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弘 赵淼淼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中国上海200061)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简称CALL)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之后得益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Warschauer(1996)提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可分成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的行为主义阶段(behavioristic CALL)、20世纪80、90年代的交际教学阶段(communicative CALL)和21世纪的融合教学阶段(integrative CALL)。目前即处在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第三阶段:一方面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有了飞跃式发展,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言学习。陈坚林(2006)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占据权威地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已经从“辅助”全面走向了教学前台,计算机网络开始与外语课程进行全面的整合,CALL迈向了融合成熟阶段。
我国的CALL虽然起步晚于国外,但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于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成果和经验,30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CALL无论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相比,国内国际汉语教学界对CALL的研究开展得较晚,成果也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的CALL研究做一个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本研究尝试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界CALL研究热点是什么?
2、近年来国内外语教学界CALL研究热点是什么?
3、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界CALL研究热点是什么?
4、这三者的异同对国际汉语界今后的研究有何启示?
笔者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进行研究。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学方法。由于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是整篇论文内容观点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在其所在领域的论文中反复出现,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词频统计法来源于情报学的情报分析方法,后应用于广泛学科领域,包括应用语言学、教育学、软件技术、生物科技等等,方法成熟可靠。王立非、江进林(2011)和岳丽娟、梁洁(2011)都利用统计关键词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实际运用中,关键词词频统计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某一研究领域内所有关键词在相应领域的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来决定研究热点。这种方法研究面广,研究结果详实,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大。第二类是,选取某一研究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科刊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样本在某一时间段内所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根据关键词频次的高低来认定该领域该时间段的研究热点。由于学科刊物能广泛和及时地反映本学科关心的各种问题,包括新的观点和前沿动态,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因此这种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统计工作量较少,并且统计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学科建设及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即采用第二类方法进行。
本研究分别选取国内外的CALL专业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国外的代表期刊是《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研究者选取该刊2008-2011年刊登的所有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共计20期130篇论文508个关键词。英国出版的《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国际上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权威期刊,可以代表本学科领域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语界的代表期刊是《外语电化教学》,研究者选择2008-2011年刊登的所有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共计24期337篇论文1127个关键词。《外语电化教学》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国内唯一一本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刊物,一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要目总览收录。
国际汉语教学界专业期刊确定《科技与中文教学》(《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研究者选择该刊2010-2011年刊登的所有期刊论文,共计3期16篇论文69个关键词。《科技与中文教学》是目前唯一一本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研究与应用方面的专业期刊。由于该期刊创刊时间不长,论文数不多,为了使计算机辅助国际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样本总量与国内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方面的样本总量大致相当,笔者另外选取了两本计算机辅助国际汉语教学方面的会议论文集,一本是2009年数字化汉语教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数字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另一本是2010年第七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数字化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与反思》,由于是专业化的学术会议论文,也能代表国内中文电化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国际汉语教学界样本共计109篇论文403个关键词。
