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农民工培训刍论

2012-04-12 05:53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民工技能培训

曾 铁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200032)

“国内学者实地调研证实,农村外流人口中35岁以下青年人超过八成。”[1]114现在,“外来务工人员以18~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中,初中(含初中以下学历的)约占45%,高中(包括中专学历的)约占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5%。”“外来务工人员中具有专业技能证书的还不到3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中,有1/2到1/3是年轻外来务工人员;其他各类培训的学员,外来务工人员也占多数。”[2]193-195目前,全国约有1亿左右的青年农民工(“80后”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是他们的特征。2012年5月,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测算,未来40年我国还要把2.8亿农民转移出去,农业劳动力总数将从3.1亿下降到0.31亿。可见,青年农民工群体将越发庞大、分布区域会更广泛,其社会作用力会更大、更明显。

一、全面培训青年农民工的现实性与重要意义

(一)培训青年农民工,提高他们的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2012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强调:“‘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3]同期,该报的评论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充分释放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此处“青年”,当然包括分布各城市的青年农民工。促进社会永续发展,人是最大的动力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企业由低附加值生产、经营转向高附加值的生产、经营,“蓝领”、“灰领”为主体的农民工必须提高素质与能力,以适应由简单劳动转向复杂劳动。德国西门子公司坚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地培训而提高的”,因此,它长期地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员工培训,效果显著、名利双收。调查显示:上海各主要行业从业者中,居首位的在制造业就业,外来从业者的41%以上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最需要青年技工,先进制造业更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青年技工。青年农民工是国企、民企一线员工的主力,促进、落实转型发展,提升他们的素质及其基础性作用与价值,不可轻视!

一份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的调查表明:该区域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技能培训需求较强烈;所处行业较多元,就业层次有待提升;他们的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工作动力缺乏;他们市民化意愿强烈,对城市的归属感明显;他们的权益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等[4]。“大谷打工网”发布的《新生代打工者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单纯薪资的高低已非青年打工者最看重的工作条件,他们看重的是工作机会的长远发展。3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是妨碍打工者职业发展的大问题;36%的受访者愿意学习电焊、驾驶、装潢等职业技能;24%的受访者愿意接受平面设计的培训;22%愿意学习办公软件等[5]。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与社会文明、进步,核心是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健康水平最根本。培训农民工是提高农民工素质、能力的现实诉求,是逐步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充分释放劳动者能量,进而推动绿色发展的要件。

(二)培训青年农民工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础与举措。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其他要素只有同人这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才会成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企业、工业是国家的“肌肉”,产业工人就是“肌肉”的细胞与纤维素;企业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实力,源于工人素质的提升和技术;高素质劳动者群体的实力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的较量中会更加凸显。人才升级才能推进制造产业升级,提高工人素质和改善产业队伍人才结构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而农民工培训是增加人力资本(人的知识、技能和体能)和提高青年农民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的内容与过程,青年农民工素质及提高与社会发展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关联。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其重心在人及其素质的提升。重视、开展青年农民工培训是兑现、落实为民富民和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措施,是积累新的人力资本、增加劳动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好方法,也是增加人力资本与知识要素供给的有效方式。培训有助于将时下的人口红利转化为未来持续的劳动生产力,实现人口红利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受过良好培训的青年农民工,其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和培训生发的积极效果还具扩散、放大效应,即可惠及其同事和子女、配偶乃至家族等。实现体面地劳动、生活,弱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拉近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心理、社会距离,实现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平等和心理融合,以及增加社会的正向力量,良好的培训都是不能缺少的。

二、大批的熟练技工是发展实体经济、支撑社会进步的基石

(一)青年技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还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说:我国工业发展仍有迫切的需要和巨大空间,亟待构筑实体经济并夯实其基础。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其表现是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在GNP中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与效益,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使国家由“胖大”而强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始终是“上游”,如是,我们须下力气抓“上游”、做好“上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逐步改变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做优、做强低端制造业并向中、高端发展,培育有技术、有专业的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世界经济竞争,此乃大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工人强,则企业强、民富国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句名言:“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一流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湛的工艺和高精度的标准以及企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建设绿色经济和促进、落实均衡化发展是现代化及建设的必然选择,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技工、技师是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动力源。有效提高劳动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提升青年农民工的素质、能力是必要和应当的。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要在源头上下工夫,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落实青年农民工培训是科学发展的条件与要务,扭转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之态,增强产业的产出能力与世界竞争力,提升产品“含金量”,提增1亿多青年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是主线、是应然。

