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茂龙
【摘要】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深入一线,轻车从简,不谋私利,投入情感,这样才能把该项活动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闻报道;“走转改”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今年初,对新闻战线提出的要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认真领会和实践这一要求,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的联系,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正确认识和反映事物本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要求。记得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动乱和暴乱中,笔者正在《解放军报》学习,发现一些报纸出现舆论导向上的严重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新闻单位的某些同志被动乱“精英”们散布的错误言论所迷惑,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听不到群众正确的声音。比如,明明是极少数动乱分子妄图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却被说成是什么“爱国民主运动”;明明我们党员干部的绝大多数是清正廉洁的,可一经几个用心险恶的人打出“惩治腐败”的幌子,编造出什么“关系网”,似乎我们的党就不行了;明明是有人借“新闻自由”“人民性高于党性”的口号挑唆新闻单位同党唱反调,却被当成新闻改革而被不少人推崇……事实上,我们新闻舆论导向上的偏颇和失误早就存在了。前几年,一讲农民富了,报纸上就连篇累牍地宣传“轿车村”“百万户”;一讲更新观念,“能挣会花”“超前享受”“一切向钱看”成了时髦的东西;受自由化的影响,甚至连宣传四项基本原则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对资产阶段的一些东西反倒津津乐道起来。要知道,对搞资产阶段自由化的人,群众是强烈反对并坚决抵制的;对舆论导向存在的偏差和问题,群众也是很不满意的。大是大非面前,为何群众看得清,我们一些同志就看不清?关键就在于有些同志严重地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同群众想的不一样,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如果记者、编辑们不深入生活,不了解群众,怎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又怎么发挥喉舌作用?所以,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从生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在宣传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在政治上同党中保持一致。长期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稳定,明确指出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说到底取决于群众的稳定,人心的稳定。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把住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群众,是对我们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一个考验。因此,广大党的新闻工作者,理应沉到生活中去,深入大江南北、沿海边疆,上高原、下矿井,访农家、进社区,察寒问暖、感受民生,生动展示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的风采风貌,充分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幅幅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温暖感人的音频视频,激发广大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热情,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的需要。这些年来,新闻战线的同志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平心而论,我们是否就“贴”得很紧,“贴”得合格了呢?恐怕不见得。单从一些报纸的版面上看,至少就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宣传上层多、反映基层少。特别是一版,不是会议消息,就是领导讲话,空话、重话连篇,面孔呆板,群众很不愿看。二是宣传企业家、明星和精英多,反映普通群众少。按理说,企业家、明星和精英也是社会大众的一员,完全应该宣传。但我们还要看到,在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千千万万个劳动者里,更多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同样有着值得宣传的闪光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为什么不把笔头和镜头多对准他们呢?三是出自发达地区的新闻多,来自落后偏僻地区的消息少。一些记者下乡,总爱朝那些生活富裕、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的地方跑,而对一些条件较差的地方,谁也不愿意去。结果,有的地方记者你来我往,当地部门苦于接待;有的地方却请也请不到。这些情况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報纸、广播、电视上的“三多三少”,实际上反映了一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组织教育和自我约束不够,我们有的记者在职业道路上出现大滑坡,甚至存在“懒”“馋”“贪”“傲”的问题。他们每逢下基层,往往要去时车接,回时车送。下车伊始,众星捧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尔后酒醉饭饱,连要带拿,打道回府。在同群众交谈时,也是以“钦差大臣”自居,架子老大,盛气凌人,一副优越感,被人们所厌恶。这样的记者尽管是极少数,但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新闻单位的声誉。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通过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我们就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了解到群众的伟大,在感情上缩短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赢得他们的充分信赖。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写作的材料、灵感、思想和艺术技巧的不尽源泉。新闻写作同艺术创作一样,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群众,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国一些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历来就十分重视生活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上身体力行,采写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好新闻。雷锋、王杰、焦裕禄、王进喜、徐虎、沈浩等光辉形象,是通过新闻媒介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树立起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钉子精神”“小车不倒只管推”“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拼搏精神”“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对百姓爱得越深,百姓就爱你有多深”等掷地有声的口号、誓句、精神,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为传播,使其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人民子弟兵的好母亲——赵珍》《小岗的脊梁》等艺术性很强的新闻作品,有的被收入报告文学集,有的被选入教科书,至今读来仍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染力。《人民子弟兵的好母亲——赵珍妮》的作者饶洪桥曾说:“想写出好的作品,要深入、深入、再深入,直到你流着泪写作。”这些新闻的作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们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热爱群众,了解群众,塑造的典型、采写的报道有血有肉、生命力很强。但是近年来,由于我们一些记者不注意深入生活,在主题深化、思想提炼、写作技巧等方面努力不够,出现轰动效应的好新闻也少了。相反,有的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或者是下去一遭,空手而归,总感到没的写,或者采访浅尝辄止,回来一动笔,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写不下去,只好撂下;或者是写出的稿子干巴巴,毫无文采,读后给人家留不下什么印象。有的记者既没有生活底子,又想猎取荣誉,竟走上弄虚作假编造“新闻”的地步。
新闻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它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邓颖超同志曾说过对台工作“遍地是黄金”这样一句话。本人认为,这句话放在对内宣传上同样适用。新闻中的重大典型、宝贵经验、丰富知识、生动语言、表现技巧在哪里?它就在生活的海洋里。新闻工作者只有遨游在这个海洋里,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才能及时地捕捉到各种新闻信息,挖掘出大量宝贵的新闻素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写出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好作品。
以上简要论述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呢?其一,感情“投资”。这是“走、转、改”的前提。记者下基层时,一定要放下架子,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提倡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生活。要敢讲真话,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群众才会把记者当成自家人,记者也才会得到一些真实情况。其二,轻车简从。下基层采访,还是要提倡两条腿走路的精神。采访时要尽量减少或不要陪同人,否则,记者的活动会受限制,群众一看前呼后拥的架势,有话也不会说。其三,不谋私利。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不吃请,不受礼,工作不讲条件,生活不讲特权,给群众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其四,到一线去。要鼓励记者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其五,设联系点。一个新闻单位或个人,可在基层建立一个固定的联系点,过段时间就走一走。这样人熟地熟,信息传递快,可便于随时掌握下面的动态。
(作者单位:安徽灵璧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