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教育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2012-04-12 11:43□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仲恺廖仲恺何香凝

□申 文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何香凝于1927年创办了仲恺农工学校,以纪念廖仲恺,并发扬他“扶助农工”的精神,此后她亲自担任校长一职长达15年。15年间,何香凝虽然身负革命和社会活动的重任,却不曾忘记教育事业和仲恺学校的发展,她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言行指导着学校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富有借鉴意义的教育思想。

一、15年的艰辛办学历程

1925年8月20日上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遇刺罹难。为了纪念廖仲恺,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其扶助农工的宏愿,10月5日,何香凝、谭平山、甘乃光等一同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案,提议在广州建立仲恺纪念公园并在公园内设立农工学校。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第117次会议通过了提案,并任命何香凝、汪精卫、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组织仲恺纪念公园委员会,负责筹建纪念公园以及纪念学校,后因征地受阻,纪念公园的计划作罢,而农工学校在经人反复考查之后选址在河南石涌口的士敏土长旁,与之相毗邻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元帅府。

1926年3月,何香凝先生开始亲自主持筹备学校。而此时广东革命政府正处于战时,北伐的事项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对于提供筹建学校的经费颇为吃力,无法满足全部建校经费。为了学校尽早开办,何香凝先生四处游说奔走,筹措经费。最终,共筹得大洋9.3万元,基本解决了学校的首期开办费。学生宿舍、课室、理化实验室、蚕室、制丝工厂等建筑得以及时完工。翌年3月26日,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何香凝先生因为随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北迁武汉,而无法主持学校事务,学校筹备委员会决定由校务主任何品良代理校务。1927年冬,何香凝返回广州,她召集了筹委会委员进行会议,最后推定校董会10人,由知名教育家许崇清任校董会主席,何香凝本人为校长。

由于经费有限,何香凝先生将学校定位为面向农工子弟、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为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认真秉承廖仲恺先生振兴民族经济的责任感,何香凝先生对科研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理念,经过何香凝先生和校方的多方招徕,学校得以聘请了一批杰出的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人才,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职团队。其中蚕桑部有知名的蚕桑专家杨邦杰、桂应祥(朝鲜籍)教授(二人均为日本蚕学泰斗、九州帝国大学教授田中义麿的得意门生),杨日后成为华南高等蚕桑教育的主要推动者,而桂成为朝鲜知名的遗传学家以及蚕学专家。学校农场场长程树勋,原来为海丰县蚕桑局长兼蚕桑学校校长,来校以前已经是知名的蚕桑专家。其他不少教师如陈颂硕、黄作明、苏泽民等均为日本帝国大学或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在管理层方面,校董事会主席是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后来三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训育长关乾甫是与廖何一道留日的同盟会员,代校长金曾澄日后成为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教育厅长。在这支优秀的教研、管理队伍的带领下,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蚕种改良方面,学校培育的“仲恺蚕种”系列杂交蚕种,质量超过了江浙和日本的品种。

为了充实办学经费,1929年她途径东南亚时,特地在菲律宾、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举办画展,出售自己的以及谭延闿等名人的画作,最终筹得10余万元。这笔款项使得学校扩建了一批校舍,添置了一批图书、仪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到了抗战爆发以前,学校已经是“设备完善,根基巩固。”建成礼堂、图书馆、蚕室、丝厂、蚕种冷餐库等校舍十余座,“农蚕学图书,仪器、标本、机械等设备之丰富且要与研究改良蚕丝之特殊成绩,尤为各方称许。”[1]