(二)提高青年农民工素质,帮扶其成为技工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内需”。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青年技工、技师。万宝盛华集团的《2012年度人才短缺调查报告》显示:全球1/3的雇主面临“用工荒”,熟练技工是最短缺的人才。2006年起,该集团开始人才短缺调查,熟练技工属最短缺的人才已多次出现在其清单上。报告认为,雇主面临“用工荒”的主因包括:缺乏可用的应征者以及应征者缺乏工作经验等;少数企业抱怨应征者“软实力”不足,如缺少工作热情、人际交流能力不佳等。我们的用工现况和此资讯很吻合,当下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特困难,中、高级技工和高端蓝领很欠缺①调查显示,河北“技工荒”现象日益凸显,据预测到2015年,河北省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90万人。现在,河北省共有技术人才407万人,高级工以上人员104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25.5%,但远不能满足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求。杨占苍,河北建立技工培养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5日(2)。。青年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主体,又是产业大军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没受过系统、良好的职业教育,主要靠父辈、亲友、老乡、工头传授谋生技能,学艺方式简便快捷,但存在先天缺陷、后劲不足。如,一些从事多年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依然看不懂图纸,其职业前程可想而知;接受培训是青年农民工就业、乐业、创业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吁求。

2012年5月,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发布的《上海转型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上海转型升级在2005年后一直排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深圳之首,但其潜在增长率下滑趋势明显,急需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持续发展。它建议: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已达90%,其发展当以改进、提高效率推动转型与增长,上海效率的提升要靠人力资本积累;保持制造业的优势,效率改进是核心,效率提高的关键是人力资本、企业竞争力提升和政府、社会协调效率改善等;提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上海转型升级达成的主策略[6]。在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离不开青年农民工,他们通过培训成才,可为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与保证;青年农民工的素质、能力,较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水平。该报告对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和样本意义,培训青年农民工是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效率、推进持续发展的实策。

关注、推进制造业发展和在制造业领域运用高技术,是时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中心。企业、工业及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坚与核心,我国制造业产值虽已超过美国,但我们的制造业总体水平仍不高(技术含量还不高、处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所以,我们不能弱工业化,必须发展中小企业和完善、强化工业,要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与工业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制造业。接受良好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与态度培训等,有助于青年农民工由低技能员工向知识型员工发展,从而可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系统地培训可增加青年农民工“正能量”,充分发挥其潜力与建设功能,同时提高其生活水平。

三、国外情报警示:我们应长期、大力地培训青年农民工

以下信息明确地提醒、强调:经济竞争将越发地残酷、激烈,国际竞争压力会更大;提升我们的劳动者素质与能力,是包容性发展的要务,又是增大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唯一选择与路径。如是,我们方能可持续发展、福民强国,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一)国际组织及负责人报告一瞥。2012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说,随着未来中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中国经济增速将下降;中国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到经合组织国家的一半水平,也不如拉美国家的水平。中科院发布的多份报告认为:当今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还不如印度。2011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仍远低于欧盟和拉美国家[7]。同期,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索马维亚在日内瓦“青年就业论坛”上,提醒人们关注“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和政策、政府之间逐渐分离”的风险。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不同的途径,如提高就业率、增加社会保障等方式可较好地消解上述风险[8]。显然,重视、落实青年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年轻人就业、提高劳动生产力与繁荣经济;对消除贫困、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和保障社会公正、公平,提高社会和谐度均有现实意义。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博科娃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立60周年庆典,她在汉堡大学以《终身教育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重要作用》为题发表演讲。她呼吁各国政府出台更有力措施,为不同年龄层提供教育机会,并以此作为21世纪教育与发展成功的关键[9]。

(二)美国、日本等和经合组织的资讯。为促进美国发展,奥巴马总统提出并计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推进、确保每个美国人都参加1年的高等教育或2年到4年的学徒制职技教育与培训[10]。2012年,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查表明:37%的美国企业称准备将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70%称外包中国的实际费用比预计的要高;据估算,在运输、计算机、材料合成、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时,10%~30%现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将可在美国制造,这大致为每年200亿~550亿美元的产值。飙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廉价的美元,使美国对欧洲制造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导致欧洲工厂纷纷在北美登陆[11]。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正兴起“回流潮”,超过1/3的大型制造商考虑将生产线从中国重新搬回美国。调查显示,回流美国的大企业有福特公司工厂、自动贩卖设备商NCR、锁具制造商MasterLock、工程机械大厂Caterpillar、玩具大厂Wham-O等,此回流潮有可能成为趋势①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二是想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能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再工业化”战略,表明美国将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实体经济,强调制造业振兴。它的“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战略,是要以制造业为开端,为美国经济长盛不衰制定蓝图。。日本政府也将出台措施,以扭转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之势和制造业流失局面;未来10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10年。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高中升学率稳定在95%以上,进入高中学习是日本人一个必须的教育经历(高中教育在日本被称为“准义务教育”)。欧盟委员会《2012年欧洲重要教育数据》报告说,有充分的事实证明:欧盟2020年能实现“全民的40%接受过高等教育”之目标[12]。经合组织报告《2011年教育概览》指出: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人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前五名是: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日、韩、加与俄国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年轻人均超过50%。

