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2-04-29 00:44:03何银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有效教学

何银峰

【摘要】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为了能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确实有效地建设数学课堂,要做到:(1)活动具有实效性. (2)活动具有全面性. (3)活动具有完整性.

【关键词】 活动单;活动单导学;有效教学;数学有效课堂

实际上,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上课的效益(率),应该等于上课老师传授的知识量除以上课的时间. 所以为了有效或是高效,老师们常常想提高固定时间内传授的知识量或是减少固定知识量传授的时间,其实这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没有学会数学,会不会学数学, 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关键指标. 借用李庾南老师的话,就是“有没有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有效课堂的基本要领是学生主动参与、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有深刻的体验、教师有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有适宜的教与学.

为了能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确实有效地建设课堂,笔者觉得有必要搞清楚“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几个核心概念. 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 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 “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 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那么在活动中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高效甚至是长效呢?我觉得应有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的有实效性

实效性即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发现什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帮助,即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想到活动的目的,明确学生通过活动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也就是目标要明确. 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时,对于“二次函数的自变量要求其指数必须是2,且其系数不能为0”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一组题目让学生活动:

(1)如果函数y = xk + 2 + kx + 1是二次函数,求k的值.

(2)如果函数y = (k + 4)x|k + 2| + 5kx - 6是二次函数,求k的值.

这样既能满足能力要求较低的学生,又能满足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生. 又如在讲解“随机事件”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设计出从袋中摸球、从扑克牌中抽取五张红心等游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随机事件的存在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区别. 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精心思考,充分结合学生水平、兴趣等多方因素,设计出能让学生有成就、有提高,能让学生智慧、思想产生碰撞的活动,让学生都能乐于参与,从中受益. 而那些没有收益的活动,没有必要的交流、讨论和问题,说到底只能是假活动、伪活动,不如不要.

二、活动的全面性

一项活动的安排,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数学,人人有数学学. 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将教学面尽量扩大,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这也需要老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最大化. 比如,在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中“调查统计”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统计时,要让组长对组内各名同学进行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调查、记录、分析、形成报告,每一项都有同学负责完成,这样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三、活动的完整性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能记牢,才能感受和学会. 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不能让他们望而兴叹、无能为力,这样便可确保活动顺利地进行,完整地结束. 而有些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当学生没有得出结论或是遇到问题难以得出结论时,教师便将其打断,变成了教师告诉学生结果,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结果. 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要终止活动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醒指导,体现教师的引导者角色. 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控制自己讲授的时间,让学生有参与探索、学习、思考、发现的过程,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解惑者”.

活动单的设计好坏也能影响数学课堂的建设. 数学教学活动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简单地说,在常规备课中出现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单中就转变为学习目标,常用的关键词有:了解、学会、掌握等. 活动单中的知识点的学习顺序要符合学生的特征,一般来说要做到先易后难、先简后繁,要让学生学得容易,乐意去学. 活动单中的活动设计要让学生能够操作. 比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中的“统计方式”时,如果我们数学教师设计成“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各自小区60岁以上人群喜爱的电视节目”,这样学生在课后比较难操作,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如果修改成“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各自家庭成员喜爱的食品”,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完成,同时又能增进学生和父母的感情. 每次活动都要能让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反思中生成对知识的印象.

其实,“活动单导学”最重要的核心点在于“导”. 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要能在课堂上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特征发挥到极致. 所以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建构一个教学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微笑感染学生,用语言感动学生,用情感去感化学生. 比如,笔者在讲授“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这一节时,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姚明吗?你们认为老师的身高(1.75 m)和姚明的身高(2.26 m)谁更高?老师现在就可以让我们两人的身高变成一样.”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揭示课题. 其次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 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 因此,教师的“导”在此就体现为:为学生创设一个能简单发现知识、学会知识的情境. 学生感受学会知识后再通过做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 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我们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努力创设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课堂. 以上,笔者只是总结了一些自己和别人的做法和经验,期待有更多的同行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相信,只要“源头活水哗哗响,渠水不清也得清”!

猜你喜欢
活动单导学有效教学
活动单导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29:45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探索
黑河教育(2015年10期)2015-10-10 12:25:05
浅析活动单导学在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