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扩散特征研究

2012-04-12 18:40张永红牛冲槐秦雪霞
关键词:科技型隐性效应

张永红,牛冲槐,秦雪霞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知识对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起基础性的作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只能是组织所独有的、有价值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有利于组织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隐性知识扩散已经成为组织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国内,首先,学者们对隐性知识扩散机制、扩散模型及影响隐性知识扩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刘光容、娄策群分析了知识扩散的自溢机制、裂变机制、模仿机制、创新机制和培养机制,认为应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知识扩散机制;[1]冯斯波、吕筱萍探讨了知识扩散系统的复杂性质,论证了知识扩散的分形特征及功能,并给出一个近似的分维数 (关联维数);[2]张德茗、杨楚欣综合分析隐性知识扩散特性和模式,提出影响企业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因素集合,并运用ISM方法,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3]

其次,学者们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不同的情境来研究隐性知识扩散问题。施杨、李南等对团队知识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组织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是构成知识扩散网络的特征向量,并剖析了影响团队知识扩散的结构、行为、主体和环境等因素,[4]还通过对团队知识扩散相关表征的界定,确定了复杂环境下团队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基本认知,得出组织学习是影响其有效配置的内在动力,[5]构建团队知识扩散与组织学习的动态模型。[6]王娟茹、潘杰义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影响知识扩散的关键因素,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建立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向企业扩散模型。[7]李莉、党兴华、张首魁定义了知识位势,探讨知识扩散的条件,给出了知识主体的知识扩散位势函数,并对知识主体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主体进行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8]岳洪江基于十年管理科学期刊间引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跨世纪管理科学知识的流动扩散网络的结构特性。[9]郭将、张黎等学者引入物理学中 “场”的概念,构建了知识扩散场和知识扩散场图,探讨了知识扩散的梯度、散度、供求平衡原则和梯度最小原则,认为知识和资本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和有效组合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形成规模效应,并对其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10~11]郎杰斌、袁安府按知识扩散的程度将知识的生命周期分为孵化、培育、推广与普及四个阶段,并对影响知识扩散的四种因素 (知识流通与分享的非正式组织系统、信息技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2]李青对知识扩散的研究脉络进行了基本回顾,认为知识扩散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经济学和区域与城市研究,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学观察单元从企业转向空间具有必然性。[13]黄训江针对层级组织中知识扩散特征,构建了层级组织的知识扩散及其绩效度量模型,利用仿真技术对层级组织的知识扩散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层级组织知识扩散绩效的优化策略。[14]

在国外,日本知识管理学家Nonaka,Ikujiro.提出的知识创造模型即SECI模型涉及知识扩散问题。[15~16]瑞典隆德大学教授哈格斯特朗20世纪40年代对技术扩散模型的研究表明技术扩散具有S型轨迹,从而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后来学者提出多种水平和等级式的空间扩散模型。Siebert认为除人口密度和地理邻近性外,发送者、接受者和交流系统也是影响知识扩散的因素,这三个因素都有缺陷,会影响知识流动的速度。1962年阿罗就指出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的性质,罗默在此基础上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克鲁格曼认可知识扩散的重要性,认为由于知识外部效应的重要和强大,知识可以超越行政边界自由扩散。区域学者们坚持区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特征,研究知识扩散的渠道、条件、方向、机制、和载体。哈佛大学的Zvi Griliches于1992年定义知识扩散为 “做相似的工作并从彼此研究中受益”,即偏向同类产业之间的知识扩散。而Jane Jacobs认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下的知识扩散,更有利于地方竞争力和创新。1996年Audretsch和Stephan通过知识人才的流动研究知识扩散,分析了大学里的科学家和生物技术企业分布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地理邻近性。[13]

综上,学者们对知识扩散已有了颇多研究,但主要侧重于知识扩散本身或具体组织层面的知识扩散机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特定情境中知识扩散的特征研究相对较少。知识是以人的智力这种无形的资源为依托进行扩散和创新的,知识扩散的强度、速度和方向受成员间紧密程度的影响,知识人才流动是知识扩散的主要载体之一,[17]人才特别是科技型人才的能动性对知识创新及其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隐性知识的特点和知识扩散特征,以促进知识的有效扩散和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分析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

一般地,经济要素及其相关活动在一定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会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科技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要素,在物理空间或者逻辑空间上的集中会导致其在某些空间中的密度高于其他空间,形成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