四、培训主体和培训思想与要求

(一)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企业大学是培训农民工的主体

许多青年农民工已从追求有保障的工资到开始寻找有保障的生活,并为自己在城市生活的长远保障考虑,他们择岗、就业和生活观念有了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劳动者素质与能力;转型发展急需培训青年农民工群体,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才能使劳动力素质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进步才有根基,方可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人力资源强国,进而达成人才强国之愿景。企业、社会的发展与农民工素质及提升的依存度越来越大,所以,农民工是职工培训的重点目标人群,社会当更多地关注、爱护他们。培训属温暖工程,是善待、厚待农民工和尊重、感恩农民工之实际行动,社会当加强引导与宣传,让更多的青年农民工树立终身培训、不断进取的意识。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强调:“对劳动大军施行继续教育”已“成为一种战略性投资。这种投资要求动员各类社会角色积极参与”。基于发展及需求,国家、地方已出台、实施了农民工培训计划②如:2010年3月4日,新华社报道:据有关计划,“我国今后每年培训农民工至少600万人”;上海市《关于2012年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沪人社职发(2012)19号]。它要求:继续落实农民工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力争该市全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在岗职工技能培训的等级工培训比例力争不低于50%;受训者通过考核政府予以补贴。,且许多地方这项工作做得较好、颇有成效。培训应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多种类地开展,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均可设计、开展有关的就业培训、职业培训;输出地可开展意在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等培训,输入地用人单位等开展职业技能等培训。输出地、输入地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社区学校、社区学院、电视大学等)以及企业大学③内地现有200多所企业大学,如:春兰大学、海尔大学、平安大学、联想商学院、三一职业学院、亚信商学院、新希望商学院、光明学院和生命人寿网络商学院等。等,要主动、量力而行地承担初、中、高级培训,它们当然的是职业技能传习所或技能研修学校。

帮扶农民工较好的工作、生活是科学发展的内容与目标,培训农民工属终身教育的范畴与业务,上述学校可审时度势,强力规划、介入培训农民工事宜,它们可联合妇联、计生、卫生、共青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采取适宜的方式,为青年农民工提供实用、有益的培训。培训分文化类、生活类、技能类等,它有证书、资格类培训,行业特色的培训,应用技能培训,国家标准培训、行业企业标准培训和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培训等。这些学校理应是农民工培训的主体和主导,它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研究、开发和提供优质培训,做好、做强有效的培训,为农民工和社会发展做贡献。致力于培训农民工,也是吃“皇粮”的各类成人学校之职责和“法定”任务,当成为其一个工作亮点和发展方向。

(二)“为了所有农民工,一切为了农民工”是培训的基本思想

“为了所有农民工,一切为了农民工”是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的指针是:让青年农民工获得安顿生计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安身、安心和安神;有益于农民工增加收入、改善待遇,能体面工作、生活;能让他们成长为新市民和合格公民,是培训的“主题词”。培训青年农民工当了解、研究市场及培训需求,培训内容要认真思考、策划,针对性强、实效性佳和受欢迎是关键。青年农民工的尊严意识、权利意识已渐增、浓烈,对尊严的精神诉求也敏感、积极。所以,培训当硬、软项目兼顾,不能只有技术,它应包括文化修养、职业素质与技能、法律法规、技能发展与人生规划及发展等内容;学求知、学做人、学共处、学做事是培训的要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里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7层,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需要和求美的需要[13]113。如是,培训项目、方法,应以实际需求为重心,可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策划、设计和分步实施;要全面、科学地设计青年农民工培训方略与具体内容,应当考虑上述7层次需求并妥善地构思。解决城市化中农民工不在城市屋檐下的问题,保证他们能找到工作,有收入、留得下;享受政府提供平等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有社保:老年和失业后,有社会保障等,这是根本。如此,培训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思路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不厌其小,务求其实”;“手脑并用、双手万能”(黄炎培);帮助青年农民工,让他们能发展自己的文化与能力,以提高其工作质量与生活水平。解放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有利于“美容”、“塑形”和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则是青年农民工培训的基本内涵。

