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娣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闻生产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一些新闻报道脱离群众生活、采访不深入,新闻作品生硬死板不受欢迎,甚至假新闻频现。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现阶段坚持“三贴近”原则的体现,“走转改”是新媒体时代“三贴近”原则的新发展和要求,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关键词】新媒體;“三贴近”;“走转改”
“三贴近”原则是中央根据我国新闻传播的实际,2003年在《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提出,即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协等部门动员部署各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称“走、转、改”,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三贴近”原则,在新媒体时代强调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活动发展到今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以往通讯不发达,新闻从业人员采编新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完成稿件所需周期较长,以天来计算,报道人民群众生产一线的新闻需要较长时间的采访和写作,从时间上制约了报道的及时快速,因此,新闻是“易碎品”,“今日的新闻,明日的历史”。时效性更多地强调从新闻事件的发生到新闻报道出来这段时间,排除时宜性,这段时间越短越有新闻价值。现在这段时间以“秒”计,为了抢快发新闻,调查求证环节常被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受到伤害。坚持新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要到基层去接地气、“抓活鱼”,真正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状要求媒体记者重视“三贴近”
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过程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的双向流动使传受关系发生变革
“三贴近”原则提出至今,得到了新闻界及受众的一致好评。媒体、记者遵循“三贴近”原则从生活一线得到了新闻的源头活水,采写、制作出一篇篇关乎国计民生的好新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让新闻真正服务于人;媒体更有公信力,吸引了更多百姓的关注,从而也带来了更多的收益。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在网络上传播新闻信息,手机等移动接收终端不断普及,使用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资讯。同时,新的传受关系得以发展,由以前受众的被动接收讯息到现在的传受互动双向交流,他们发布目击现场见闻、奇闻趣事等,形成了信息发布的双向通道。
2、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信息通达的同时,暴露出新闻报道方面的问题不容小觑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通过个人主页、博客、播客、微博等方式,信息上传下载更方便。受众不单从媒体得到新闻信息,他们同时也是散布在各个角落的信息发布者,在没有记者赶到的突发事件现场,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的最新动态。比如上海的静安区突发大火,记者不可能碰巧遇到,通讯不发达时代我们只能依赖于记者的采访,第二天知道灾情和相关调查情况,消息相对比较滞后、来源比较单一。又如“宜黄拆迁”事件,如果不是钟家姐妹之一的钟如九在母亲病危时,开通微博向外界批露消息和最新进展进行求助,也许就不是现在所呈现的样子。
如今很多媒体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缺乏生活经验和扎实的调查采访,以网上“搜新闻”代替“跑新闻”,在发现新闻线索、缩短新闻生产周期上,起了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闻的“硬伤”甚至是“致命伤”——假新闻。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走、转、改”就是要实事求是,坚持“三贴近”。
新闻来源多而杂,编辑记者需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常理出发,从群众的愿望出发采编新闻。如今通过网络、博客或者微博发布全国甚至全世界发生的事件浩如烟海,面对丰富的新闻线索,编辑记者要选择判断,哪些是重要的值得深入调查报道的新闻线索,如果离开当前社会和国情的实际,听不到群众的呼声、看不到群众的愿望,就不会采编制作出有价值的新闻。不乏一些记者编辑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道听途说或引用不经认真核实的信息进行报道,轻则贻笑大方,重则危害社会。有时会成为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工具,违背新闻报道的规律,扰乱社会秩序,编辑记者必须时刻警惕。
其次,“走、转、改”是现阶段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
很多媒体和记者聚焦基层,采访报道了大量走基层的新闻,围绕“走、转、改”进行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报道,“走、转、改”活动发起后很多人发文讲述了基层蹲点采访的经验和体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场活动,它是新闻“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
走基层比下基层更体现此活动的常态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打电话、发传真、发邮件等等方式都可以完成采访,但由于缺乏一线经验,记者对生活场景描写少了,新闻不新鲜,没有现场感,“两腿泥”的记者越来越少。一旦脱离群众,无论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是解决群众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都无法致效,背离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宗旨。
