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 李海鸥
(山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从《易经》太极之圆角度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韵律
张 帅 李海鸥
(山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易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中的精髓“太极之圆”为民族艺术提供了可借鉴的辩证美学思想,对民族声乐的理论与实践均有较为深刻的启示意义。民族声乐需要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汲取养料,从而使自身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
太极之圆;意象化;平衡;和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学说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大自然的一切并在大自然母亲怀中顺利地生存、繁衍。”①郭霖安:《声乐新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同时它还蕴含着十分厚重的和谐论思想,这一思想也是当今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易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曰:“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八卦。”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辩证思想。所谓“易”即“三易”:第一“易”为“变易”,即指世界万物都是可变的;第二“易”为“简易”,即指世界万物万变不离其宗——太极规律;第三“易”为“不易”,即指万物变化又可以简化为意象程式的—太极,这规律永恒不变。在西方被称为“世纪伟人”的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想把宇宙间的一切“力”用一个模式概括出来,组成一个“统一场”,可是他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而我国古代的哲学先圣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把宇宙的一切统一于“太极之圆”这个简明形象的模式中了。“太极之圆”也称“太极阴阳鱼”。它是由白色的阳鱼—物质,与黑色的阴鱼—反物质组成。阴鱼中有阳眼(白洞),阳鱼中有阴眼(黑洞)。阴与阳统一于一个模式中,并且阴和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尚圆”观念由来已久。国人崇拜圆,在遣词造句中也多有体现,诸如圆满、圆融、圆通、团圆等。“圆是最佳的均衡状态,均衡状态是保持事物的合理性、巩固其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②于国卿:《悟道沉思录》,吉林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圆”的完美、完整性,体现的是无碍、顺畅、圆通、圆融。圆相对缺而言,圆为“全”,“全”即不缺,常有“月缺月圆”之说。“月印万川”,万川皆一月,处处皆圆,地球是圆,月球是圆,太阳是圆。圆既是事物的一种形态和运动规律,也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圆不离道,有“道”有圆。“圆”为运动之“圆”,变动不居之圆,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之圆。我国传统哲学道学中讲的自然、无为,实则为圆。中国哲学尚圆的观念用意在于以圆为美,美即是圆;以圆为和谐,和谐是美,和谐是一种健康、健全的美;以圆为生生不息。所以和谐与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象征着最高的精神境界,也可以说圆是东方文化别具特色和美感的象征意象。
“中国古典美学是以意象为中心的。意象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但它源于《易传》的‘立象以尽意’。”①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意象化”即写意、神韵,是中国民族艺术活动中的审美追求。写意原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神韵是一种灵动的、变化的内在韵致。西方艺术提倡艺术模仿论,追求模仿生活,强调和生活的一致性,重客观,是一种再现性艺术。正如油画要写生,注重光感、质感,比起中国山水画来更重视体现“形似”。中国的艺术则提倡“物感论”,强调主观抒情,认为艺术是抒发创造者主观感情的,不是客观事物原貌的再现。“神韵”即来源于“物感论”,齐白石曾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如郑板桥画墨竹,贵在意趣、神韵。作为中国民族艺术百花园中一支奇葩的民族声乐,其润腔的审美也必定要追求意象化,这是演唱的唯一宗旨。具体的说,就是要求在演唱时突出“情”、体现“美”,在歌声中注重意境与韵味的展现。
《易经》哲学为民族声乐提供了辩证的“意象化”美学思想。第一,矛盾平衡的综合美——太极为中国文化提供了“和合”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人和谐,在民族艺术上强调内在的律动,追求太极图式的弧线美,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整体的成熟美;第二,和谐互补的均和交融美——太极呈现出均衡交融的动态美,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美;第三,民族特色的含蓄美——太极为艺术提供了“画方为圆”的思想,在艺术上打破了直线的僵硬感,从而鲜明地体现出弧线的圆润灵性之美以及“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高雅脱俗之美,灵动而不直白,含蓄而不晦涩。正如孔子评价《诗经》时所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和谐、恰到好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是一致的。《易经》中的“太极之圆”学说,为民族艺术提供了可借鉴的辩证美学思想,对民族声乐的理论与实践均有较为深刻的启示意义。中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统一规律。他曾提出:“作品处理、声音使用都要体现辩证法,掌握歌唱整体的‘平衡’。”②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金铁霖所讲的歌唱整体“平衡”,其中包括:气息与声的平衡、字与声的平衡、正向与反向的平衡以及表演内与外的平衡等等。“歌唱的整体平衡”这一提法,与本文所述的“太极之圆”在内里恰是息息相通的。
