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渲染 “潜”入情境

2012-04-29 07:58钱建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渲染情境教学教学

钱建强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角色置换中渲染、在自主朗读中渲染、在画面对比中渲染、在动作表演中渲染、在影像媒体中渲染,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真实的”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走近文本,甚至走入文本,在与文本语言近距离的接触中提升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渲染; 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情境教学”这个词语,情境教学法是语文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创设情境往往比较生动、形象,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触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并由此衍生出无穷的“创造力”。对于今天的语文老师来说,创设一个跟文本相符的情境已经不是一个难点,难的是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巧妙,不着痕迹。恰当、巧妙、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名师们是如何巧妙渲染,把学生悄无声息地带入到情境之中去的。

一、在角色置换中渲染

【案例】王崧舟老师执教《与象共舞》

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fē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师: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芭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把上述文字中的“观众”、“人群”、“人”都换成了第一人称“我”来读。)

师: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芭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把上述文字中的“象群”、“大象”、“它们”都换成了第一人称“我”来读。)

在上述的案例中,入情入境的角色朗读代替了理性的分析,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不同情境中,在不断的角色置换中反反复复地朗读,学生读得深情并茂,读进了文字里,读到了情境中,读到了作者的心中,学生、老师在这角色置换中真正感悟到了“与象共舞”的和谐与快乐。

二、在自主朗读中渲染

【案例】许嫣娜老师执教的《大海那边》

师:许老师施了一个魔法,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小螃蟹,在沙滩上,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

生1:我最喜欢吹泡泡。

师:(出示吹泡泡图文)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啊?

生(齐):“噗噜噗噜,噗噜噗噜”

师:谁想来吹吹泡泡?

生2:(读得比较快:噗噜噗噜,噗噜噗噜)

师:嗯,你吹出了一连串的泡泡!谁还能吹出和他不一样的泡泡?

生3:噗噜——噗噜,噗噜——噗噜。

师:慢慢吹出的,这是怎样的泡泡呢?

生3:这是大泡泡。

生4:噗噜噗噜,噗噜——噗噜。

师:听出来了吗?生4吹出的是怎样的泡泡啊?

生5:我听出来了,他先吹出了一串小泡泡,后面又吹出了两个大泡泡。

生6:噗噜——噗噜,噗噜噗噜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7:他是先吹的大泡泡,然后吹出一串小泡泡。

师:请两个小螃蟹互相吹一吹,听听看,你的小伙伴吹出的是怎么的泡泡。

仔细品味这一段师生之间的互动,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段教学围绕的不过是“噗噜噗噜,噗噜噗噜”这组象声词,但在教师的貌似无意的引导下,孩子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变成了那群可爱的螃蟹,吹出了一连串不同的泡泡。其实在我们看来,教师不过是引导学生变换节奏来朗读这组象声词,但表现在学生身上就不仅仅是朗读了,那一刻学生们就是那群可爱的螃蟹,文中那些可爱的螃蟹就是学生们,两者在学生的朗读和想象中已经融为一体。此时再让学生去感悟小螃蟹的形象,无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在画面对比中渲染

【案例】林莘老师执教的《凡卡》

镜头一:

师:凡卡是怎么挨打的?哪些字眼刺痛了你的心?

生:揪、拖、揍、捞、戳……

师:小小年纪的凡卡,当他被老板……,他是怎么的疼痛?他又会是怎么的表现呢?假如你是凡卡,被老板……

(角色体验,交流感受)

镜头二: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凡卡的故乡(出示一幅美丽静谧的乡村图),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生:那是一个安静、美丽的地方。

师:生活在这里的凡卡,他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美好。

师:乡村美景就像一首诗,一首歌。同学们,这美好的景色在莫斯科能感受到吗?

……

两组镜头,两种不同的生活就这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是对比又是反衬: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衬出了凡卡现在的生活处境是多么的悲惨,而那一幕幕体现凡卡悲惨生活,充满血泪的画面又凸显出了凡卡童年时的生活是那么美好、静谧。就是在这样的对比和反衬中,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境,为凡卡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的同时,也理解了凡卡为什么对乡村美好生活是如此的向往。

四、在动作表演中渲染

【案例】许嫣娜老师执教《大海那边》

(出示小螃蟹在沙滩做操的画面)

师:(出示“操”字)做操要用手,所以“操”是提手旁。谁来读?

生1:读——cao——操。

师:你能一边读一边做吗?

生1:一,二,咔嚓,咔嚓;三,四,咔嚓,咔嚓,五,六,七,八……

(边读边挥舞双手做操)

师:嘿,你是一只好动的小螃蟹,你来读。

(生2边读边做操)

师:谁想来做领操员啊?

(一个小朋友跑上去)

师:所有的小螃蟹,跟领操员一起来。

生(齐):一,二,咔嚓,咔嚓;三,四,咔嚓,咔嚓,五,六,七,八……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常常让教师们束手无策,40分钟的课堂是如此的难以掌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但是在上述的案例中,许老师不仅用“做做螃蟹操”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手脚动一动”,放松一下,更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文中那群可爱的小螃蟹身上:伸着两只大钳的小螃蟹会怎么样做操呢?除了伸伸大钳还会不会左右移动呢?学生不仅动了手,动了脚,更动了脑!这样快乐的课堂一定会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

五、在影像媒体中渲染

【案例】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

课堂中虞老师呈现了自己精心选择的三份资料:

(1)日寇侵华期间摧毁民房、掠夺粮食、抢夺牲畜的画面。

(2)“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电影片段。

(3)五壮士的后续信息。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体验是非常遥远的文章,要学生们光通过朗读和想象是很难体会到五壮士的英雄本色的。虞老师的这些资料很好地架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通道,震撼的画面,无情的数字,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索,使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思维涤荡中逐渐伫立。

不同方式的情境渲染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真实的”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走近文本,甚至走入文本,在与文本语言近距离的接触中提升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

猜你喜欢
渲染情境教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三维软件在二维动画渲染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水墨写意 破晓啼莺
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