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鹏翔
生命和道德或者说肉体和灵魂,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附,亦如阴阳两极,若即若离、终不可分。无论是孔子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韩非子的“性恶论”,双方默认的是德性伴随着人的生命的开始。因此,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善”与“恶”,而非“有无”或者“先后”。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于儿童更是强调“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则学文”,将德性、心灵的教育放在首位,实施的是“做人的教育”。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教育一贯提倡“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不悱不发、不愤不启”,这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提倡的关注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学的思想。无独有偶,西方古代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教育要顺应人本身自然发展的原则可以说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是同声相应的。这种思想不仅用于知识学习的次第上,在实施德育之时更是意义非凡。因为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是德育次第的第一个阶段,离开生命这个本体,德育无从谈起,至少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校德育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而非其他方面的东西。
然而,通观我国小学德育不禁感到,我们德育的主体是有偏差的,德育课上教师一言堂,学生的思想、感受得不到发挥;平日里教师不能做到关爱学生,言行举止多有欠妥;有时甚至师生对立、发生冲突……虽然“学生为主”“学生主体”的理念广为提倡,而就我国小学一线现状来说,“学生主体”,特别是回归生命、还原生命意识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远远得不到体现,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德育参照西方,普遍按照“知情意行”这一德育心理的理论开展德育活动。近年来,又有“体验式”“实践性”以及“生命化”德育理念的提倡,可以说是一直尝试着改进和突破。但整体上看,仍然是停留在外表,表现在口头上,“知情意行”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更谈不上儿童生命的意义。
小学德育应该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所谓以儿童生命作为主体就是要理解儿童生命,认识儿童生命,以儿童生命的真实状态作为研究对象和活动主题。儿童之所以成为儿童,是因为其生命的羸弱和心智的天真。因此,小学德育首先要做的是呵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入手,进而还原儿童生命的真实状态,以“半童性”的思维模式[1]守护和陪伴儿童的成长。从这个角度上看,德育就不应该限于德育课,所有有助于儿童生命生长的课程和活动都应该成为德育的途径。特别是音体美,是最能激发儿童生命充满活力的课程,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生喜欢即是学生的身心所需。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小学生抱怨说音体美课程被占用,有的孩子还会将这种不满带到其他课程上,这种情绪下的学习可想而知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这种情况下,德育应该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要时时关注和捕捉儿童的心愿和需求,从儿童的感受、儿童的成长、儿童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让每个课堂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努力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日本等国提倡的全校德育值得我们参照。[2]
在儿童生命主体的理念下,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作为目标。所谓以儿童生命作为目标,就是认识儿童的天性、理解儿童的愿望,一切德育活动都以儿童身心健康、活泼向上、茁壮成长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地。众所周知,小学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是儿童道德成长最重要、最敏感的时期,[3]也是其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比起知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长人”和“成人”。为此,小学德育要突出儿童生命,走进儿童生命,触及儿童生命,充分体现能够促使儿童“长人”和“成人”这一特点。在这里,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向圣贤取经,大力实施“做人的教育”。
然而,要达到以上目标并非易事,多年以来我国小学德育的理念和模式一定程度地形成了定式,很难突破。以往我们的德育主要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而忽视了儿童自然的生物生命,说教、灌输、强迫、惩罚式的德育就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种种表现。这种德育,儿童处于被动、不动的状态,生命和思想不能对话,因此,理论和行动也就很难达成统一。这种片面强调精神生命的德育不能体现生命意义的全部,是应该及时改进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观念,要认识到生物生命是精神生命的前提,提升人的精神生命首先要关怀其生物生命。有了这个认识基础,才能在方法上有所改进。
当前,“生命教育”在我国小学广为传扬,各校的德育活动乃至课堂教学都在努力尝试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感受生命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少学校的德育还是不能回归生命这个本体,或者说还不清楚如何做才能体现生命这个主题。例如,“后进生”“学困生”这种称谓在我国由来已久。对待这样的学生,学校和老师所做的是无尽无休地加班补课,他们不认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更没有人关心学生被看成“另类”的内心苦楚。A同学就是文理成绩好而体育成绩欠佳才是A同学,同样B同学也是因为美术天分突出而其他科目有困难才成为B同学,这种学习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苦恼就是他们现阶段的生命状态。而我们老师所看到的是他们总也学不好,他们的成绩影响了班级的排名。这种认识下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自然是粗暴的、急躁的,甚至是不理智的,哪里谈得上守护和陪伴呢?对于这种情况,校方应该有所行为。如果学校放弃成绩和排名,将儿童的健康、快乐、兴趣作为第一位,则该校的德育乃至课堂教学都会体现出爱心、耐心和温馨,就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从根本上说,不仅是德育,学校教育整体都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在这个全面发展中,儿童的生物生命是基础。试想,如果学校连儿童的身体健康都不能保障的话,还谈什么育人呢?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真心希望某所小学能够取代大口号,而将减少近视眼,消除肥胖症,学生喜欢上学,学生喜欢某某老师的课作为学校德育的评价指标之一。这才是突出生命、走进生命、触及生命的德育。
小学德育要达到以儿童生命为主体、为目标的目的,就要在实施德育的时候,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作为基础。这种体验包括儿童的生活经验、经历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些体验对于儿童是非常宝贵的,是他们认识世界,走向成熟的基础,更是他们生成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价值观的根基。儿童心底纯净、目光明亮,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天真、感性和真实,对于所见所闻有着独特的判断和分辨。“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在儿童的本性中,天生就有一种形而上学的冲动,有追求人生根底的欲望”。[4]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可以轻视儿童的所思所想,相反是要充分引发他们发表感受,哪怕是不成熟、幼稚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想法,也一定让他们说出来,然后再通过价值观澄清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如果一味地实施概念化、知识性、说教式的德育,我们则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也就不能把握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德育的时候,应该集中在儿童的实际生活、身边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将宏伟的愿景拉到儿童身边,使德育能够做得轻松和自然。
“早上吃饭时,看到我家院里的草花摇来摇去的,这会儿刮风了,有点儿担心那些草花。”这是日本某小学在开展“爱护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时,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发言。早上在家的时候,看到草花摇来摇去很可爱,这会儿在学校上学呢,刮风了,所以担心草花会不会被摇掉。为一枝花、一叶草而担心。这种情感是多么地可贵!