“九·一八”事变以后,何香凝先生返回上海,积极参与抗战宣传,组织进步力量支援前线。大敌当前,她十分重视关注学生的爱国情操。她曾叮嘱训育长关乾甫要抛弃必须经过训练才能抗战的思想,教育学生从战斗中学习。在廖仲恺爱国主义的激励下,在何香凝校长的殷殷教导下,仲恺师生勇投抗日前线。据统计,在抗战的八年之中,共有210名仲恺学子直接投身抗战,接近学生总数的一半。他们中有人跋山涉水远赴陕甘宁边区参加党的抗日武装,也有人回到原籍参加抗日游击队。而在学校的师生也不甘人后,他们积极认真的做好了后方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40年,南京的汪伪政权成立,以汪精卫夫人陈璧君为首的一群汉奸,向何香凝先生游说,妄图说服她将仲恺学校迁回广州,以粉饰太平。何香凝严词拒绝,她说“日本人一天不离开广州,仲恺学校就誓不回广州”[2],依照她的指示学校由澳门转到粤北乐昌,后继续坚持办学至抗战结束。1942年,何香凝先生在撤离香港前往广西桂林的途中,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校长职务,仅保留校董一职。在辞去校长一职时,她语重心长的对代校长陈颂硕说:“不论校名怎么改,仲恺这个名字不能改。仲恺扶助工农的精神不死。”[3]

即便是何香凝辞去校长之后,她也不忘学校的发展,一直关注着仲恺学校。抗战结束后,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得以迁回原址。解放后年逾古稀的她又两次返回学校视察,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奉献。1972 年9月1日,何香凝先生在北京辞世,先生虽去,但是她的革命爱国、扶助农工的精神却流芳后世。

二、继承何香凝的教育思想

何香凝先生一生不仅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汗水,在她15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富有借鉴意义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继承她的教育思想在当前依然富有重要意义。

(一)“扶助农工”的办学思想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占人口总数绝大部分的农民、工人受到封建地主、大资本家、帝国主义的压榨,遭受着深痛的苦难,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之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何香凝先生作为孙中山遗志的决定执行者,对这一思想,特别是“扶助农工”的主张有着深刻的认识。何香凝在吊念廖仲恺与陈秋霖的演说中表示:“我国的农工占人口十分之九,农工阶级受经济压迫,无路谋生,他一天做数十小时的工夫,且不得两餐绝饱,何有余力教育子女呢?全国国民十之九无受教育的机会,知识当然落后,国何能强?……农工辛苦供给我们的衣食住,饮水思源,我们不当帮助他们吗?”[4]以此思想为出发,何香凝在廖仲恺遇刺之后不久即建议设立农工学校。之后,她更是明确将仲恺农工学校定位为面向农工子弟、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为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后的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对于农工子弟,学校不收学费,并在入学条件以及入学后的待遇方面给予尽可能的便利,甚至提供3元的津贴,鼓励毕业生深入民间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何香凝结合国情,以发展农工的长远眼光,把农艺和蚕桑科放在了学科建设的首要位置,他认为“盖仲恺先生生前努力于工农运动,而对于我国的蚕丝落后尤为关心,时以提倡改良蚕种为念……。”[5]

(二)注重实验,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理念

在何香凝的办学过程中,她极为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空谈,以及修道院式的教育,鼓励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技能。即所谓的“不鹜高深学理,而注重实验。”[6]何香凝本人亲任校长的15年间,多次训导师生要注重实践。为此,学校十分的重视教学基地的建设,除去蚕厂、丝厂以外,还开辟了50多亩的果园,中间种植柑橘、香蕉等作物,另建有专门的畜牧场和农产品加工厂,便师生实习。实践教育制度化,依照规定,学生每个星期必须到校内教学基地实习至少2天,每个学期由教师带队深入农村、农场、丝织厂,指导、提高农民的农艺水平,毕业前必须到上述场所实习一个月。在具体的教学科目上,学校的设置也是针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出。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安排相应的实习实验内容,初级专授耕耘、种植、护苗等基础作业,为的是“使其习惯月勤劳,令其肢体较强,意志教坚,观察较细。”学生升为较高年级就教授较为精细的作物栽培管理或园艺工作。到了高年级,学校还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仪器进行实验工作。何香凝不仅注重学生的生产教学实践,对于社会实践也同样重视。身为知名社会活动家的她,强调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服务于社会,关注国家社稷,民族的兴亡。