转作风才能使媒体不断提高自己的公信力。2011年“7·23”高铁事故新闻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说法,“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被网友调侃为“高铁体”进行恶搞造句。反映了新闻发布机构作风不严谨、脱离群众的工作态度。新闻媒体如果没有求实严谨的作风,新闻宣传和沟通政府和群众意见及建议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丰富,一条新闻可以迅速地被传播,不同版本的说法将很快被求证,任何隐瞒、歪曲事实的报道,都必将无法生存。
改文风更是当下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方面,在新闻报道中,模式化的“腔调”、新闻报道中使用晦涩难懂的句子,唱高调喊口号,只能适得其反,使新闻缺乏可看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不断活跃的今天,网络语言流行,网络新词语在媒体上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淘宝体”、“凡客体”、“咆哮体”。 新闻媒体使用时要看具体的语境和事件考量其是否得当。媒体工作者尤其是网站编辑采用这些网络上新兴的语言和语气,也要注意分清楚场合和对象,对于严肃的新闻报道来说,就会显得不严谨,对于使用网络少的受众,语言就很不亲切。只有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到群众中间,听群众都在想什么说什么,才能写出贴近群众的文章和贴近实际的报道。
第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带着思考,发现真问题
“走转改”活动开始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都派出记者编辑,尤其是年轻的骨干记者,到一线采访、报道,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好评,各方面反响很好。中央电视台从2011年8月26日开始,新闻联播报道记者深入基层的采访和报道,镜头对准一个个普通人,报道亲切感人,体现以人为本,编辑记者们作了很多努力。
大量报道反映了基层生产一线热火朝天的景象,正面报道鼓舞着人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和扎实勤劳地奉献,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显著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这些都是让人振奋的生活图景。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到基层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对比基层工作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深入群众生活发现真问题,不但要倾听群众心声,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问题,化解困难。
另外,在基层发现真问题还要依靠群众力量,从现象看本质,分析现象背后的真相,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听民声特写:《“你算得不对!”》,通过记者和农民交谈种粮收益低等问题,看到现在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新变化,语言鲜活,简短朴实而又直指真问题。
甘肃、内蒙古等省份土豆丰收却面临土豆卖难问题、四川广元大面积耕地被当地政府征用建设工业园等新闻,通过记者的调查走访,并且层层深入分析,最后促成问题的解决,比如《中国供销集团明天赴甘肃采购土豆缓解滞销难题》各个土豆产区和全国的超市、企业等进行“对接”。通过这些具体的事实的报道,内蒙古绿野之声广播电台《关注土豆卖难,“哭泣”的土豆》中提到,常常见诸报道的“菜贱伤农、果贱伤农、豆贱伤农”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盲目投资农产品,农民得不到市场供需信息,政府指导和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也许记者再进行更多的追踪报道,可以探索出一条农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等方面的可行途径。这样就能抓住真问题,使新闻贴近现实,有看头,更有实际意义。
最后,新闻媒体应加强责任心,“走转改”要长期不懈地坚持
新闻从业人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三贴近”原则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是新时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切实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新闻传媒面临的外部环境怎么变化,科技如何发展,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都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能离开实践活动。无论是记者在基層蹲点还是就一些选题记者进行一线调查,都会发现很多隐藏在基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被关注、不解决有可能被积聚和放大,成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
因此,走基层活动应该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体长期坚持的一项日常工作,不能满足于报道了一些现实情况就把走基层暂时搁置起来,只有在长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中做采访,才能找到一些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真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各个媒体的走基层新闻报道中,记者们采写的稿件直击社会问题和现象,如在关注农业新闻报道中一方面对政府惠农政策是否落到实处进行了监督;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政府惠农政策给农民到底带来哪些具体的实惠。在这些新闻报道中,采访的是普通的百姓,新闻报道文风朴实,真正做到了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人民满意不满意”来检验党和政府的工作。只有转作风才能抓住关键问题,有的放矢,新闻作品才能言之有物,真正做到改文风,让大家喜闻乐见。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广播电视网络教研室教员)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