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与要素的配置与组合现象,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结果,表现出空间性、聚类性、规模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二是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18]

(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即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结果,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以量变为主,突出表现为科技型人才聚集数量的增加,高级阶段则以聚集效应的出现为标志,突出表现为科技型人才之间的融合度提高,并出现科技型人才使用中的加总作用。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主要特征有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区域效应和规模效应八种。[18]

二、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特征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

1.知识及隐性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知识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编码方便,容易沟通且易被竞争对手学到,难以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显性知识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和灵感的那部分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并且是在不断演变的,或以数据、信息的形式无序地存放在某些地方。隐性知识一般不易表达,是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的知识,因此难以被别人复制或窃取,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它需要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对数据库和知识库的挖掘,对分散的知识进行集成,才能产生出新的知识。[19]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科技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组织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组织外部获取的隐性知识。

2.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特征

(1)意会性。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它包括那些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5]它深植于科技型人才或科技型组织的行动与经验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所以它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也很难被别人模仿,只能通过人才聚集过程中的仔细观察、深刻意会、直接交流及紧密合作而获得。所以,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比较困难,扩散成本较高。

(2)垄断性。科技型人才拥有的隐性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是科技型人才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经过艰苦努力取得的知识。它产生于特殊背景,其价值的载体是科技型人才个体。谁掌握这些关键性的隐性技巧、诀窍和经验等,谁就能获取垄断收益。反之,隐性知识通过扩散、传播和交流给他人,其所有者则会丧失竞争优势,隐性知识的垄断性也就被打破,而由隐性知识带来的超额收益和内心成就感也会大大削弱。

(3)多层次性。科技型人才的年龄、学术技能水平以及他们的学习环境、教育背景、所在地域文化、生活环境等都有差异,其拥有的隐性知识类型、方向、结构也不同,呈现出多层次性。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和受环境约束等特性,加上科技型人才聚集中人才的密集性和学科的多样性,使得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具有覆盖面广、承载量大、专业化强等特点,其扩散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简单交融,而且呈现出多样性。高层次的教授、专家、学者、高级工程师等科技型人才知识水平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对隐性知识的理解更加严谨深刻,并且他们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会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增加隐性知识的含量和提升其层次级别。

(4)增值性。通过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和组织学习,科技型人才拥有的隐性知识会创造新的更高的价值。当有限的知识资源被不同的行为主体即科技型人才个体拥有的时候,知识交换就成了知识组合的先决条件。科技型人才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同,交换隐性知识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组合,进而创造新知识,包括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新,从而产生1+1>2的扩散效应。[17]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所具有的上述特征,影响着隐性知识在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扩散。

3.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扩散

知识扩散既是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知识主体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扩散可以降低知识成本,并随着扩散主体和受体技术和经验的增加,大大缩短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扩散进行了界定,李莉、党兴华等人认为,知识扩散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传播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8]李环认为,知识扩散是从发源地向外进行空间的传播和转移,或被其他地域通过合法手段从知识生产者传递到使用者的过程。[20]张黎等人更是从场定义直接给出知识扩散如下定义:知识扩散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影响知识扩散的要素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分布,也称为知识扩散场。[11]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指在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情景下,各种影响知识扩散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聚集区域内扩散源和吸收体间产生的知识时空传播和转移,进而提高聚集区域整体综合知识能力的过程。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同样,知识扩散也包含显性知识扩散和隐性知识扩散,其中隐性知识扩散是人才聚集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科技型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和区域经济要素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较其他区域而言,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拥有更多的知识和人才资源,具有更有利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科技型人才聚集,是隐性知识扩散的最好方法,更易产生隐性知识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

(二)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的特征

1.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系统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特征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具有丰富的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单元之间的联系随着扩散过程的进行与日俱增,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相互交叉、重叠、渗透,在隐性知识扩散中体现出强烈的复杂非线性特征。[2]

(1)隐性知识扩散具有主体多元性。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组织成员具有多样性的层次结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信息中心,以网状形式向其他成员延伸信息流,这种信息交换的幅度与扩张度都很强,组织各子系统之间、成员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自由全方位交流使得隐性知识扩散系统呈现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征。

(2)隐性知识扩散具有多层次性。隐性知识扩散系统中,个人、组织、产业等形成不同水平的层次结构,在科技型人才聚集中,这种扩散可以跨越若干层级,容易产生差异显著的扩散效果。科技型人才的隐性知识是由其体验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构成,包括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要素,依附于科技型人才的大脑或技能中,通常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科技型人才个体之间存在知识势差以及语言表达、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以及隐性知识的多层次性,会制约扩散主体对外信息交换的范围和速度。一般地,同质成员间的隐性知识扩散快速有效,而异质成员之间的隐性知识扩散就显得粘滞性更强一些。