(三)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及其美育思想

在何香凝15年办学育人的过程中,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她从来没有放松学生的德育(当时称为训育)与体育,从建校伊始,学校就在发展智育(包括技能训练)的同时,严抓学生的训育和体育,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训育方面,学校规定《孙文主义》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按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总理遗嘱”,联系实际学习孙中山爱国爱民、扶助农工的精神。此外,按照何香凝的指示,在每年的8月20日(仲恺遇难日),全校师生必须集会纪念,“纪念中以廖仲恺平生的功业与美德详为举示,使学生精神受到感动”,纪念完毕后必整队前往廖仲恺墓扫墓,“学生缺席者,开除学籍,惟先具充分理由请假者核免。”[6]

体育(包括军事训练)方面,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依照当时的规定,学生7时就开始军事训练,下午4时半下课以后,军事训练员还要指导课余体育活动。1940年,学校转至粤北乐昌办学,为了抗战的需要,学校更是每周安排几节军事训练课,并安排军事专门课程。在何香凝思想的指导下,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学生不仅专业技能过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学校创办不出十年间,声誉已是名扬岭南,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四)严格而灵活的教育管理思想

在学校创办之初,何香凝就表示学校“管理务求完密”。在她15年的办学历程中的这一思想得到充分的贯彻。学校在建立初期就较快地建立并完善了教学与行政管理制度。教职员全部实行聘用制,并实行薪金顶级升级和年终奖励制度。1930年夏学校进一步通过了《仲恺农工学校职教员待遇条例》,中间详细规定了职员的薪金级别以及奖励办法,这一举措不但稳定了教师队伍,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管理方面,何香凝针对学生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子弟这一校情,特别订立了弹性的学分制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发展何香凝的教育思想

何香凝教育思想是何香凝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特别是她15年办学生涯中依据中国的国情,学校的自身状况提出的各种教育理念、思想的总和,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是它同时具有实践、爱国、开放包容等恒久的价值,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好何香凝教育思想,是研究探讨何香凝教育思想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发展教育要基于国家、社会的需求。何香凝办学,预先初设置农科、工科, 但是囿经费,故仅先办农科, “更于农科中先办蚕桑科”。一战后以前,丝织业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但是一战后,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步被日本等国取代,出口额巨幅跌落,对我国蚕桑业产生极大打击。因此, 如何改善蚕桑业亦成为当时一些社会活动家思考的一大民生问题。孙中山,廖仲恺都对这个问题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何香凝办教育,继承廖仲恺的思想,直指时蔽,应国家社会之需。面临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的情势,我们要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才能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说就是有目标,有步骤的调整专业结构,学科体系,甚至办学形式、形成层次逐步丰富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教育体系。

其次,坚定不移地坚持扶助农工。何香凝“扶助农工”的办学事迹上文已经做了许多陈述,她的办学事迹距今近一个世纪,但是农工依然占中国人口大多数这一国情却没有改变,农民问题甚至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困扰。发展“扶助农工”的办学思想与党中央建设新农村,加大对“三农”扶持的要求是统一的。对于教育而言,扶助农工就是要进一步敞开大门让工农子弟接受良好教育,高等教育。此外,我们的教育还要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农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中高等教育界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 尽快完成学科与专业的改革, 以培养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人才。

再次,弘扬注重实践、实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办学传统。注重实践与服务社会是何香凝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改革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教学实践。此外, 要努力将学科建设与基层农业技术机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结合, 这就要求,学校要与基层农业技术机构、企业联合举办研发中心等机构合作,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以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2][6]余德富,刘信荣.仲恺学校简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4]尚明轩,余炎光.双清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仲恺农工学校编.本校概览[Z].广州:广州培英印务公司,1992.

猜你喜欢
仲恺廖仲恺何香凝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基于SWOT分析的仲恺旅游发展初探
流水高山写新图
——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一道竞赛求值试题的探究
何香凝
廖仲恺民初1911—1922的理财活动
强强联合 仲恺高新区波士顿孵化器迈进2.0新时代
中华革命党时期廖仲恺在日活动的若干史实考辨
廖仲恺夫妇诗画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