有一点需要说明,研究对象中的关键词选择并不是笔者个人决定,而是摘自论文原作者在自己标出的关键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同读者因为理解不同而产生的偏差。
研究者将收集到的关键词建立三个数据表,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1.三本期刊的高频关键词
由于三个数据表中频率第一的词频都是“学科名称”,对本研究没有实际作用,因此下列表格中列出前十位的高频词是从第2位开始的。表1、表2、表3分别显示了各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高低排序
表1 2008年-2011年国外CALL论文关键词统计表
表2 2008年-2011年国内外语界CALL论文关键词统计表
表3 2009年-2011年国际汉语界CALL论文关键词统计表
2.三组期刊中共同的高频关键词
表4 三组期刊中共现的高频关键词
表4显示出“网络”和“语料库”是三组期刊中共同的高频词。网络是21世纪的主题,是开展21世纪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网络”自然成为了研究热点。深入分析后,研究者发现与网络相关的研究主题有很多,包括网络环境、网络教学、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网络语境、网络课程等等。语料库是另一个共同关心的一个研究热点,像国内期刊《外语电化教学》还开设了专门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专栏,而国际汉语教学论文集中,也多有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专门分支。目前对于语料库的研究也很具体,包括翻译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等研究,相信这样一个研究趋势还将继续。
3.三者的差异
仔细分析这些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研究中学习者关注较多,如电脑中介交际、自主学习、态度关键词等都与学生有关。而国内外语界和国际汉语界则较多关注多媒体和教学模式,相比之下,国外研究中这两个关键词的比例都很低(多媒体是0.39%,教学模式是0.20%)。
国内外语界的研究中,教师、写作、口译、语境这几个关键词是特有的高频词。可见,国内研究者注重探究“教师”在CALL教学中的作用,相关论文涉及多方面,如教师素养——《信息时代语言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探讨》(2009年第6期)、教师信念——《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分析》(2008年第2期)、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2011年第6期)、教师课堂话语——《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2011年第3期)等等。此外,国内CALL研究多与具体课型相结合,利用CALL进行英语写作、口译教学以及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都很多。
国外教学界与国际汉语教学界都比较关注虚拟世界,在国外CALL期刊中的总词频达到了2.36%,在国际汉语CALL期刊中也达到了2.73%,而在国内CALL期刊中,虚拟世界的总词频只有0.35%。由于国际汉语界的期刊本身就是注册在海外的,相当一部分论文也是由海外教师所撰写,因此实际反映出在海外学者利用虚拟世界来进行教学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者(无论是英语界还是汉语界)对此关注远远不够。
国际汉语教学界在CALL方面特有的热点关键词有:设计、课件、远程教育、移动学习。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其实都与“产品”有关。
英语教学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关注词汇教学,在国外CALL期刊中的总词频达到了1.57%,在国内CALL期刊中也达到了2.31%,而在国际汉语界中,此类研究很少(词汇教学的总词频只有0.99%)。
为了看出研究热点的转换,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历时分析。但是由于国际汉语界专业期刊出版历史很短,无法做纵向研究。因此,笔者只对国外和国内的CALL期刊论文做了纵向分析,以期能对国际汉语CALL的研究发展有所启发。
表5 2008年-2011年国外英语界论文关键词逐年统计表
笔者在表5中发现了几个历年来词频变化比较有特点的关键词。比如“自主学习”,排名第6,词频总体变化趋势是先低后高。2008年时,该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为零,可见自主学习尚未成为国外CALL界的研究方向。而2009年、2010年、2011年国外CALL界对自主学习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只有在CALL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另一个非常有时代性的关键词是“博客”,“博客”在2010年以前的期刊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2008-2010都一直有论文发表,而到了2011年,“博客”这一关键词却一次都没有出现。在网络应用中,后起的微博(weibo)似乎有代替博客的趋势,因而对博客的关注也在减少,这也反映出互联网技术对于CALL研究的重大影响。
笔者在表6中发现了几个历年来词频变化比较有特点的关键词。排名第5的教学模式作为关键词在期刊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态势,表明国内CALL界对单纯教学模式的讨论热度正逐年降低。排名第7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同样的情况。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这两个关键词自笔者统计的时间范围之内就从未进入过国外CALL高频词表,表明国外CALL界几年以前就已经不太关注这两个方面了。
与前两者恰恰相反,“通识教育”的出现频率则是年年增长。2008年2009年还从未出现过的关键词,凭借在2010年和2011年的高频出现率使得通识教育这一关键词最终排在了第20位。2009年《外语电化教学》新设了大学外语教学通识化改革这一专栏,收录了多篇关于英语通识教育的论文。这一关键词与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密切相关,而电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更是研究者进行的有益探索。
表6 2008年-2011年国内英语界论文关键词逐年统计表
1.关注热点不同
通过关键词回看论文,笔者发现,即使是相同的关键词在各自学科中所进行的具体研究内容也有不同的。
