、朋友间的、家庭成员间的,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等等。对人物外部联系了解越多、越具体,就越容易发现人物最美环节的角度。找到了“最美”角度,就找到了人物的闪光点,从而更易写出点睛之笔。报道中的点睛之笔,其实就是在采访中采访者认真观察、了解以及思考的结果。

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邮政所邮递员罗细英工作15年来,行程20多万公里,踏破了60多双运动鞋,累计投送报刊60多万份,投送信件、汇款、包裹等近30万件,从未发生过报刊和信件积压、丢失和延误。她的事迹感动着人们,也感动着媒体记者。看看以下栏目、网站的报道标题:

【草根故事】:一个人的邮递路

【身边的感动】翻越深山传真情——“山乡鸿雁”罗细英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7月26日报道】:行程已达12.4万英里的中国“超级女邮递员”

从上面的标题,不难看出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把视角聚焦到了数字和艰辛邮路上。罗细英从1996年5月进入邮电系统,两条山间的邮路一走就是15年。一条是自行车邮路,往返约70公里;另一条是步班邮路,往返约40公里。罗细英一天走一个邮路。光步班就要翻30多道山岭,涉20多道湾。一年365天,有184天行走在邮路上。单单罗列这些数字,就会让人震撼。可是,以上媒体对同一题材的报道又各有侧重:【草根故事】侧重于一个人“孤单”的演绎上;【身边的感动】则侧重于“真情”的坚持;而【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则把“行程”的长度作为“超级”的支撑。通过以上不同角度的报道,反映出了罗细英的敬业、执著、坚持和特有的韧性,透视出的是底层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个性化的语言、举止排除同质化言行

言为心声,思想支配行动。写好人物,就要抓住个性化的言语和动作。有些人在采访中不注意观察人物的特征动作、个性化语言,采用习惯的一般化写作。譬如在叙述、描写中,用别人常用的词语,如“他接着说”、“他兴奋地说”、“他高兴地说”等,这些词语用在谁身上都可以,根本不能突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更有甚者凭道听途说或者想当然去写人物,结果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更遑论个性化了。苏联记者波列沃依有一次去工厂采访一位先进工人,当时这位工人大叔戴着帽子接受了采访,回到编辑部写稿时,波列沃依为了生动,想当然地加了一段细节描写:“他早早地起来了,穿上了节日盛装,刮了刮脸,对着镜子仔仔细细梳了梳头,然后对老伴儿说,‘嘿,亲爱的,我上班去了。”稿件登出两天后,老工人就找到编辑部来了,他当场摘下帽子,波列沃依尴尬地看到,老人的头上连一根头发也没有。凡此都是写好人物言行的大忌。

《河南日报》刊登的通讯《英雄不老》,叙写了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英雄老人李文祥的故事。记者在采访英雄老人时,问他:你想过自己会死吗?他却淡淡地说: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有不死人呢。真死就死了吧,反正是为人民而死。记者问:你还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吗?他先摇头:想有啥用?不想。可过了一会儿,又仰天紧紧闭了一下双眼:睡不着的时候想啊!这段叙写李文祥老人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就真实感人,很准确地表现了老英雄九死一生锤炼出来的淡定超脱以及为创立新中国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也表现了生死战友的特殊感情。

鲁迅说过,要写生动文章,就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用动词描写个性化举止,也可以借鉴文学作品的写法,譬如,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通过“开封”这一细节行为的刻画,把旅居异乡思念亲人的复杂感情,传神入画地表现了出来。

四、典型的心理特征挖掘闪光的个人魅力

典型心理特征,就是要找到人物心路历程或精神内涵中富有表现力的地方突出来写。在《河南日报》长篇通讯《英雄不老》中有一段:

老人感慨:“当一名共产党员,说容易也容易,一心干革命,党叫干啥就干啥;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啥事都要带头,都要比一般群众强,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听记者说,现在也有党员很享福时,老人凛然摇了摇头:“不享福!现在老百姓还没享福呢,还有好多穷人,咱能享福?啥时候老百姓幸福了,咱就享福了。”

这段话很好地反映了李文祥老人对共产党员认识的心理活动,抓住了典型的心理特征。在英雄老人的心里,党员就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牺牲在前、享受在最后的人,老百姓还没享福,党员先享福那是绝不允许的。

再如,获得省好新闻奖的作品《老申失算》,讲的是农村能人老申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打错算盘,结果在承包荒山时,输给别人的新闻故事。整个新闻故事由老申的心理活动推动,先是盘算村里有实力和他竞争的老孙,是个“树叶落下怕砸了头”的主,后又考虑有心思和他比拼的老张,是个“心小如芝麻”的人……思来想去,老申确信,这村里能承包荒山者非他莫属。于是,放心地睡了一夜。第二天,群众大会上,他最不看好的老孙竟然最终拿到了荒山的承包权。故事一波三折,老申的心理描写生动传神,极强地反映出改革大潮下,山乡农民思想发生的深刻巨大变化。

人物报道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比拟、联想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但不允许虚构。不管如何表现,都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写好人物并不神秘,需要抓住个性,摒弃同质化的言行和思维;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动作、个性化的心理路程(单纯的、矛盾的、高尚的)组成个性化的情节。

(作者单位:汝阳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永志邮路个性化
泰山邮路:一步一个脚印上山顶
本期作者介绍 姜永志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加油站站长潜逃14年终落网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兴隆湖初冬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上游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