(3)隐性知识扩散具有环境复杂性。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环境,环境提供系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资源、激励及其他积极条件,同时又会对系统施加约束、压力,产生消极性,甚至危及系统的可持续性。隐性知识扩散所处的环境是经常性与变动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无法准确预期,增加了隐性知识扩散的复杂性。

科技型人才的聚集不仅为组织增加了知识流动渠道,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扩散网络整体的结构特性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基于共有发明人的组织间创新知识扩散网络表现出了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即较高的集聚系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6]同时,隐性知识扩散系统呈现出连接多样性、交互作用性、动态演进性等非线性的动力特征。

2.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机制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

知识扩散机制可分为自溢机制、裂变机制、创新机制和培养机制等,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境,科技型组织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选择和运用不同多样的知识扩散机制。[1]

隐性知识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人边际收益,特定组织的隐性知识外溢到其他组织中,这种溢出效应是隐性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的结果。科技型人才作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他们的流动聚集,引起隐性知识的流动、聚集、扩散,人才聚集系数越大,同质化程度越强,人才组织间空间距离越小,聚集效应越强,隐性知识扩散的速度、数量就会快速上升,知识溢出的效果就越佳,从而实现隐性知识扩散的自溢机制。

组织动力学认为,当群体规模以算术级数增长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数量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4]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人才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这是隐性知识扩散网络生成并运作的基础。通过科技型人才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新的隐性知识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体现了隐性知识的裂变机制。

在科技型人才聚集过程中,作为隐性知识扩散主体的科技型人才,建立各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研发团队、科研小组、项目小组、虚拟团队等交流平台,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保持相互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聚集过程中科技型人才有意识地取长补短,主动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沟通,既间接提高了组织整体竞争优势,知识创新,实现隐性知识扩散的创新机制,同时这种交流沟通的过程又直接提高了科技型人才的个体水平,实现隐性知识扩散的培养机制。

3.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隐性知识的扩散能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扩散引起其扩散主体科技型人才个体拥有价值的相对减损。这两方面造成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的两难困境。[21]

(1)组织的知识创新须以隐性知识的扩散为基础。知识资本是科技型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有效的知识创新能力是组织发展的根本。科技型组织依靠不断的知识创新来延长组织的生命周期,保持其生命活力。组织的知识创新须以隐性知识的扩散为基础,没有扩散的知识创新没有持续性,给组织带来的价值增值极为有限。

(2)隐性知识扩散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扩散主体科技型人才个体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收益。科技型组织建立在隐性知识扩散的基础上的每一次的知识创新,都是一次科技型人才个体之间的短期博弈。由于隐性知识的垄断性,扩散主体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会有意、局部、有限延缓知识扩散,限制扩散内容,从而削弱了扩散效果,影响知识创新的强度。而在下一次的知识创新所涉及的隐性知识扩散中,新的扩散主体另外的科技型人才个体出于报复也会出现类似行为。[7]

(3)科技型组织必须协调权衡,尽量减少这种 “两难困境”导致的组织内耗。一方面,知识扩散符合组织整体价值,组织鼓励知识扩散;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扩散使得对科技型人才知识创新激励效度削弱,在扩散中知识产权保护无力,知识扩散减少了科技型人才个体知识垄断的个人回报,不可避免地挫伤科技型人才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最终不符合组织的利益。所以,组织要在隐性知识的扩散和创新之间进行权衡。同时,科技型人才作为隐性知识载体,其个体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与组织知识结构的契合度会有差异,影响科技型人才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它的动态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知识扩散的路径依赖,这种动态变化增加了科技型组织的协调成本。[22]

4.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的偏好特征

隐性知识依附于人,体现高度个人化的特征,其扩散体现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一定的粘滞性。科技型人才作为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从流动、聚集到聚集效应产生过程中,受特定的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其知识的扩散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性。

科技型人才聚集视角下的隐性知识扩散偏好有:制度文化偏好、区域偏好、学科专业偏好、风险偏好等。[23]