1、感悟歌唱中气息运动的平衡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声乐教学中,老师一般也都会把歌唱的呼吸训练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因为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支持力。众所周知,人类必须依靠片刻不停的呼吸才能生存于世。无论清醒时还是睡眠中,几乎从来不用想怎样运用气息,就会本能地、自然地吸进呼出,循环往复地进行呼吸活动。但是歌唱与我们生活中所用的说话、发音的气息是不同的。说话中的呼吸是向上的单方向气息运动。而歌唱时的呼吸是双方向气息对抗平衡的气息运动,即同时有向上的自发生理的呼吸运动与人为的(横膈膜)向下的阻力同时运动的气息。这种协调是横膈膜与腹部肌肉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横膈膜的收缩顶着腹壁向上和向内所形成的压力,直到前者取得完整平衡为止。由此可知,歌唱所使用的气息要呼吸得深且用时更长。它是要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作品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化着运用呼吸的,所以它是不同于人们生活中生理性的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技巧、带有目的性的呼吸。当然这些都是歌唱者在演唱时,通过联想整个人体“乐器”的特定运动形态找到的感觉,这两种反向力(动力、阻力)的对抗感觉是需要意念性的,且动力能量是大于阻力能量的,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与太极之圆图中所显示的那两条阴阳鱼互融互渗的画面有相似之处——在联系中相互对抗,在对抗的同时又寻求着平衡。
2、感悟歌唱中真假声的平衡
凡是健康的嗓子,都有着两种机能——一种是真声,一种是假声。这在京剧和地方戏中称为大嗓、小嗓,或称大本腔、二本腔。在生活中说话也好,唱歌也罢,用得好的声音都需要真假声这两种机能较好的配合运用。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一般说来声音的类型可以分为真声、假声、混声三类,其中混声又可以分为真混、假混、均混三种。评戏、黄梅戏真声色彩比较重,音区较低;广东粤剧、京剧的青衣、美声的女高音假声色彩重。”③②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6页。常使用真声或真声过多的歌者,在演唱时嗓子的消耗过大,唱高音也会比较困难。而常使用假声或假声过多的歌者,在演唱时声音多会发虚,低音容易放不下来。因此调配好真假声的比例,把握好声音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在低音区使用真声会多些,在高音区时使用假声就多些,中声区则用真假混声唱法。由于每个人的嗓音特点不同,有的人真声成份多,有的人假声成份多。例如: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就属于真声多的混合声,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则属于假声多的混合声,而著名歌唱家张也则是一半一半的混合声。这需要有经验的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最终目的是达到每一个音都平衡统一的理想效果。
3、感悟歌唱中咬字“松”与“紧”的平衡
一位戏曲大师曾说过:“咬字要像大猫叼小猫一样,过紧过松都不行。”还有戏曲中讲到的:“擒字如擒虎,每字如圆珠,咬字千金重,听者自动容。”不少人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已经习惯将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来处理,克服了歌唱中语言含糊不清的毛病。可是又产生了爱把字咬得过于清楚(过死)的问题,感觉好像把一个字分割成了几个毫无联系的音节来念一样,让人听起来生硬刻板,从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和音乐的连贯性,削弱了歌唱艺术的美感。因此我们在做到咬字清晰的同时还应该把握住每个字在口里的感觉,力求使它咬得圆润、生动、连贯。咬字不可过紧过僵,咬字时嘴的动作不宜过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嘴的动作要伶俐敏捷,一张一合的幅度不宜过大。这主要因为如果嘴的动作过大,声音就不容易统一,也不容易保持住,而且动作过大也会加重嘴巴的负担。另外,咬字不可孤立。之所以研究咬字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而不是孤立的执著于咬字本身。在此方面,我们必须把握好字与声的统一,应该在声音的通畅、松弛、音乐线条连贯等基础上谈咬字,真正做到:“通中咬、松中咬、似咬非咬;哼中咬、动中咬、清楚为巧。”②正如金铁霖所提出的,解决好字、声统一性应该以保持“U通道”为基础,体现字的个性,做到声音通畅、音色统一、声音连贯、字音清晰、语言生动,犹如太极之圆一样和谐。而且应该注意这种和谐平衡的咬字必须要贯穿于歌唱的始终。
整个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共体,在其中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都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宇宙共体的一分子,它同样提倡辩证性。无论一个发音还是一首曲子,无论同一种风格还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多元声乐文化,都如同《易经》中的“太极之圆”是彼此相互感染,相互汲取精华,从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向上发展的默契,一种和谐的美。民族声乐需要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汲取养料,努力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与研究思路,更完满地彰显和谐之音、圆润之韵,使自身的艺术道路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
J616.2
A
1003-4145[2012]02-0107-03
2011-11-28
张帅,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海鸥,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蒋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