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马 莉
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水色,浓郁的回乡风情,淳朴的民俗民风,构成了宁夏悠久、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成就了宁夏新闻出版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品格。
6月4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塞上银川落下帷幕。连日来行程异常繁忙的宁夏新闻出版局局长朱昌平在位于兴庆区北京东路的宁夏出版大厦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传媒》:第二十二届书博会在银川举行,这对于宁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朱昌平:意义重大。本届书博会既是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厚积薄发的成果展示,同时也是宁夏新闻出版事业步入下一段征程的新的起点。
首先,这是一次向全国新闻出版界宣传宁夏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状况的绝好机会。在展馆里,宁夏团的主展位陈列了近年来宁夏新闻出版业取得的主要成果,外观设计凸显了回乡特色。四天下来,观展者、洽谈者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次展示宁夏形象的好机会。作为东道主,宁夏人民热情地迎接来自全国出版界的友人们,用文字让大家领略宁夏的黄河文化、回族文化,用服务让大家体会宁夏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
其次,本届书博会的成功举办,对宁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书博会增进了全国出版界的沟通与交流,会上达成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和交易。而过去,宁夏与外地出版机构展开多方合作的动力不足,成果不多。此次书博会,让我们能够与真正有实力、有资金,并且愿意向西部拓展、具备一定实力的出版机构近距离地接洽,这对宁夏的新闻出版业而言,意味着真正的机会。
第三,对于宁夏的出版人来说,这是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出版业代表来到宁夏参展,举办了多场活动,促进了作者与读者、出版与印刷,特别是宁夏出版界与外地出版界的对接。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让我们再次重新审视自己,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第四,本届书博会的举办得到了宁夏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筹办过程中我们也更清晰地找到了宁夏新闻出版业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结合的切入点和关联度。比如说,书博会举办期间,我们共接待了5万多人,这必然对宁夏旅游、餐饮、酒店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再者,通过参会,很多人对宁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评价非常高,他们回去后一定会用文字或者其他方式讲述在宁夏的所见所闻,这对宁夏将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宣传。客观上,宁夏新闻出版业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今后会得到政府更加大力的支持与投入,宁夏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就会更好。
《传媒》:与其他省市相比,宁夏的新闻出版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朱昌平:宁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首先,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发展与中东、中亚、西亚等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天然纽带,在研究和传播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宁夏的首府银川市具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是西夏古都,在西夏文化研究方面,实物资料多,专家资源丰富,研究氛围也十分浓厚。第三,打造具有宁夏特色、宁夏魅力、宁夏气派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是我们的发展思路,加之特殊的民俗文化,造就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作家。以上三方面可以说是宁夏新闻出版业坚持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兼容并蓄,融合发展,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传媒》:宁夏地处西部,是否仍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局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破解?
朱昌平:宁夏新闻出版事业与宁夏的区情一样,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基础差、底子薄,资金匮乏、市场狭小,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也不足,推动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抓手也不多。面对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等困境,“发展”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近几年的发展,给我们诸多启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唯有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和方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难题。而且必须加快发展,不加快发展,只会永远落后;还必须科学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推动新闻出版业长效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一是帮助出版单位筹措更多的资金。在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的支持下,近两年,我们通过申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等项目,先后得到26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在宁夏的新闻出版史上是少有的。此次书博会,我们又从办会经费中拿出400多万补贴新书的出版。二是争取总署的支持。9年前,我刚到出版局的时候,宁夏人民、教育、少儿三家出版社每年总共只有200多个书号,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以来,为支持其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不断与总署沟通协调,书号分配逐年递增,目前已达到每年近千个书号,政策环境大大改善了。三是争取宁夏地方财政的支持。2006年,宁夏出版社转企改制成立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新闻出版局以群众利益为重,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原出版社的离退休人员转由财政供养,这也极大地减轻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的负担。此次书博会,我们又争取到自治区财政2000万元的大型活动经费。这次书博会宁夏团的布展参展都是自治区财政投入的,给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极大的支持。四是在市场开拓方面不懈努力。银川被国务院批准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为宁夏建立向西开放的平台和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出版论坛,我们重点面向阿拉伯地区,主要是把我们的图书翻译成阿拉伯语传播出去,力争逐步加快新闻出版产品、服务、企业、资本“走出去”步伐,以提升宁夏新闻出版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媒》:刚才您主要谈了图书出版,在新闻方面特别是报刊出版,宁夏的市场情况如何?
朱昌平:新闻这一块儿,地域性更强一些,因为大家都很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有一组数据:截至2011年,全区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4份,全年发行量10515万份,年总收入4.58亿元,比2007年的1.5亿元增长3.05倍。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是宁夏地区报业市场和传媒产业的主力军,2006年7月,以《宁夏日报》为龙头,整合《新消息报》《法治新报》《现代生活报》《新知讯报》《华兴时报》《小龙人学习报》六种报纸和《理财世界》《看天下》两种杂志,以及宁夏网组建而成。2009年8月,宁夏区党委又把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经营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宁夏报业传媒公司,实现了新闻采编与经营业务的分离。近年,宁报集团以报纸为依托,开展多元化发展,并通过体制改革,创新机制,高效集约化经营,实现了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的转变,逐步显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活力。
期刊方面,宁夏有36种公开发行的杂志。在宁夏市场不大的情况下,一些杂志积极寻求与外地的合作。比如,《看天下》现在已经办成了旬刊,期发行量达到50万份;《博客天下》创办较晚,期发行量也已达到22万份。此外,《收藏界》是民营经济进入杂志的一种尝试。现在在北京开拓市场,做得也比较成功,年底准备做成旬刊,在此过程中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商业运作。对于这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杂志,我们主要还是在管理上更加重视,通过审读在内容上把好关。而对于社科类、学术类的杂志,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经营上困难比较多,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扶持。
《传媒》:作为宁夏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办公室主任,请您谈一谈宁夏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目前进行到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得失?
