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

2012-04-12 11:43□刘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人学人文精神

□刘 伟

(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解读总是停留在政治的、社会的、阶级的角度和层面,忽视了其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关怀。我们从马克思文艺思想中关于“人”的诸多论述,还原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人学思想,通过这种人学思想的复归,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中人文精神的失落起到一定的匡正作用。

一、扭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近百余年的历史,回顾这一段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异常艰辛和曲折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也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的,经历了诸多曲折,文艺在与政治、社会历史、阶级斗争、审美等因素的相互交织中,总是发生着“左”的或是“右”的偏向,很难定位自身的角色和价值。由于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解是抽离的、歪曲的、遮蔽的、断章取义的,谈到马克思文艺理论,总是本能地将其和这些外在的因素捆绑在一起。如果我们只看到马克思文艺思想中政治的、历史的、阶级的维度,那我们就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了,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人学思想的移位和丢失。即使在西方,学者们对马克思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的研究也不是很充分,有学者甚至批判马克思的文艺思想见物不见人,在马克思那里出现了“人学的空场”,人在马克思那里是患了贫血症的等等。那么马克思文艺思想中到底有没有人学思想以及这些人学思想是怎样体现的呢?这些问题就我个人看来,我很赞成陆贵山先生的一段话:“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注重对文艺同社会——历史的关系研究,强调文艺中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这虽是必要的,却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实际上马克思文艺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揭示文艺同人的关系的人学思想与人文精神”。[1]近年来,马克思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其中陆贵山先生就是重要的一位,他非常重视马克思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并且把人学的维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中“美学的,历史的”维度结合起来,作为评判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人学思想的洋溢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想理论的基础和源泉,文艺思想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探究和挖掘马克思文艺观中的人学思想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对人的自我认知一直是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人道主义思想家舍勒曾言:“‘人是什么,以及他在宇宙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个问题就比其它任何哲学问题在我心中占有更深更为中心的位子”[2]在马克思之前的诸多东西方哲学家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从未间断过,例如西方的理性论人学、感性论人学、存在论人学、符号论人学以及中国的儒家人学、道家人学、佛教的禅宗人学等都对人及其人的相关属性作了重要的揭示和阐述,但是在深入了解了这些人学观点的内在肌理之后便会发现这些观点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倾向,它们都是从抽象的层面去探讨人,追寻人的价值和本质,是一种思辨、演绎的结果,脱离了人生存和实践的客观社会环境,不能说前人对于人性及人的本质的探讨没有价值,但他们的的确确没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揭示人的本质和属性。马克思在吸收前人特别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现实的总和”[3]人到了马克思这里,已不再是抽象的、单个的、片面的了,而是具体的、现实的、能动的、实践的人,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和弘扬。马克思把人看作是处在一定社会中并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现实的个人的观点是对黑格尔的“自我的个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理论观点的借鉴和超越,从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的角度去阐释人,揭示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区别于其他人学思想最本真之处。他非常注重个人的需要,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规定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马克思同时也非常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人应该是一个有着自己特殊个性的个体,就是这种个性的特殊性才能够建构自己身份和价值认同,承认人的特殊性就是承认并尊重人的个性,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个性的充分张扬和展示,人应该摒弃“偶然的个人”并进而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个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导致的的异化劳动和人格异化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在《共产党宣言》里向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人格扭曲、人性压抑的主动摒弃,那些长期失落和泯灭的人性得以复归,每个个体的人都可以高举人性的伟大旗帜向着光明自由的康庄大道进发。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社会索取适合自己发展的物质条件,以期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人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的最高期待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丰富的人学思想和理论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强烈的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这种哲学上的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同样也体现在马克思的文艺观念之中,或者说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说本身就是马克思文艺思想中的人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关怀,“马克思最终关怀的就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命运和他们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现实的个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支点和价值辐射”[4]文学艺术的创造是自由的精神性创造,体现着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征,人的解放和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衡量和评价文学作品价值的最高标准。

