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上午,由中国教育部、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家语委提供支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12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欧盟文化、教育、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安德鲁拉?瓦西利乌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此次研讨会上指出,随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欧关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年4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欧盟委员会教文委员瓦西利乌在布鲁斯塞尔共同主持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并签署了《联合宣言》,人文交流作为双方合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欧关系的第三支柱。同时,郝平副部长在此次研讨会上强调,教育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欧人文交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为中欧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首先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中欧双方的语言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推动与欧盟的语言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外语教学水平,也让中国更加了解欧洲各民族的文化,为中欧关系注入了勃勃生机。
欧盟文化、教育、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安德鲁拉?瓦西利乌在研讨会上高度评价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充分肯定语言合作在加深人民与人民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所起的积极作用。她指出,教育与欧盟的政治模式紧密相关,构成欧盟对外合作的核心内容。教育在欧盟决策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而教育的重要基础就是外语学习。欧盟委员会希望在欧盟范围内全面地推动语言学习,计划每年组织90万人参加欧盟委员会资助的交流项目,这些项目的受益者将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培训生、老师以及青年工作者和志愿者等。通过这个项目,语言学习将会融入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成为它们的基础组成部分。
本届研讨会以“推动中文和欧洲语言的海外传播;为学习语言的师生提供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的流动;强调语言作为增进理解的工具的重要性”为主题,相信必将会如刘延东国务委员在中欧交流机制会议上所指出的,在“教育、文化、青年等领域架起一座中欧人民的心灵沟通之桥,为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开辟一方新天地”。北外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中西方之间撒下对话的种子,为融通中外文化血脉,更好地实现“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时代使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是自2009以来的第三届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来自中欧双方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会议。 (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