以“虚拟世界”这一关键词为例,我们比较国外英语界的论文题目和国际汉语界的论文。可以看出,国际汉语界对于虚拟世界的研究尚停留在工具性的应用阶段,即如何利于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作为教学工具进行某一汉语课程的具体教学。而国外英语界则更多关注虚拟世界第二人生对于外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这里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不再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成为了教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
另外以语料库这个关键词为例,国内英语界与国际汉语界论文研究重点也不同。国际汉语CALL对于语料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料库的开发建设上。国际汉语界CALL起步晚,很多软硬件都尚在建设之中,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界就在大力开展各种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相比之下,国内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界的语料库建设已趋完善,便更多地开展了基于语料库的教学研究,将语料库作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外语教学研究服务。
2.国外已产生一些新兴概念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国外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界已经开始了对一些还未被国内CALL界和国际汉语CALL界所关注的新兴概念的研究,比如智能CALL。
表7 国外CALL与国际汉语CALL有关“虚拟世界”的论文题目
表8 国内英语界与国际汉语界“语料库”的论文题目比较
智能CALL(ICALL)即智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CALL界的前沿术语。ICALL在国外CALL期刊论文关键词中排名第七,属于高频关键词。而在国内CALL期刊及国际汉语CALL期刊论文集中却从未出现过ICALL智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这一关键词。经过检索,ICALL的概念在2011年才在国内部分期刊出现,数量很少。杨芳、曹扬波(2011)认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前景是智能化趋势所谓智能化,其实际含义就是为语言学习提供反馈指导,促进运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进行轻松的互动交流,语言学习中的多媒体设计必须适应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由此可见,ICALL比CALL更进了一步,是CALL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今后加以关注。
3.外语教学界注重过程性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界注重产品性研究
国际汉语教学界在CALL方面的研究主要以产品性研究为主,主要就是设计开发用于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产品或者是基于某项教学产品进行讨论,包括了课件设计、中文学习网站的设计、中文学习软件的设计、汉语网络课程的设计、学习平台的设计等等。比如,《谈“Rosetta Stone中文版”对中文学习软件设计的启示》、《基于智能手机的“长城汉语”移动学习平台设计》、《基于手机平台的汉语词汇巧记宝典的设计》等都是属于产品性研究。
而反观外语教学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针对某一教学板块的过程性研究占多,对该板块内容的教学过程进行全局性的把握,比如国外CALL论文Teacher training in a synchronous cyber face-to-face classroom:characterizing and supporting the online teachers learning process(同步网络面对面课堂中的教师培训:对在线教师学习过程的描述和支持)、How can the use of blog software facilitate the writing proces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如何使用博客软件为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过程提供方便?);国内CALL论文:《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动机的影响》、《基于QQ网络平台的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都关注了学习过程学习模式》。这反映出国际汉语教学界在CALL研究还属起步阶段,研究者对于如何开发产品更为关注,而相信随着产品开发逐渐成熟,也会逐渐重视对于学习过程的研究。
国外英语界、国内外语界以及国际汉语对于CALL的研究热点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关键词所代表的具体研究内容也是不同的。英语界相关研究起步早,因此对于CALL注重于过程和学习者,比价深入。国际汉语界由于起步晚,因此更注重产品开发和研制。但是国际汉语教学界也是紧跟国际研究潮流,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贡献着出自己的力量。
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第12期。
王立非、江进林:《“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语言学立项热点及分布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9期。
杨 芳、曹扬波:《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与前景》,《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2期。
岳丽娟、梁 洁:《基于期刊论文的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热点管窥——《电化教育研究》论文关键词词频统计个案研究》,《教育技术》,2011年第10期。
张 普、宋继华、徐 娟:《数字化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与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 普、徐 娟、宋继华:《数字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朱 烨、戴炜栋:《我国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方法及展望[》,《外语电化教学》,2009年第9期。
Warschauer,M.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An introduction.In Sandra Fotos(Ed.),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Tokyo and San Francisco:Logos International,1996.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