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参与型教学的探究

2012-04-12 05:53阎聚峰牛素珍赵冬云付汉生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活动主体

阎聚峰 牛素珍 赵冬云 付汉生 许 楠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9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政治理论课评价却比较低,认为该课程“照本宣科、讲大道理、枯燥无味”的学生不乏其人。调查发现,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陈旧,是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课题组经过几年的比较研究,认为运用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最优化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活动中所倡导的“双主体”教学理念,反映的是一种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不完全相同的新型师生关系[1]167。这一理念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二者共创共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把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彼此的能动性,使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与学习(学生的活动)最优化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有目的的交往,即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觉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并在交往中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从而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形成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因此,“双主体”教学理念的确立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形式、教学过程的结构和模式以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双主体”教学理念确立的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最优化教学的重要方法。首先,它强调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师生“双主体”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目标,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持者,为主导性主体,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设计、规划、安排、检查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等教学过程负全责;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是参与性主体,他们对教学的设计、规划、安排、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等活动具有选择和发言权。这一教学模式既突出了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作用,是一种互为主体、双向互动、学创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学生和课程三者之间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与课程便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与课程便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客体;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课程就是他们发生教学关系的公共客体。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角色就是通过频繁互换、动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提升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和可超越性,调动其全部精神要素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的互动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还强调师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从活动的主体看,人的活动有个体的活动和群体的活动,个体的活动需要投入,群体的活动需要参与,群体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多地表现为主体参与。参与型教学模式的主体参与是一种积极参与,它提倡合作或交互式的教学,提倡师生在人格平等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的体验;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能够使整个教学活动在注重学生求知需求的同时,满足其交流、成功、自尊等方面的多种需要;能够锻炼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双主体”教学的目标[2]56-58。

二、建构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这一任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探求真理、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生成。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作为高校教师为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体系中的各门学科都有指导作用。在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和高度整合性的特点,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运用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思维的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是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运用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过程中,更多采用感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采用演讲、小品、模拟法庭、辩论等,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参与作用,既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感悟和体验所学内容的同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也能逐步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改变应试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学习方法,为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结合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过近现代历史的现状,尽可能地激活他们已有的历史知识。我们依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总结概括出若干个专题,交由学生自己准备、自己讲授。学生通过独立搜集资料和讲授,不仅强化了他们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和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组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对理论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专题,还要对学生的讲授进行总结点评,并根据学生所讲内容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熟知的问题达到真知,促使他们在认识上得到升华。这既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认同感,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也避免学生产生对这门课与中学学习阶段的雷同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具有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意识已基本确立,我们就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采用学生自学探究、学生主体间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学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在疑惑中提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体间展开争辩和讨论,形成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门课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对理论探究的兴趣,又有助于他们对所要掌握的理论形成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最大特点是现实感很强,而此时大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意识也很强,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实践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从中获取直接经验,以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一切条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各种公益性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社会、体察国情、民情,乡情,为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创造条件,也为其学习和领悟教材内容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专题小论文、开展集体讨论、演讲、辩论赛等一系列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既检验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接受。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学生在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有助于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提升自身素质、激发创造活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所强调的一是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二是探寻激发主体参与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学生主体参与的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各门课教师之间也应搭建起一个经常性相互交流和探讨的平台,通过彼此切磋交流,使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真正成为既能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又能形成具有各门课自身特点的丰富内涵和创新形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科学方法。

三、建构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调动师生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对于扭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所讲非所想,所教非所需”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心目中已经形成的那种“高、飘、远、空”的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第一,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它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灌输式”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过分依赖“灌输式”教学,容易形成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教学思维定势,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有的尊严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逆反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它会极大削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功能和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对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所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需要。

第二,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活动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当前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比较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轻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学习,尤其对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说教不易接受;二是注重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强调个性化,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三是在接受教育时更喜欢有针对性的、真实的、平等的、双向的,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四是凭借着获取信息方面所具有的便捷畅通渠道,更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和做出结论。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彰显,通过运用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舞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愿、自主、自为的能动性活动,实现真正的“学习”。

第三,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性活动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发展性教学,它的目的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采用双主体参与型教学,能够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主动、双向能动、双向促动的状态,使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作用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既能使学生有机会以主体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一些现实问题;也能使教师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还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和沟通中,使各种思想观点彼此交锋,产生心灵的碰撞,并由此找到发现自我乃至相互发现的契机,使每个学生从同学和教师身上学到许多教材中所学不到的东西。这既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真正形成让学生“领悟”而不是“传授”的大学氛围。

第四,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必须努力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上升为一种自觉追求,并在追求中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形成高境界的思想、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责任感;形成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学生能提出问题时,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教师也就能够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答,使学生在教师的解惑释疑中感受理论的作用和魅力,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5]。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形成健康人格,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真正使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追求建立在真学、真信、真用的基础上。

[1] 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刊).

[4] 高凡兵.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5).

[5] 程家明.以“立体”教学模式求得“三进”实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活动主体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