朱昌平:继出版单位顺利完成转企改制以后,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宁夏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宁夏第一批49家,包括宁报集团所属的7个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是从去年12月进入实施阶段的,按照改革时间表,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目前来看,转企改制的过程,应该说比较顺利,人员分流安置也比较平稳。拿宁报集团来说,改革实现了编采和经营的分线运营,将经营性资产评估剥离,转入集团所属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经营。原集团所属各经营单位经整体划转,纳入宁夏报业传媒公司相应的子(分)公司;印刷和发行公司完成整合;传媒有限公司和其所属的广告、发行、物业子(分)公司全部办理了工商和税务登记手续。人员上,核销了划转到公司的180名在编人员的事业编制,核定传媒公司企业身份人员394人,具备条件的与其全部签订了企业劳动用工合同,并按企业管理办法,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
得益于改革,报业的内部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宁夏日报》今年年初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扩了版,并改成了全彩印刷。现在周总版数84块,与《重庆日报》《四川日报》并列西部省报第一,是西部第二家全彩印刷的党报。
机制改革同时也带动了新闻改革。在报纸内容上,按照“更权威、更专业、更创新”的要求,加强了重大报道的组织和策划,有“七个关注”:关注中心、关注基层、关注热点、关注民生、关注市场、关注时尚、关注休闲,这就很好地发挥了党报旗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当前,《宁夏日报》将新闻改革与“走转改”活动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引领主流舆论的内容改革,主动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习惯,有力地提升了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今年1—5月,《宁夏日报》的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2倍,收入增长了54.15%,利润增长了203.83%。
在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有着很多深刻的体会。首先,改革要解决的是观念的问题。身处新闻舆论的前沿阵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要看认识能否到位,要看广大职工是否成为解放思想的主体。第二,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什么方向?就是先进文化的方向。什么原则?就是主流价值观。第三,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速度、力度与干部职工的可承受程度相适应。
6月1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银川开幕。图为宁夏团展区
《传媒》:近几年,宁夏新闻出版业的成绩尤为显著。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宁夏新闻出版全行业完成增加值12.15亿元,占宁夏自治区GDP的0.59%,实现利税1.21亿元。能取得这些成就,您认为原因何在?
朱昌平:通过近年的发展,宁夏新闻出版产业和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崛起。原因的话,一是时机。国家和本地区的项目支持为宁夏新闻出版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如2011年,我们紧紧抓住中央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的契机,联合自治区发改委编制了《宁夏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2011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表》,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获得中央财政819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行业从业者艰苦努力的结果。
《传媒》:宁夏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新目标?
朱昌平:今后五年,是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空间更加广阔、后劲更加充足。前几年快速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也让宁夏新闻出版业在“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占据了先机。
“十二五”期间,宁夏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秉承改革、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新闻出版舆论导向,认真履行新闻出版职责,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宁夏新闻出版业大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大繁荣。
具体的目标,一是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培育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逐步加大新闻出版业在全区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使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全区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还有个数字上的指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行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传媒》:从事新闻出版业这么多年,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最深的感受或者希望?
朱昌平:最为感到欣慰的,就是这些年来新闻出版业锐意改革,成果惠及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就说“农家书屋”工程吧,从2008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至2011年,经过4年的建设,宁夏2786个行政村和涉农系统的农民从此不再看书难。
要说希望,我想我们应该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让每一位为宁夏新闻出版事业做出贡献的人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政策范围内,尽全力保护全体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他们才是发展的后劲儿。
在回京的飞机上,记者读着宁夏出版界一位青年编辑的随笔,似乎更加体会到了朱昌平局长的希望所在。随笔中这样写道,“我,不过一介书生,能做的,也唯有一心一意尽己所能,让更多闪光的思想不至湮灭,让更多良心的质疑不至泯灭。忽然间,体悟到工作的乐趣,真实地爱上出版这个行当。”
朱昌平,笔名牛撇捺,1957年生于兰州,副研究员,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兼任《共产党人》杂志社社长,宁夏电视台台长。担任过的社会职务有:宁夏杂文学会会长、宁夏青年理论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宁夏青联常委、宁夏社科联副主席、宁夏新闻工作协会(记协)副主席、宁夏第九届人大代表。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过论文约百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各类书籍30余部,以牛撇捺的笔名发表杂文千余篇,著有《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冒烟的石头》《针尖上跳舞》《拟谏官文化》《枕着唐诗梦游》《倒提笏板》等12本杂文随笔集。编著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回族文学史》《中国西部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研究》等理论著作。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宁夏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全国及省级奖励,另有十余篇杂文获全国及省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