培训要逐步地从面向岗位技能,发展到面向行业技能、面向发展方式转型;应从提高生产力出发调整、完善到帮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人的天然权利,实现终身教育。培训应有目的性、具体性和指向性,要有利于青年农民工积蓄人生能量,与时代同步发展,并为社会发展提供、增加能力较强、有效率的劳动者和绿色劳动力。培训应贴心、有用,能解决或缓解青年农民工成长的烦恼,可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有的放矢与实用、实际是培训的基点。培训还要发挥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在培训内容、方法等方面,指导和充实、完善技能等培训,以提高培训与实际需求的吻合度、匹配度。企业也可有计划适时、适当、适度的推进旨在让农民工心思系岗位、工作在状态、质量达标准,立足岗位实现价值的培训,即岗位拓展培训、岗位提升培训、标准化作业培训与问题导向的培训等。

(三)培训的基本要求

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择业、创业能力以及学习力,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生活品质是培训的核心。基于爱心、关心和耐心,上述学校要认真研究、策划和开展青年农民工之文化和职业培训。依据本地实际需求,实时、随机地开设可学、有用的旨在提高青年农民工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工作、生活技能等的培训,是有益培训的出发点与要求;这类培训应免费、且具鼓励性质。这类培训要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要实时联动,内容要及时调整、跟进,力争无缝对接,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影响力。青年农民工是科普的主要对象、目标,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加发展的硬、软实力,须提升青年农民工科学素养。因此,有效成人科普是农民工培训不能少的项目,它是“更深刻、更和谐地促进人的发展并从而减少贫困、愚昧、排斥、压迫”和满足人的内在需求的内容,是农民工工作、生活之必需品。可借力中国科协等的“基层科普计划”,开展面向农民工的系列科普。

农民工培训的主旨是:提高个人修为,提升就业质量与生活水平;增加知能和人力素质,激发、活化农民工,开发其潜力;让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成为终身学习者;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训由主打、固定的培训或灵活的培训构成,每一项培训时间不能太长,以短平快为主。培训内容多、范围大,涉及文化、文明与技能等方面,文化培训、技能实训是必须的。《2012复旦大学——交通银行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约有1300万个;中小企业对我国GDP贡献比例超60%,其就业人口贡献比例是77%[14]。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状况、水平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支撑、保证这些企业健康地发展重要、必要。如此,中小企业及农民工是受训的重点单位和主要受训者,培训及内容应向他们倾斜,可为企业送培训上门。青年农民工培训应注意“量扩张、质提升”,不能满足、止于传授、普及一般劳动技能,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要让受训者具备企业及发展需要的素养与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也要考量、顾及他们近、中、远期的发展。

(四)培训的基本方式

这类培训应全天候、不分昼夜地开展,应利用业余时间,以方便农民工及单位,这样可回避工学矛盾等,并有双赢之效。时下,技能类培训可据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绿色发展等需求,拟定、扩充和强化有关培训内容,以提高青年农民工的相关意识及行为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培训既有面授或在现场培训,又可用多种媒介(实物、纸质和电子媒介)开展,还可借助“三网合一”(天网、地网与人网)的优势与特点实施;利用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培训是培训青年农民工的辅助方法,文化类培训等可多借力此平台。

总而言之,青年农民工是庞大的弱势社群,也是内能巨大的“少年”群体,长期制度化地培训青年农民工,提高其素质与能力,鼓励其积极地工作、生活,此乃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软件”与必做的工程。青年农民工是产业工人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其人数会越来越多,作用会越发地增大。培训青年农民工并全面提升其素质属发展的刚性需求,其重要性、必要性应形成社会共识,官方、民间等有关方面当关注、助力培训青年农民工。

[1]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 顾侠强.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3] 人民日报社.社论:让青春之光闪耀复兴之路[N].人民日报,2012-05-04(1).

[4] 姚植夫.西北新生代农民工调查[J].半月谈,2012,(9).

[5] 罗箐.新生代打工者更重视职业技能[N].劳动报,2012-05-02(4).

[6] 宋宁华.坐稳“首席”还需四大对策[N].新民晚报,2012-05-10(A3).

[7] 世界银行.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及拉美印度,相当于美国1/12[EB/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macro/20120524/6505845.shtml.

[8] 新华社.“年轻人和政策间分离”风险[N].劳动报,2012-05-25(15).

[9] 胡乐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立60周年[N].中国教育报,2012-06-15(7).

[10] 刘琴.实施社区大学开发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2-05-16(4).

[11] 张晓鸣.数字化改变生产线[N].文汇报,2012-05-2(10).

[12] 薛淑敏.欧盟教育报告称师资短缺持续存在[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2,(3).

[13] 王志平.管理学概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4] 唐烨.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需借力民间[N].解放日报,2012-05-12(9).

猜你喜欢
农民工技能培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