(1)制度文化偏好

科技型人才具有创造活力又不甘于受太多约束,更注重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倾向聚集于一个自主的、宽松的区域制度文化环境。区域创新的制度文化对创新具有导向、牵引整合作用,从而形成区域知识创新共性路径与畅通的知识传递渠道,形成对知识扩散的一种区域创新文化偏好。例如,宽松的户籍制度能消除人才流动障碍,促使科技型人才有效聚集并产生聚集效应;以人为本的人才制度能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高科技型人才的工作动力、绩效与满意度,削减冲突;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促进科技型人才对知识扩散的倾向。

(2)区域偏好

隐性知识扩散必须存在近距离地理空间的交互,即需要空间聚集,科技型组织特征路径长度较小,科技型人才聚集系数较大,呈现出小世界性质,利于知识扩散。[15]一方面,由于知识密度高的区域知识接收和扩散意识、能力强,科技型人才更倾向于将隐性知识向该区域扩散;另一方面,知识密度高的区域形成人才集聚的高地,知识势能高,与知识密度低的地理区域产生了知识势差,利于隐性知识向知识密度低的区域扩散。

(3)学科专业偏好

学科专业的发展也表现出 “马太效应”,优势学科专业在资源投入、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易产生人才聚集效应,利于知识有效扩散。而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又会实现组织的知识创新,加强了该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相近学科专业的科技型人才拥有着相似知识背景和共有知识,同质化程度强,认知结构吻合度高,知识距离相对较短,双方容易沟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双方更倾向于进行纵向知识深度的交换,对所扩散的隐性知识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兼容性强,使得聚集系数增大,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同时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越显著。

(4)风险偏好

风险,指个人和群体在未来获得收益和遭遇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投资者对风险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的可能性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一般可以分为风险规避、风险中立和风险爱好3种类型。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扩散,对于科技型组织、个体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科技型人才群体和个体特征不同,对待风险因素的态度就会产生差异。因此,面对隐性知识扩散带来的风险,会产生不同的预期判断和风险承受力,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即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

三、结语

知识的创新和利用是科技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知识扩散又是知识进行创新和利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知识扩散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具有一定特征,它对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及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扩散特征的分析,一方面,深化了对隐性知识扩散的认识;另一方面,能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认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因此,组织有效地凝聚人才可以从隐性知识扩散特征入手,针对性地吸引、凝聚科技型人才。同时,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下隐性知识扩散的特征,能提高科技型人才的使用效率,提升知识扩散的成效,从而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对于推动区域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刘光容,娄策群.知识扩散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47-48.

[2]冯斯波,吕筱萍.知识扩散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分形特征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66-68.

[3]张德茗,杨楚欣.企业隐性知识扩散及关键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J].图书馆,2008(5):63-65.

[4]施杨,李南.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团队助手扩散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137-140.

[5]施杨,成晓芳,李南.团队知识扩散的行为难题与组织学习的内在逻辑 [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88-91.

[6]施杨,李南.团队知识扩散与组织学习的匹配及其动态模型探析 [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1):71-74.

[7]王娟茹,潘杰义.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J].中国科技论坛,2003(4):74-76.

[8]李莉,党兴华,张首魁.基于知识位势的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07-112.

[9]岳洪江.管理科学知识扩散网络的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4):780-785.

[10]郭将,张黎.知识扩散场在城市知识扩散中的应用 [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6):89-95.

[11]张黎,蓝峻.知识扩散场的构建、分析与应用[J].管理科学,2005,18(2):21-26.

[12]郎杰斌,袁安府.论知识扩散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J].情报杂志,2004(7):28-30.

[13]李青.知识溢出:对研究脉络的基本回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153-161.

[14]黄训江.层级组织知识扩散绩效及其优化策略[J].科学学研究,2011,29(6):413-418.

[15]孙耀吾,卫英平.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AIDA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130-138.

[16]Nonaka,Ikujiro.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1):14-24.

[17]林枭.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研究 [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18]牛冲槐,接民,张敏,等.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2..

[19]周晓东,项保华.企业知识内部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 [J].南开管理评论,2003(5):7-10.

[20]李环.知识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J].商业时代,2007(7):96-97.

[21]陈素鹃,孙锐.知识型企业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的协调困境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2):133-135.

[22]向希尧,蔡虹.组织间跨国知识流动网络结构分析——基于专利的实证研究 [J].科学学研究,2011,29(1):104.

[23]牛冲槐,杨玲,杨彦超.科技型人才聚集视角下的知识转移偏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144-147.

猜你喜欢
科技型隐性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懒马效应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