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明,胡铁成
摘要:近年来,多数高校注重理工科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文化素养的培养, 而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感性思维的同时完善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起到文化的引领和传承作用。本文提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以探索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9-0030-02
如何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朝着更加适合目前文化境遇且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深思、探索的热门话题。高校作为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课程本身的地位、性质偏低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会面对很多迷惑。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是作为主课课程开设的,学生们要想考上自己心仪的或者家长期盼的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语文的学习不容忽视。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学科,引起各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语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他们当然会倾其所有给予保证。然而,到了大学以后,虽然大多数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因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已从原来的中心被挤向边缘。一些理工科院校和科系的教师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即可,完全忽视大学语文在对学生素质全面培养上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该课程开设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形成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
(二)课程本身的定位偏低
现在很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主要是为应对语文基础薄弱的理工科学生,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工具性的、中学阶段语言层面的。要用短短的几十个甚至十几个课时来解决理工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花费很多时间都没能学好的语文学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强调的是人文性、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首先,这个定位不够明确。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研究,多数研究学者的观点已接近一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这一点已形成共识。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必须推陈出新,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实现不了,反之定位太低,也不称其为大学语文。如果继续沿着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思路走下去,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丧失的局面就会愈演愈烈,这将会大大推进大学语文边缘化的进程。
(三)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全国各大高校凡有中文系的院校,其中大部分教师都希望从事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只有部分教师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技术至上、人们头脑中充斥着实用主义的今天,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决定着受重视的程度,当然,这也势必关系到该教师今后评职晋级和待遇等诸多问题的优越性。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被认为是博而不精,在科研经费投入、晋升职称、待遇等方面将会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因此,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水平上就避免不了存在良莠不齐的局面。一方面,新教师缺少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不安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想向专业课程发展;最终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大学语文课程不得不被边缘化。
(四)教学理念落后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着眼于世界性文化语境,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在提倡与时俱进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大学语文教学要在“推陈出新”的“新”字上做文章,不仅教法要新,形式要新,而且内容也要新。
其实,在各个高校中,有很多对大学语文感兴趣和愿意学的学生,他们从大学语文课程中受益,在走上社会之后充分体会到大学语文给予他们的良好文化修养和高尚文化追求。他们是大学语文教学成功的范例,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所追寻的目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
二、大学语文是文化传承和引领的有效载体
以儒学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引领和传承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是文化传承和引领的有效载体。
我国大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创建、人才的培养和思想引领,始终立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并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乃至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发挥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独到的不可低估的功能。在教学中,可以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审美教育。大学语文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大学语文的选材涵盖了古今中外优秀人文精神的精华。对高校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学习既是学生涵泳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培养自身人文素质的过程。
(一)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素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重要课程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课引不起大学生兴趣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框架。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延续,这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它的综合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素质、陶冶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近年来,网络、报刊、杂志中不断报道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道德素质下降。特别是大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强烈质疑与不满,他们觉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怕吃苦,缺乏奉献精神,这让大学生在就业上吃了不少苦。然而,这些最基本的人文道德正是大学语文教材所选作品的精华所在。而大学语文课程中所提炼的一些作品正是中外历史的文化积淀。它们或是家喻户晓,或是感人肺腑,或是千古的绝唱,其内容博大精深,散发着思想的光辉。这些精彩的故事、名言警句都对当代大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无一不体现大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载体。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慷慨激昂,激励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斗争精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逍遥的自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更值得当代大学生效仿与推崇。因此,大学语文必须走自己的路,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大学语文活在教师和学生心中。
(二)大学语文是基础技能的载体
文学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当今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时代、图像化时代,文学的存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文学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因为它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因此,大学语文作为文学的重要载体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于是名著中兵家胜败不再重要,尔虞我诈不再可耻,人们所关注的其中处事技巧、为人方式,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处于不败之地。而在我们眼中扑朔迷离的《聊斋志异》、体现凄美爱情的《红楼梦》、再现巾帼红颜的《花木兰》都已不再是小说,它们体现的是中国的园林艺术、服装设计、茶文化、中医学甚至是美学体系。因此,大学语文这一载体不容忽视。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人们的人文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相应随之提高,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大学语文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中所选篇目绝大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仅涵盖丰富 ,语言优美 ,而且思想性极强,每篇文章都是真善美的结合体。教师在教授大学语文的同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常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辱观、使命感、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从而激励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以助于形成完美人格,达到了培养并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统一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校的语文课程,其基本特点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语文”虽不能与物质食粮相提并论,但可以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而现在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集中体现,民族的素质广义上说就是文化素质,它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方面,而工具性文化素质和观念性文化素质 ,这两点与大学语文的两个基本特征相互照应。因而,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应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三)应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
大学语文课在很多高校只学习一到两年,大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必将课本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所以大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从义务教育阶段到大学阶段的十几年中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常识,了解很多国家、作家的作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到了大学阶段的语文课教学就不单纯是要把语文知识扩大化,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把大学语文学科贯穿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到大学语文是终身学习、终身受用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