三、文学是人学

文学创作是人的一种感性的精神创造活动,文学的基本功用就是吟咏性情,书写人生。从最早的吟诵男欢女爱的《诗经》开始,到抒发“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离骚》,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再到后来的“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等文学作品或是文学观念,表现的都是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联系:志得意满时用文字抒发自己胸中的喜悦心情和豪迈志向,失意困顿时,借助文学来浇筑韶光易逝、郁郁不得志的块垒。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当然,高尔基并没有提出这样明确的命题,只是后来的学者在对“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进行溯源时,追溯到了高尔基这里,在高尔基之后又有众多的学者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例如著名的学者钱谷融先生就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直接提出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时至今日,这一文学观念已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并且作为创作和批评文学的重要标准。荷马、莎士比亚、但丁、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伟大的著作家之所以能为后人所铭记,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揭示了浩渺多变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着人性的阴暗面和光辉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交织和斗争,表现着人的复杂的本质内涵性,这些伟大的作品总是向我们揭露着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向我们昭示着伟大人性的真善美,给我们阴暗的心理照亮一盏前行的灯,给我们已被污垢包裹的灵魂来一次洗礼。哈姆雷特、米菲斯特、卡西莫多、拉斯科尔尼科夫、安娜·卡列琳娜、简爱等,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他们的人物性格和形象时刻活跃在我们心中,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复杂的人物形象。所以,“文学的最终指向是人,文学之巅就是人的境界之巅…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与现实攸关的,是对人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探索”[5]有细心的学者将整个西方文学史归结为人的心灵的历史,[6]以人的心灵为脉络重新梳理和审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通过人的心灵这一独特视角对西方人所经历的困惑感、灾难感、陌生感和虚无感作了脉络式的梳理,整个一个西方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心灵的变化史,其实这种种心灵的经历和变化又何止只有西方人才有呢,它是整个人类文学心灵所经历和承受的共同的感觉。作品应该从人的生存的情感本体出发,最终也是立足于现实同时又是站在比现实更高的,人的自由自觉境界,批判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方面,促使人们反思社会,反思人生,叩问人生意义,了悟人生价值,烛照人生道路,引导人们超越现实,进入审美的自由境界,[7]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经得起读者的细细体味,才会逾久弥芳,才会体现文学应有的价值和功用。

四、当下文学创作和批评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拾

改革开放之前,文学一直扮演着政治附庸的角色。改革开放之后,文艺政策有所松动,文艺创作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作为一股重要的外在力量又重新介入到文学创作中来,在这种商业利益指挥棒的驱使下,“隐私写作”“身体写作”乃至“下半身写作”的创作观念甚嚣尘上。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似乎只有与身体描写或是性心理、性体验等露骨的描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名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和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余华、贾平凹、莫言等在八九十年代创作的一批感官小说,文学在市场化的大潮下逐渐地与它的本位宗义悄悄地发生着位移。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创作观念的影响下,特别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原本被奉为经典和崇高东西都被从高处拉回到了现实,文学也从圣坛走向大众,传统的文学观念特别是文学中的人学维度和人文精神遭到了无情的消解和解构。发生在80-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一大批文艺创作者的努力和作用下使得本已偏离文学本体精神的指针稍有归位,但是这种人为作用的效果只是昙花一现。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的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在一个“娱乐至死”的狂欢社会中,人们难有闲暇去阅读文学,就更不用谈创作文学了。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也在悄悄改变着当下文学创作的格局,有的学者总结出网络文学创作呈现出某种类型化的倾向,并且对其进行了分类:架空穿越历史、武侠仙侠、动作科幻、神秘灵异、惊悚悬疑、游戏竞技、军事谍战、官场职场、都市情爱、青春成长[8]这种类型化倾向使得网络文学作品更容易复制,文学创作像流水线一样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据统计,2008年的长篇小说的数量是1200-1500部,到了2009年总量上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0多部。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大环境下,文学作品很难有沉积,很难有深刻的内容,于是一切都成为快餐,可以解决眼下的饥渴,却鲜有能反映人性细微处,解决人的生存困境和心灵饥渴的作品问世。正像学者曹文轩在他的文章中所说的一样“现如今,这样的文学,已再也不能成为漂泊者的港湾,荒漠旅人的绿洲,文学已不能再庇护我们,已不能再慰藉我们,已不能再纯净我们”[9]审视一下当下的文学创作现实,那种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与叩问,灵魂的滋养与呵护,人道主义的声援与关怀,人情与人性的表现与颂扬,都已不复存在。文学中的那种人文精神在感官化、商业化、娱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离我们已是渐行渐远。正是在这样一个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错位的条件下,文艺批评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必要的批评和纠正是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要廓清那些长期萦绕在文坛上的不正文风,重拾文学的主体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我想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则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更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原点,从马克思主义及其经典作家那里汲取丰富的人学营养。

参考文献:

[1]陆贵山.马克思文艺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转引自朱首献.文学的人学维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洪波.马克思个人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文美惠,匡兴,高中甫等.世界文学巅峰五人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徐宝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7]刘淑欣.文学与人生的生存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J].文艺争鸣,2010,(6).

[9]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3).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人学人文精神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北人学没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