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纪念馆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教育方面,应义不容辞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丰富青少年的文化主活。这就要求纪念馆充分运用自身职能,主动配合社会和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扩宽知识面,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科学家纪念馆;未成年人;学习 ;培养;教育
科学家纪念馆属于人物纪念馆的范畴,是以某一位科学家的生平业绩、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为主线,以围绕学习、研究和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文化价值为内涵,深刻的再现了科学家卓越的禀赋、精湛的技术、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都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以来,科学家纪念馆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最佳场所,已经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参观科学家纪念馆,如何通过参观学习获得更大的收益?基于同观众的交流和日常工作的观察,现提出几点建议。
参观前充分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业绩,发现问题,做到带着问题参观。目前在全国各地有许多科学家纪念馆,如郭守敬纪念馆、祖冲之纪念馆、张衡纪念馆等,涵盖了天文、数学、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可能是一个缺陷,这就要求在参观前,从书本上、互联网上查找要参观的某一个科学家的事迹,查找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科研内容,把自己尚未了解而有兴趣或必须详知的内容勾画出来,并熟记于心或记在笔记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参观会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例如对于郭守敬这一元代杰出的科学家,许多人只了解他是一位天文学家,编制了《授时历》,研制了许多天文仪器,但是对他的水利成就和数学方面的成就不甚了解。参观前通过翻阅专业书泛泛的了解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对于弄不懂的问题要记下来,到纪念馆参观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或翻看图片寻找答案。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在参观郭守敬纪念馆时都是带着笔记本自己抄写,通过询问他们,都回答说通过记录,可以在展览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丰富了知识的结构层次。
参观中要多问、勤动手,做到及时快捷的解决问题。科学家纪念馆承载了许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在这里可以得到許多闻所未闻的科技信息,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大都对本专业颇为熟悉,有的是搞科研的技术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优秀的课外辅导员,这就要求未成年人在参观时要抓住机会,多问、多记、勤于动手。多记即用心记住某些展品的科学原理,某件藏品蕴含的信息资源及科学家创造的成果;多问就是询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认真听取讲解人员的讲解,积极回答讲解员提出的问题,在参观中与讲解员形成互动;勤于动手就是对于可以操作的仪器,要敢于动手。今天的纪念馆更强调亲自参与,注重展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未成年人处于充满好奇的年龄段,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使科学家纪念馆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让这些仪器成为学校辅助的实验器材。
充分利用纪念馆的辅助设施,更多的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今天许多纪念馆都配备了诸如学习中心、活动室、天文室、影像室等设施,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更有利的科学探索的条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文意义不可低估,未成年人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例如有些纪念馆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学校应及时与纪念馆联系,观测一些诸如木彗相撞、火星冲日、流星雨等特殊天象,学生们也应积极参加,培养一批天文迷、小发明迷等,为其树立远大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许多的科技馆、纪念馆都举行夏令营、冬令营,未成年人也应积极报名参加,增强他们的集体感。现在未成年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孩子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全家的神经,使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纪念馆在宣传及教育活动中,利用“五四”、“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吸引未成年人到纪念馆来参与纪念馆的讲解、清洁、藏品整理工作,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历练胆识。在国外一些中小学生都要定期到纪念馆做义工,例如在美国科学家罗德贝尔纪念馆,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志愿者到这里工作,学生志愿者每星期工作一个或更多的班次,每个班次4个小时,这些志愿者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这不失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补充。
参观后及时总结,要学有心得。参观科学家纪念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也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未成年人在参观后要及时总结,整理资料,以便发现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以后的学习来解答。正如学生在课堂以外做家庭作业一样,完成一篇参观心得作文,对自己本身抽象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总结能力都将是一个大的提高。
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参观科学家纪念馆,就会在未成年人中树立追求科学真理的理想,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刘晓洁(1982~),女,河北邢台人,毕业于河南许昌学院,主要从事邢台历史文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