其实,德育可以做得这样自然和“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为基础的德育。不用高谈阔论,也不需要音响造声势,要的就是学生身边的小事、学生的感受,进而在这基础之上加以点拨和引导。这种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提升的德育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合适。身边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是小学生容易观察到、做到的,和大家交流、分享能够引起共鸣。这种德育体现了 “生命在场”和“生命互动”,这样的德育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生成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1版《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强调“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德育要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更要“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新课标所展示的活动理念和实施方法正是我们应该遵循和贯彻的。为此,今后的小学德育要在理念上向上走,在行动上往下扎。所谓理念上往上走其实就是向原点靠拢,回归教育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而行动上往下扎则是扎根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命体验,开展“身边的德育”,让德育触目皆是、无处不在。这才是真正实践“生命”的教育。
实施德育应以儿童的生命体验为基础。这样有利于提升儿童生命的质量。这种生命的质量首先从生命体征上看,身高体重适合其年龄段,能跑善动、轻巧活泼;从心理特点上看,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有情绪波动;在思想方面,有小学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纯真的判断……简单而言,这就是由外及里都有儿童的样子,保持着儿童的本分。这就避免了小学儿童过早地成熟,凸显了那个年龄段的本色。过去儿童的单纯、那种自然的状态至少可以保持到小学毕业,现在则不然,过多的信息和不良的环境使得他们过早地长成了“小大人”。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儿童纯净的心灵遭到了染污?怎样才能保持儿童天真、活泼、善良、纯净的本性?这些都是小学德育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其责任所在。
“小大人”现象可以是个案,因为人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但如果是普遍现象的话,那真可以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特别是德育的失败。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5]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德育应该牢牢把握小学儿童的身心特性,保持儿童那份童心和童性。孩子好动,学校、老师要认可;孩子好问,学校、老师要鼓励;孩子好说,学校、老师要支持;孩子喜欢音体美,学校、老师要理解……总之,还原儿童生命的本来面目,保持儿童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是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小学德育更要关注儿童生命的精神实质,也就是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是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唯我”和“人人为我”的现象而言。独生子女和三口之家的生活状态使得孩子们远离了“他人”和“大家”的概念,失去了“我为人人”的条件。这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重的课题。特别是小学德育,担负着小学儿童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任,意义非常之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有非常明显的“做事的教育”的倾向,小学也不例外,知识竞赛、成绩排名从不间断,德育活动却不能保证充分的时间。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知道,精神、道德引导着知识和能力的走向,没有精神支撑,失去灵魂的知识和能力是十分可怕的。更何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才是最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时间上的保障。小学德育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精神生命的意义,牢牢把握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坚持“做人的教育”,并以“做人的教育”带动“做事的教育”。这是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之,无论是从关怀儿童个体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儿童生命都是小学德育永远的话题。这种生命如前所述,生物生命和精神生命合二而一、互为条件相互依附,忽视了哪个层面都是不完整、不圆满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通过观察、思考、行动以及反思等实践步骤逐步形成的,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和生命感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道德教育是从儿童有意识的生活刚刚一开始就进行的”,[6]他的教导强调了德育与儿童生活、生命的密切关系,也突出小学德育对于小学儿童“长人”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今后我们的小学德育要定位在儿童生命,将儿童生命作为基点、原点和生成点。为此,每一次德育活动都要走进儿童的生活,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是儿童一次次的生命的过程。这样的德育,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既是个体全身心投入的“生命在场”,又是儿童之间相互激励的“生命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肉体和灵魂对话,生命和思想交流,充满动感和活力。这样的德育才是以儿童生命为前提,以提升儿童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德育。这种目标明确、脚踏实地的德育正是小学德育的应然状态。
[1]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
[2]夏鹏翔,刘慧.中日小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方法之异同[J].基础教育研究,2012,(1).
[3]朱小蔓.认识小学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4]刘慧.试析当代小学教师专业特点[R].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文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补充).
[5]卢梭.爱弥尔(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8.
[6]转引自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9.