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昌建
2012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楚天都市报》与《楚天金报》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资源内耗,开始重新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根据改版要求,改版后的《楚天金报》将主打“财经”“情感”“民生”三张牌。
这其中,财经特色一直是《楚天金报》拓展个性、聚合读者向心力的利器之一。通过本次改版,《楚天金报》的财经特色被进一步强化。除了保持在证券报道、创业导航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外,还特别增加了《理财》《消费》《收藏》等财经板块。在新闻写作方法上,则强调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撰写财经新闻,以社会新闻的方式操作财经新闻,并将其一以贯之于财经报道中。大大增强了财经报道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市场反应来看,这一策略不仅甩开了同质化竞争的纠缠,也凝聚了主流读者群。
从小处着眼,向大处着手,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的报道思路,是都市报财经报道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本次改版对《楚天金报》财经内容进行创新的基本要求。
百姓视角。在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服务的纠纷中,对信用卡、存贷款和理财产品服务的投诉比例居高不下,2012年改版开始后,编辑部热线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这类报料。2012年3月,《楚天金报》推出了系列策划报道《江城金融“雷区”调查》,分别从购买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兑换小币种等方面以案说法、揭露真相。在报道推出的4天内,编辑部就接到了300多名读者的电话。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就在于抓住了经济领域中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将大多数普通百姓关注的问题和欲知的事情,变成财经报道话题,有服务性、警示性。
见人见事。在财经新闻中讲故事,应把人的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既报道经济活动,又同时写人,融入人的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使财经新闻人格化、具体化。在系列策划报道《江城“金字招牌”沉浮录》中,以“曹正兴”“白海记”“长生堂”“马应龙”等武汉六个老字号的传承人为切入点,向受众讲述企业兴衰成败的故事。故事鲜活,处处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富有人情味,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还原细节。有人说,没有细节的故事,只是一副死人的骨架。财经报道尤其是系列报道,如果缺乏故事的信息含量和较强的现场感,动辄几千字的稿件仍然乏人问津。可以说,细节越多越生动,才越能打动人。
在大型系列报道《湖北农产品俏销走四方》之《贩蜜记》中,为了叙述蜂农迁徙中的艰辛,记者一路追随蜂农,用细腻的笔端记录下了转场过程中,蜜蜂因停车而大量飞走的场景:
车辆还在高速公路上慢慢地挪动,等满载归来的蜜蜂们飞回原地时,蜂箱已经不在了。“惊慌失措”的蜜蜂们只有乱飞,很快被来往车辆撞死。“真心疼啊,一群群的蜜蜂都被撞死了,我们养了这长时间,都有感情了。”老万的老伴儿坐在地上,红着眼睛抹着眼泪说。
后来,老骆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央求货车司机将车辆停在路边,等天黑后,蜜蜂归巢再运输。尽管如此,老骆和老万共210箱的五六百万只蜜蜂,估计损失了三四成,“每板蜂巢上的蜜蜂明显稀少了。”
详尽的细节描写反映出蜂农的辛苦与不易,并将贩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予以揭示。恰如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所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该报道推出后引发了读者的各种讨论,报道效果良好。
改版伊始,《楚天金报》就确立了财经报道除了帮助读者开阔视野、获得启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服务读者实用需求的理念。在改版过程中,我们将报道的实用性作为都市报财经报道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加以落实、推进。
本土化、原创化是实用性的实现前提。新闻的接近性要求关注本地。武汉等二三线城市较之一线城市的都市报而言,无法获得更多具有权威性的一手新闻来源,不具有直接采写全国性财经新闻的实力。在这一背景下,在当好民生政策、经济数据的“翻译官”的同时,只能选择从本土化、原创化上做文章。备受读者推崇的《解码江城红木家具》《江城湖景房调查》《新吉庆街百日探访》等系列报道,无一不是本次改版中采编出的与武汉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报道。
为生活提供服务是实用性的着力点。“打开消费问号”是《楚天金报》改版过程中几组财经策划报道最有力的抓手,报道侧重于为受众的消费生活服务,比如消费市场观察、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投资活动。围绕这一策略,先后推出了《江城婴幼儿奢侈品消费调查》《揭开江城鞋价的秘密》《掘金江城地下商城》等十多组系列策划报道。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市民对消费信息和投资信息的需求,也受到了读者和新闻专家的好评。
形式活是实用性得以实现的捷径。随着阅读跨入“速读”时代,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情况已属罕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新闻即使可读性再强,也可能由于信息的芜杂而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从读者的眼皮底下溜走,可读性强的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变成了“不读”。
因此,在本次改版中,《楚天金报》对待市场观察类的策划报道特别注重“宏观背景”“记者感言”等新闻的辅助手法,力争让大新闻有小切口、大题材有小看点。在呈现方式上,还特别注重运用图表。如在大型系列报道《湖北农产品 俏销走四方》之《贩蛋记》中,两个版面分别运用了曲线图、条形图。清晰地表现了鸡蛋从湖北农家转手到乡镇合作社、汉口禽蛋批发市场、广州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再到广州综合菜市场,一路上的价格变化。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了新闻意图及蛋价走势,为枯燥的财经新闻增加了趣味,增添了社会性与可读性。如果用文字一一描述,估计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啰嗦且不易引人注意。
改版过程中,针对都市报财经报道普遍存在的,利用权威性、公开性、时效性等自身优势,阐发倾向性非常明显的观点,或者“专家说啥就记啥”,操纵社会舆论的错误报道方向,及更严重的财经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楚天金报》特别提出了“财经报道也要有社会责任”的理念,并在改版过程中对记者编辑不断进行引导。
认识自我,理清媒体的社会角色。从传播学角度看,媒体是联系社会现实与普通市民的媒介。我国媒体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记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私我,他是代表公众去收集各方面的真实材料和情况。如果媒体和记者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利益面前,就有可能成为私利或者利益集团的“使唤丫头”,这一点是一定要避免发生的。
提升自我,提高报道的专业水准。《楚天金报》财经报道的改版特色之一就是强调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撰写财经新闻,同时要注意避免故事仅限于个案,缺乏典型性和普遍性,或者缺乏有效的财经信息。这就要求财经记者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根底,才能让受众根据新闻故事里的经营理念或各种数据做出经济判断,实施经济行为。
同时,财经报道社会化的责任担当还要求记者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围绕一个选题或者一个策划,深挖下去,写好故事,写出人物。在这方面,大型系列报道《湖北农产品 俏销走四方》是个样板,把深度和广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起到了关注社会、引导舆论、揭示规律、服务百姓的积极作用。
对于《楚天金报》,改版是今年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改版绝不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通过成功改版所确立下的定位、理念、报道手法等必须不断贯彻,才能让《楚天金报》在中国第二代都市报的阵营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