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四维”思考

2012-04-27 01:53陈庆国
传媒 2012年7期
关键词:四维菜价春茶

文/陈庆国

作者系江苏泰兴电视台新闻频道副总监

当下,伴随着多媒体的日益兴盛,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都将深度报道作为其主要发展方向去着力打造,强化它的舆论引导能力。深度报道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固有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选题、现场、链接、点评这“四大要素”,构建了深度报道中的“四维”定律。

选题——新闻的时势指向

现代传播从媒体社会功能出发,更加重视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公众所关注的,就是媒体重视的。思路决定出路,好的选题来自对宏观与微观多层面的思考,理论与实践、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统一。

2012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播出了《2012年春茶玄机——天价茶寻踪》(以下简称“春茶”)。“一杯春茶贵比黄金,茶喝的是味道还是面子?一棵茶树热过股票,茶富的是茶农还是茶商?”打开经济问号,财经报道开宗明义,在近50分钟的新闻调查中,为天价茶寻踪。

无独有偶,5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出《天气转暖为何菜价逆势走高——“一颗白菜顶一斤半肉”现象解析》(以下简称“菜价走高”)。新华社记者敏锐地发现今春部分蔬菜价格逆势走高的不正常现象,多路记者分赴全国春季蔬菜主产地、种植大户和批发市场进行报道,并采访了经济、农业、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价格是市场的风向标,中央主流媒体密切关注农副产品价格,因为农副产品价格时刻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作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责任和担当毋庸置疑。与重大热点问题对话、就当下新闻发问、在未来走向上引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流媒体更应重视直接关系到发展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媒体要有全球眼光,用更宽阔的视野处理问题,以“快+多+思”有效提升媒体竞争力,这也契合了党政重视与社会关注的议程设置原则。当然,我们也应留意社会长河中的漩涡,进行“冷”思考。

现场——新闻的长度指向

顾名思义,现场就是事件的发生地,包括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显性和隐性信息。央视“春茶”报道走访了两省三大产茶基地、两个批发市场,跟踪采访了茶农、茶商、业内专家,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见表1)。值得一提的是,“春茶”报道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优势,大量运用同期声和特写镜头,甚至图表的展示,加上记者走访串联,使节目现场感十足,体现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的报道特色。

表1 2012年春茶现场分析

新华社“菜价走高”的报道,采访了山东、广西、海南等蔬菜主产地,从进超市到田头再到市场,采访人物既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有官员与专家(见表2)。从传播过程来看,首先作者从消费者、受众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菜价走高“抱怨”的态度,采访中,受众的表达权得到了尊重;其次,点面结合,充分运用数据说话,这与专家点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信息链,且相互传递,强化了新闻的信息诉求和报道的价值取向。总而言之,在现场报道中应以人为本。人始终是新闻的着眼点、报道的主体,也是新闻的切入口。他们既是新闻的当事人,也是信息源;既是参与者,也是评论者。人成为传播者和受众的桥梁,是具象化的事和抽象主题的结合体。

表2 2012年菜价走高现场分析

就深度报道而言,当前“现场”已呈现出多点和多层的特点与趋势。重视现场,用好现场,穿起一连串珍珠般的新闻片段,有助于生成对比、悬念的新闻结构篇章,产生新闻意蕴,推进报道向纵深发展。这已然成为新闻的活力和魅力所在。

链接——新闻的宽度指向

在央视“春茶”报道中,传播者特别注重了现场这一环节,大量的信息来自茶场、茶农、对大小茶商与专家的现场采访,但缺少了消费者与观众的介入,他们的反映、诉求,并为得到有效、充分的表达。另外,其他媒体平台作何反应,包括多媒体的链接,同样没有进行采访设计,因此报道缺乏叠加效应,链条缺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放眼望去,一些报道,特别是一些重点报道和深度报道,还或多或少地忽视多媒体的存在,忽视日益变化的受众与环境,这无异于掩耳盗铃、自说自话。

新华社“菜价走高”的报道中,尽管已经有了受众的参与,但是同样缺失“环境”的介入。同时,对于信息的有效分析也不够充分。其实,劳动力成本贯穿于蔬菜生产、批发经销、运输和仓储等各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推高手”,农药、肥料等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另外,在菜价的报道过程中,也缺乏相关媒体的链接和解读,报道仍缺乏厚度。

“链接”——叙述着新闻事件的前世今生,增强或唤起着不同群体的历史记忆,也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深度报道的思维和途径。目前,“链接”的形式也日益丰富,既有单一事件的背景回顾,也有同类事件的组合报道,甚至同一事件的多重反映。既可以从时间上入手、也可以从事件、人物、原因、影响等方面着眼,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的形态。

点评——新闻的高度指向

好的点评可以做到剖现象、析原因、道真相、释趋向。“点评”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电视中,既有记者现场点评式,也有报道加主持式,还有嘉宾主持式,现在还出现了“室内情景剧式”;在报纸上,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各类评论,也新增了以新媒体来源为主的“声音”,评论人员当中,目前多为专家学者、特约评论员,他们以其专业的眼光、丰富的阅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解疑释惑,理性把握。可以说,“点评”的水准,助推新闻的高度,重构新闻的价值。

央视“春茶”报道中,记者采访了20多人次,专家和专业人士就产地、气候、产量、品质和价格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曲径通幽,步步深入(见表3)。尤其是请专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鉴定品质基本相同、茶叶价格却相差多倍的环节设计,具有很强说服力。多个场景,反复运用“两面提示”,强化传播效应,“天价”玄机,昭然若揭。

表3 2012年春茶现场分析

在新华社“菜价走高”的报道中,如何理性看待春季菜价?如何解决“菜篮子”?这是采访的核心所在。记者采访了农民、批发商、专家和官员(见表4)。相关专家的意见富有建设性,为解决菜价走高提出了方向和办法,发挥了纸媒善于分析的优势,但原文却忽视了对重要参照物的分析,生猪价格受季节性影响同样较大,受运输特别是油料价格的影响也不小,而且涉及饲料、粮食等的综合性影响更大。生猪价格有没有变化?原因何在?是不是国家扶持能繁母猪政策产生了效果?若在报道中加入这一参照系,数据和分析给读者的感觉将更加具象。

表4 2012年菜价走高分析

尽管每一篇深度报道,其选题、现场、链接、点评的比重不一,也有重叠和详略之分,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多媒体语境下,我们应该积极认识,自觉、自信地运用“四维”定律,实现多维思考,有助于提高新闻采访、制作、策划的质量,提升传播的效果。

猜你喜欢
四维菜价春茶
多种菜价回落
涨,涨,涨!菜价上涨后,鸡蛋咋也不“淡定”了
如何看待近期菜价上涨
春茶不宜贪尝鲜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人大代表问菜价
“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浅析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四维”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谈四维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